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09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第三正光焦度透镜和像面;所述镜头满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流条码识别领域,镜头规格和性能直接影响所采集图像的质量。一般,要求镜头具有清晰度高、畸变小、景深大、成像均匀等性能。对于大视野读码场景,高分辨率和大靶面相机成为必要,对应要求镜头在技术规格上与相机保持匹配。
[0003]现在的光学成像镜头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最大适配芯片靶面只支持2/3英寸,靶面尺寸较小。2、镜头镜片数量较多,使得设计复杂,成本较高,镜头尺寸较大;3、镜头光圈较小,在低照度的情况下,采集到的图像很暗,使得产品适应性较低。
[0004]因此,目前市面上急需一款高解像力兼顾大靶面、大光圈、小型化和低成本等特点的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用以提供一种高解像力兼顾大靶面、大光圈、小型化和低成本等特点的光学镜头。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所述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第三正光焦度透镜和像面;
[0007]所述镜头满足:
[0008]‑
1.59<f1/f<

1.19;0.49<f2/f<0.89;0.19<f3/f<0.59;

0.49<f4/f<

0.09;2.44<f5/f<2.84;
[0009]其中,f1为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镜头的焦距。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
[0011]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为凸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
[0012]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
[0013]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
[0014]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之间设置有孔径光阑。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1满足:9mm<d1<12mm;
[0017]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和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2满足:0.5mm<d2<1.5mm;
[0018]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和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3满足:0.4mm<d3<
1.5mm;
[0019]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孔径光阑的空气间隔d4满足:3.3mm<d4<5.5mm;
[0020]所述孔径光阑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5满足:10<d5<14mm。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和第二负光焦度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组。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1满足:35.3<vd1<37.3;
[0023]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2满足:24.4<vd2<26.4;
[0024]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3满足:51<vd3<53;
[0025]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4满足:23<vd4<25;
[0026]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5满足:67.5<vd5<69.5。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1满足:1.5<nd1<1.7;
[0028]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2满足:1.9<nd2<2.1;
[0029]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3满足:1.7<nd3<1.9;
[0030]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4满足:1.8<nd4<2.0;
[0031]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5满足:1.5<nd5<1.7。
[00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和像面之间设置有滤光片。
[0033]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的厚度d6满足:1mm<d6<2mm。
[0034]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的折射率nd6满足:1.45<nd6<1.55;所述滤光片的阿贝数vd6满足:63<vd6<65.6。
[00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所述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第三正光焦度透镜和像面;所述镜头满足:

1.59<f1/f<

1.19;0.49<f2/f<0.89;0.19<f3/f<0.59;

0.49<f4/f<

0.09;2.44<f5/f<2.84;其中,f1为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镜头的焦距。
[0036]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镜头中按照特定的顺序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5个特定光焦度的透镜,所述镜头满足:

1.59<f1/f<

1.19;0.49<f2/f<0.89;0.19<f3/f<0.59;

0.49<f4/f<

0.09;2.44<f5/f<2.84,实现了一种高解像力兼顾大靶面、大光圈、小型化和低成本等特点的光学镜头。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第三正光焦度透镜和像面;所述镜头满足:

1.59<f1/f<

1.19;0.49<f2/f<0.89;0.19<f3/f<0.59;

0.49<f4/f<

0.09;2.44<f5/f<2.84;其中,f1为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镜头的焦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为凸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之间设置有孔径光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1满足:9mm<d1<12mm;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和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2满足:0.5mm<d2<1.5mm;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和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空气间隔d3满足:0.4mm<d3<1.5mm;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孔径光阑的空气间隔d4满足:3.3mm<d4<5.5mm;所述孔径光阑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娜徐景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