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32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包括壳体、检测仪本体和两个履带驱动机构,壳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上端与检测仪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履带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板的侧壁,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救援机构。该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可以在管道内具有自救援能力,有效的辅助巡检机器人在陷入淤堵障碍物时脱困,并且机器人的越障性能强,巡检时可以越过砂砾石等固体障碍物。巡检时可以越过砂砾石等固体障碍物。巡检时可以越过砂砾石等固体障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具体为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建设期施工不规范,运行期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管道产生缺陷,严重地会造成管道结构破坏或者功能损坏,导致输调水系统瘫痪,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更严重的还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定期对输水管道进行内窥探测,发现管道的缺陷并进行修复,对保障输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通过搭载先进的检测装置和开发智能算法高效、快捷地获取管道内部缺陷的信息,除了检测有无缺陷,还能检测管道几何量,借助于计算机视觉对管道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0003]管道机器人巡检技术作为代替人工内窥的方式,探测结果更直观全面更准确,并且安全性高成本也低,但是输水管道内水流一般会携带泥沙或者砂砾石,在长期运行后会造成管道内砂砾石等障碍物的堆积,其次,或者因管道发生破损,造成管道内的淤堵。
[0004]目前,现有管道机器人越障能力差,遇到砂砾石或者淤堵障碍物时都很难通过,并且也容易陷入淤堵的泥沙中导致驱动轮打滑难以脱困,因此造成巡检机器人无法安全回收,并且也难以越过堆积的砂砾石继续前行进行巡检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在管道内具有自救援能力,有效的辅助巡检机器人在陷入淤堵障碍物时脱困,并且机器人的越障性能强,巡检时可以越过砂砾石等固体障碍物,解决了并且也容易陷入淤堵的泥沙中导致驱动轮打滑难以脱困,因此造成巡检机器人无法安全回收,并且也难以越过堆积的砂砾石继续前行进行巡检作业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包括壳体、检测仪本体和两个履带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与检测仪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履带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板的侧壁,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救援机构;
[0009]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实现调节两个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距离,并且也同步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使履带驱动机构可以倾斜贴合管道内壁;
[0010]救援机构,安装在壳体的前端,用于在机器人的履带驱动机构陷入泥沙中时顶起并推动机器人前行。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双向丝杆和第二双向丝杆,两个所述隔板的
侧壁均通过密封轴承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和第二双向丝杆的杆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方孔套接有两个矩形管,两个所述矩形管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一双向丝杆的杆壁上,所述矩形管内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块,且内螺纹块与第一双向丝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矩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件,所述支撑架通过两个铰接件与支撑板铰接,所述壳体的下端左右两侧边角处均开设有两个缺口,两个所述缺口内均倾斜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与第二双向丝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缺口并通过销钉与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和两个第二双向丝杆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内绕接有两个第一带轮和两个第二带轮,且第一带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带轮的直径,两个所述第一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同轴心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二双向丝杆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动力轮,且动力轮与传动带的侧壁相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另一侧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动力轮相配合分别位于传动带的内外两侧。
[0014]优选的,所述救援机构包括两个横轴,且横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密封轴承与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横轴的两端均穿过第二密封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摆臂,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摆臂通过销轴共同转动连接有顶杆,且顶杆的下端连接有棱锥块,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的杆壁上均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横轴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的侧壁并与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隔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远离隔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下端壳体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隔板和挡板的上端均与壳体的上端开口边缘处平齐。
[001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侧相接触。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候,保持机器人行走的同时开启调节机构,调节机构改变两个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以此改变履带驱动机构与管道内壁接触的位置,进而改变机器人机身在管道中的高度,以此提高其越障性能,使得机器人可以越过砂砾石等大块的障碍物,由于淤堵物的最深处为管道内的最低点处,因此,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最大时,履带驱动机构与管道接触点处的淤堵物较浅,使得履带驱动机构可以与管道内壁保持足够的摩擦力,进而使其能够顺利驶过管道内的淤堵处,在管道内的淤堵较多时,机器
人的机身与淤堵物接触,且履带驱动机构极易陷入淤堵物内,此时可以启动救援机构工作辅助机器人实现自救援,从而能够使的机器人快速脱困,继续进行巡检任务,也使得机器人可以安全回收。
[0020]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的调节机构,利用矩形管和拉杆配合使支撑架带动铰接件使两个支撑板相对的远离壳体,因此,实现调整两个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并且,由于第一双向丝杆的旋转速度小于第二双向丝杆的旋转速度,因此,内螺纹管的移动距离大于矩形管的移动距离,实现使得拉杆推动支撑板使两个履带驱动机构倾斜,既可以实现改变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顶起机器人的机身提高其越障能力,还可以使履带驱动机构的履带保持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避免打滑,提供足够的驱动力。
[0021]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的救援机构,利用摆臂使顶杆做圆周运动,且运动时,由于两个摆臂同步运动,因此可以实现顶杆在做圆周运动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在其运动过程中既可以拖动巡检机器人前行,在顶杆下端与管道内壁接触时还可以反向顶起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包括壳体(1)、检测仪本体(3)和两个履带驱动机构(6),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端与检测仪本体(3)的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12),两个所述隔板(12)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支撑板(7),两个所述履带驱动机构(6)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板(7)的侧壁,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的一侧连接有救援机构;调节机构,用于改变两个支撑板(7)之间的间距,实现调节两个履带驱动机构(6)之间的距离,并且也同步调节两个支撑板(7)之间的夹角使履带驱动机构(6)斜贴合管道内壁;救援机构,安装在壳体(1)的前端,用于在机器人的履带驱动机构(6)陷入泥沙中时顶起并推动机器人前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双向丝杆(22)和第二双向丝杆(18),两个所述隔板(12)的侧壁均通过密封轴承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22)和第二双向丝杆(18)的杆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方孔套接有两个矩形管(20),两个所述矩形管(20)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一双向丝杆(22)的杆壁上,所述矩形管(20)内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块(21),且内螺纹块(21)与第一双向丝杆(22)的杆壁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矩形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接件(8),所述支撑架(4)通过两个铰接件(8)与支撑板(7)铰接,所述壳体(1)的下端左右两侧边角处均开设有两个缺口(34),两个所述缺口(34)内均倾斜设置有拉杆(17),所述拉杆(17)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9),所述内螺纹管(19)与第二双向丝杆(18)的杆壁螺纹连接,所述拉杆(17)的另一端穿过缺口(34)并通过销钉与支撑板(7)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隔板(1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两个第一双向丝杆(22)和两个第二双向丝杆(1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救援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带(23),所述传动带(23)内绕接有两个第一带轮(25)和两个第二带轮(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明攀董茂干范向前喻江陈徐东王成俊戴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