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112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分离器、反应器和搅拌轴,搅拌轴由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上设置有提升筒和搅拌桨叶,提升筒的上部分位于分离器内、下部分位于反应器内,搅拌叶位于反应器内,分离器由隔板分为环形内筒部分和环形外筒部分,环形外筒部分右隔板分为有机相室和无机相室,对应的分离器上设置有有机相出料口、无机相出料口和均相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DNT和DNAN两种产品合成共用一个反应装置,仅需要在使用前设置组态,不需要更换其他合成设备,极大地简化了合成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合成用的反应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DNT,二硝基甲苯,分子式为C7H6N2O4,分子量为213.1,是合成TNT炸药的重要前体,通常是以一硝基甲苯为原料经硝硫混酸体系硝化合成,反应温度为65

80℃。
[0003]DNAN,2,4

二硝基苯甲醚,分子式为C7H6N2O5,分子量为198.13,熔点为94℃,密度为1.34g
·
cm

1,通常是以2,4

二硝基氯苯与甲醇在氢氧化钠溶液下经烷氧基化反应合成,反应温度为50~65℃。
[0004]DNT的下游产物TNT是近一百年来最重要的熔铸炸药载体,DNAN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低感度熔铸炸药载体,研究开发TNT与DNAN的柔性生产技术,用一条生产线应对市场需求,既能快速安排生产、迅速转换产品,而且还能减少设备投资、缩短生产开发周期,节省生产用地用房,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基于工艺流程、加料方式、硝化(烷氧基化)反应温度相似相近等特点而提供一种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TNT与DNAN柔性制造的反应工段,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包括分离器和反应器,分离器连接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架,搅拌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减速器,减速器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贯穿过分离器后伸至反应器内,搅拌轴上位于反应器内的轴段上安装有搅拌桨叶,搅拌轴上位于搅拌桨叶上方的轴段上安装有提升筒,提升筒的上部分位于分离器内、下部分位于反应器内;分离器包括底板,底板的周缘固定有向上延设的侧壁,底板上固定有内圈环形竖隔板和外圈环形竖隔板,底板、内圈环形竖隔板和外圈环形竖隔板同圆心设置,底板上位于内圈环形竖隔板内的部分开设有供提升筒穿过的通孔,提升筒的上部分穿过通孔后置于内圈环形竖隔板内,内圈环形竖隔板紧贴提升筒的筒壁设置,提升筒的顶部筒口高于内圈环形竖隔板的顶部圈口,外圈环形竖隔板的顶部圈口高于提升筒的顶部筒口;侧壁的顶部周缘与外圈环形竖隔板之间封闭固定有顶板,内圈环形竖隔板和外圈环形竖隔板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环形内筒部分,外圈环形竖隔板和侧壁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环形外筒部分;外圈环形竖隔板与侧壁之间固定有一块沿径向设置的径向竖隔板,径向竖隔板的两侧板边分别与外圈环形竖隔板和侧壁固定连接,径向竖隔板的顶部板边和底部板边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内圈环形竖隔板的底部紧邻径向竖隔板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出液口,位于径向竖
隔板的另一侧的外圈环形竖隔板与侧壁之间固定有与底板及顶板平行设置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三侧板边分别与外圈环形竖隔板、径向竖隔板及侧壁固定连接,水平隔板的剩余一侧板边处固定有向上延设且沿径向设置的板式堰,板式堰的顶部板边与顶板之间留有溢流缝;水平隔板上位于板式堰与径向竖隔板之间的位置固定有沿径向设置的相室竖隔板,相室竖隔板的两侧板边分别与外圈环形竖隔板和侧壁固定连接,相室竖隔板的顶部板边和底部板边分别与顶板和水平隔板固定连接;板式堰和相室竖隔板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有机相室,相室竖隔板和径向竖隔板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无机相室,水平隔板上位于相室竖隔板和径向竖隔板之间的位置固定有贯穿水平隔板且竖向设置的管式堰,管式堰连通无机相室和环形外筒部分;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有机相出料口、无机相出料口和均相出料口,有机相出料口和无机相出料口紧邻水平隔板之上设置,并且有机相出料口与有机相室连通、无机相出料口与无机相室连通,均相出料口位于水平隔板的下方且紧邻底板之上设置,均相出料口与环形外筒部分连通;反应器包括筒体,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叶位于筒体的内腔中,筒体的内腔中围绕搅拌桨叶设置有冷却水盘管,冷却水盘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穿过分离器后置于分离器的顶部外侧;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内腔相通的进料口、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内腔相通的放料口;筒体的筒壁为夹层结构,夹层的顶部设置有介质进口、底部设置有介质出口,夹层内填充有介质。
[0007]进一步地,分离器的底板上设置有连通分离器和反应器的放净管,放净管上设置有放净阀;分离器上设置有反应液循环管,反应液循环管贯穿分离器上下设置,反应液循环管的底部管口伸至反应器内,反应液循环管的顶部管口置于分离器的顶部外侧并且其上设置有反应液循环阀。
[0008]进一步地,分离器上设置有观察口和温度传感器插入口。
[0009]进一步地,提升筒采用锥形结构。
[0010]进一步地,搅拌桨叶采用三叶推进式。
[0011]进一步地,夹层内填充的介质为热水。
[0012]进一步地,分离器和反应器采用双相钢2205或2507制作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DNT和DNAN两种产品合成共用一个反应装置,仅需要在使用前设置组态,不需要更换其他合成设备,极大地简化了合成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装置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缩短了生产开发的周期;3)本专利技术装置有利于TNT与DNAN的柔性制造;4)本专利技术装置由分离器和反应器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结构设计科学巧妙,使用起来方便简单,维护起来轻松快捷。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分离器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分离器的俯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的A

