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809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包括电梯箱体,所述电梯箱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电梯箱门,且电梯箱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门锁把手,所述电梯箱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楼层控制盒,且电梯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感应识别老人是否晕倒的红外线传感器。该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老人在电梯内部晕倒时,控制器控制充气泵开启工作,进而将电梯内四周的充气袋进行快速充气,从而将老人的头部进行防护,避免老人头部撞击在电梯上,减少老人头部的磕伤,且增加了智能救援系统的紧急处理结构,从而增加了老人使用家用电梯的安全性。从而增加了老人使用家用电梯的安全性。从而增加了老人使用家用电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梯相关
,具体为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家用电梯是指安装在私人住宅中,仅供单一家庭成员使用的电梯,它也可以安装在非单一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内,作为单一家庭进入其住所的工具,但是建筑物内的公众或其他居住者无法进入和使用,家用电梯额定速度不超过0.4m/s,对于无轿门的家用电梯额定速度不超过0.3m/s,轿厢行程不超过12m,额定载重量不大于400KG,且家用电梯的设置通常方便家庭中老人的使用,避免老人每天上下爬楼梯,但由于老人多体弱患病,进而容易出现在电梯晕倒的情况,从而需要使用到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
[0003]且常使用的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当老人在电梯内部晕倒时,通常通过后台控制系统发讯息给紧急联系人进行求救,但缺少紧急处理结构,进而导致老人在电梯内部出现磕伤的情况,从而对老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紧急联系人也存在没有及时看到讯息的情况,进而无法做到紧急救援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少紧急处理结构,且不方便及时提醒救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包括电梯箱体,所述电梯箱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电梯箱门,且电梯箱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门锁把手,所述电梯箱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楼层控制盒,且电梯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感应识别老人是否晕倒的红外线传感器,且控制器的另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醒老人晕倒的语音报警器;
[0006]所述电梯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气泵,且充气泵的一侧通过连接线连接有电源盒,所述充气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管,所述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老人的头部进行防护的充气袋;
[0007]所述充气袋的外部设置有存放盒,所述充气袋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放气管,所述存放盒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止老人撞伤的防护条。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梯箱体的内壁中上侧,且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控制器的一侧,并且语音报警器设置在控制器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充气泵通过连接管与分管相通连接,且连接管与多个所述分管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分管的一端贯穿存放盒的内部,并且分管的一端与充气袋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充气袋收纳放置在存放盒的内部,且充气袋和存放盒对称设置在电梯箱体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放气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帽,且放气管固定安装在充气袋的一侧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条对称设置在存放盒的两侧,且防护条为海绵材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
[0015]1.该家用电梯智能救援系统,通过充气袋、充气泵和控制器的设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老人在电梯内部晕倒时,控制器控制充气泵开启工作,进而将电梯内四周的充气袋进行快速充气,从而将老人的头部进行防护,避免老人头部撞击在电梯上,减少老人头部的磕伤,且增加了智能救援系统的紧急处理结构,从而增加了老人使用家用电梯的安全性;
[0016]2.该家用电梯智能救援系统,通过控制器、语音报警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设置,在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老人晕倒时,通过控制器将语音报警器进行开启工作,进而将语音报警器发出语音提醒警报,从而使在家里的人员可以尽快感知到电梯内有人晕倒,进而可以对老人进行紧急救援,且同时通过后台控制系统发讯息给紧急联系人,从而达到双重保护操作,保证对老人的紧急智能救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充气袋和存放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充气袋的充气后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1、电梯箱体;2、电梯箱门;3、门锁把手;4、楼层控制盒;5、控制器;6、红外线传感器;7、语音报警器;8、充气泵;9、电源盒;10、连接管;11、分管;12、充气袋;13、存放盒;14、放气管;15、防护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包括电梯箱体1、电梯箱门2、门锁把手3、楼层控制盒4、控制器5、红外线传感器6、语音报警器7、充气泵8、电源盒9、连接管10、分管11、充气袋12、存放盒13、放气管14和防护条15;
[0024]电梯箱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电梯箱门2,且电梯箱门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门锁把手3,电梯箱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楼层控制盒4,且电梯箱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控制器5的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感应识别老人是否晕倒的红外线传感器6,且控制器5的另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醒老人晕倒的语音报警器7,控制器5安装在电梯箱体1的内壁中上侧,且红外线传感器6设置在控制器5的一侧,并且语音报警器7设置在控制器5的底部,根据图1,将门锁把手3拧动将电梯箱体1打开然后进入电梯,然后通过门
锁把手3将电梯箱门2进行关闭,通过楼层控制盒4进行楼层的选择,且在乘坐的过程中,红外线传感器6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检测,在电梯运行当中,如果老人向一侧倾倒,会导致红外线传感器6的红外线检测不到人在设置距离内,进而通过控制器5将语音报警器7进行开启,进而将语音报警器7开启语音警报提醒,从而可以让在家的人员听到提醒,进而对老人进行及时救援;
[0025]电梯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气泵8,且充气泵8的一侧通过连接线连接有电源盒9,充气泵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0,且连接管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管11,分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老人的头部进行防护的充气袋12,充气泵8通过连接管10与分管11相通连接,且连接管10与多个分管11连接,分管11的一端贯穿存放盒13的内部,并且分管11的一端与充气袋1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根据图1和图3,且当红外线传感器6检测到老人倾倒的同时,通过控制器5控制电源盒9开启,进而将充气泵8进行通电开启,然后充气泵8通过连接管10将气体传输入分管11,并通过分管11将气体输入充气袋12内部,进而将充气袋12进行快速充气,且充气袋12设置在电梯的内部四面,进而当充气袋12快速充气后将老人的头部进行防护,防止老人的头部撞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包括电梯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体(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电梯箱门(2),且电梯箱门(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门锁把手(3),所述电梯箱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楼层控制盒(4),且电梯箱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的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感应识别老人是否晕倒的红外线传感器(6),且控制器(5)的另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醒老人晕倒的语音报警器(7);所述电梯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气泵(8),且充气泵(8)的一侧通过连接线连接有电源盒(9),所述充气泵(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0),且连接管(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管(11),所述分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老人的头部进行防护的充气袋(12);所述充气袋(12)的外部设置有存放盒(13),所述充气袋(1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放气管(14),所述存放盒(13)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止老人撞伤的防护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防老人晕倒智能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安装在电梯箱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勇柯宇云何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英伦西奥电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