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96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纺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内设置有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由若干块支撑板组成,后方的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可对冷却中的丝束进行均匀上油的上油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由三根支撑杆组成,每根所述支撑杆连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机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在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内增设上油装置,上油装置设置于支撑板的内侧,在丝束进入环形风室内进行冷却时,可对丝束表面进行均匀上油处理,以保证丝束在冷却的过程中,原丝品质不会受到影响,并进一步提高原丝的产品质量,便于后续的纤维处理,增加了原丝的生产总量。增加了原丝的生产总量。增加了原丝的生产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纺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熔融状态的化学材料,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一定形状的细孔而形成丝条,经冷却固化成丝束,即为化学纤维。环形吹风冷却设备因其吹风均匀、总使用风量较少、节约能源,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丝束冷却设备。
[0003]现有中空或棉型纤维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在冷却成型的截断即纤维进入卷绕机前并不经过上油装置,这就导致丝束在冷却结束后易导致原丝品质不良,影响纤维的后处理,降低生产总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旨在丝束进入环形风室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增设上油装置,对丝束进行上油处理,保证冷却结束后的原丝品质,便于进行后续的纤维处理,增加原丝的生产总量。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内设置有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由若干块支撑板组成,后方的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可对冷却中的丝束进行均匀上油的上油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由三根支撑杆组成,每根所述支撑杆连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机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限位柱,且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稳流筒。
[0008]优选的,所述稳流筒的上端连接有环形风室,所述环形风室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操作手柄,且所述环形风室的后方连接有连接筒。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弧形接头,所述弧形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风管,所述伸缩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风管接头。
[0010]优选的,后方的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筒的下表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在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内增设上油装置,上油装置设置于支撑板的内侧,在丝束进入环形风室内进行冷却时,可对丝束表面进行均匀上油处理,以保证丝束在冷却的过程中,原丝品质不会受到影响,并进一步提高原丝的产品质量,便于后续的纤维处理,增加了原丝的生产总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局部剖面);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示意图;
[0015]图中:1、支撑底座;2、支撑机架;3、通孔;4、稳流筒;5、环形风室;6、连接筒;7、弧形接头;8、伸缩风管;9、风管接头;10、升降装置;11、伸缩杆;12、上油装置;13、支撑限位柱;14、安装板;15、操作手柄;16、支撑板;1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内设置有支撑机架2,支撑机架2由若干块支撑板16组成,后方的支撑板1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可对冷却中的丝束进行均匀上油的上油装置12。
[0018]支撑机架2由三块支撑板16拼接成U形框架,支撑杆17围绕组装后的U形框架设置。
[0019]进一步,支撑底座1由三根支撑杆17组成,每根支撑杆17连接于相应的支撑板16的外表面上,支撑机架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14。
[0020]后方的支撑杆17距后方的支撑板16一定距离而设置,使得后方的支撑杆17与后方的支撑板16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增加支撑底座1的支撑力,保证支撑机架2可以更加稳定。
[0021]具体的是,安装板14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限位柱13,且安装板14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孔3,通孔3内设置有稳流筒4。
[0022]稳流筒4可在通孔3内上下移动,其作用是将吹进环形风室5的风流进行整流,确保冷风对丝束进行冷却的过程中,不会扰乱丝束。
[0023]安装板14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将待冷却的丝束放置于上油装置12中间,升降装置10会操控连接筒6带动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向下运动至支撑限位柱13处,通过支撑限位柱13和安装板14对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进行支撑,减轻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的重量对升降装置10造成的负担,避免长时间对升降装置10造成损害,降低升降装置10的使用寿命;
[0024]在整个冷却装置处于闲置的状态时,支撑限位柱13和安装板14也会对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进行支撑。
[0025]通常,稳流筒4的上端连接有环形风室5,环形风室5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操作手柄15,且环形风室5的后方连接有连接筒6。
[0026]环形风室5的下端为圆孔状,后端为方形孔状;稳流筒4上端和下端均为圆孔状,便于和环形风室5相连接并确保冷却风的流通;
[0027]操作手柄15和环形风室5之间设置有托盘,即稳流筒4的上方设置有托盘,托盘和操作手柄15之间可拆卸的组装在一起,通过操作手柄15进行锁紧和分离,且托盘中央开设有孔洞,确保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可相互连通;
[0028]连接筒6内部为方形腔,前端为方形孔状,便于和环形风室5相拼接;连接筒6的后方同样为方向孔状。
[0029]另外,连接筒6的另一端连接有弧形接头7,弧形接头7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风管8,伸缩风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风管接头9。
[0030]弧形接头7内部为空腔,前端为方形孔状,方便和连接筒6相拼接,下端为圆孔状,便于和伸缩风管8相拼接;
[0031]伸缩风管8为可伸缩材质,当升降装置10控制连接筒6上升时,伸缩风管8也可相应地进行延伸;
[0032]风管接头9两端均为圆孔状,内部同为空腔,与伸缩风管8相连通,便于将冷却风从伸缩风管8内送出。
[0033]此外,后方的支撑板16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上设置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筒6的下表面。
[0034]在冷却装置闲置时,升降装置10控制伸缩杆11缩回,使得连接筒6带动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向下移动,令环形风室5下降至支撑限位柱13上,将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的重量分布于支撑限位柱13和安装板14上,减轻伸缩杆11和升降装置10的负担。
[003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升降装置10控制伸缩杆11伸出,通过连接筒6带动环形风室5和稳流筒4向上移动,将待冷却的线束放置于上油装置12内,风管接头9接于冷却风生成设备中,将冷却风引导至伸缩风管8内,并经由弧形接头7和连接筒6将冷却风引至环形风室5内,在稳流筒4的作用下对冷却风进行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内设置有支撑机架(2),所述支撑机架(2)由若干块支撑板(16)组成,后方的所述支撑板(1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可对冷却中的丝束进行均匀上油的上油装置(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由三根支撑杆(17)组成,每根所述支撑杆(17)连接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16)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机架(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上油丝束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4)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限位柱(13),且所述安装板(14)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全李志伟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软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