A截面视图。
[0019]图5为图3中的B

B截面视图。
[0020]图中:1

分离器、2

反应器、3

搅拌机架、4

驱动电机、5

搅拌轴、6

提升筒、7

底板、8

侧壁、9

内圈环形竖隔板、10

外圈环形竖隔板、11

顶板、12

环形内筒部分、13

环形外筒部分、14

径向竖隔板、15

出液口、16

水平隔板、17

板式堰、1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DNT和DNAN合成的一机两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和反应器,分离器连接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架,搅拌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减速器,减速器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贯穿过分离器后伸至反应器内,搅拌轴上位于反应器内的轴段上安装有搅拌桨叶,搅拌轴上位于搅拌桨叶上方的轴段上安装有提升筒,提升筒的上部分位于分离器内、下部分位于反应器内;分离器包括底板,底板的周缘固定有向上延设的侧壁,底板上固定有内圈环形竖隔板和外圈环形竖隔板,底板、内圈环形竖隔板和外圈环形竖隔板同圆心设置,底板上位于内圈环形竖隔板内的部分开设有供提升筒穿过的通孔,提升筒的上部分穿过通孔后置于内圈环形竖隔板内,内圈环形竖隔板紧贴提升筒的筒壁设置,提升筒的顶部筒口高于内圈环形竖隔板的顶部圈口,外圈环形竖隔板的顶部圈口高于提升筒的顶部筒口;侧壁的顶部周缘与外圈环形竖隔板之间封闭固定有顶板,内圈环形竖隔板和外圈环形竖隔板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环形内筒部分,外圈环形竖隔板和侧壁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环形外筒部分;外圈环形竖隔板与侧壁之间固定有一块沿径向设置的径向竖隔板,径向竖隔板的两侧板边分别与外圈环形竖隔板和侧壁固定连接,径向竖隔板的顶部板边和底部板边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内圈环形竖隔板的底部紧邻径向竖隔板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出液口,位于径向竖隔板的另一侧的外圈环形竖隔板与侧壁之间固定有与底板及顶板平行设置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三侧板边分别与外圈环形竖隔板、径向竖隔板及侧壁固定连接,水平隔板的剩余一侧板边处固定有向上延设且沿径向设置的板式堰,板式堰的顶部板边与顶板之间留有溢流缝;水平隔板上位于板式堰与径向竖隔板之间的位置固定有沿径向设置的相室竖隔板,相室竖隔板的两侧板边分别与外圈环形竖隔板和侧壁固定连接,相室竖隔板的顶部板边和底部板边分别与顶板和水平隔板固定连接;板式堰和相室竖隔板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有机相室,相室竖隔板和径向竖隔板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无机相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珍陈聪李晓王建龙龚磊肖芸潘红霞方克雄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