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800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包括:旋流池、补药池、气浮池、沉降溢流池;大规格棒材生产产生的废水汇集后泵送切向进入旋流池;旋流池远离进液口侧壁上插设第一加药组管;旋流池中心靠近第一搅拌组件设置出液管,出液管连通旋流池中心区域与补药池;补药池内设置第二搅拌组件;第二加药组管伸入补药池内并靠近出液管出液端设置;补药池下部侧壁与气浮池下部侧壁管路连通,补药池与气浮池相连通的管路出液口上方设置加气管。该系统能增加杂质絮凝形成固体比例,提高固体杂质在旋流阶段的去除比例。流阶段的去除比例。流阶段的去除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
,特别是一种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棒材生产过程中,多需采用高压水除磷操作,此时需要使用高压水冲刷棒材,使其中所含各类杂质浮出,便于分离提高棒材资料。同时主电机、液压站、空压站等均需使用冷却水,产生废水中以悬浮固体杂质、油滴为主。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进入冲铁皮环节中用于对板材生产。
[0003]现有废水处理过程后,所得循环水中常含有微量悬浮油滴并包裹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去除,且废水进入沉淀池后,由于冲击力较大,导致絮凝体包裹固体残渣在药剂作用下与气泡同步上升,沉淀池前端容易产生浮渣,影响平流溢流后水质。
[0004]现有进入沉淀池的水中悬浮物含量过大,导致沉淀池处理负荷过大,影响出水水质,使得循环用水中微小固体废物残留量较高,影响循环使用除磷效果和产品质量,导致产品表面形成各类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废水中所含固体杂质由旋流池进入沉淀池时,冲击力过大在药剂作用下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池、补药池(12)、气浮池(13)、沉降溢流池(14);大规格棒材生产产生的废水汇集后泵送切向进入旋流池;旋流池远离进液口侧壁上插设第一加药组管(117);所述旋流池中心靠近第一搅拌组件(113)设置出液管(118),出液管(118)连通旋流池中心区域与补药池(12);所述补药池(12)内设置第二搅拌组件(123);第二加药组管(122)伸入补药池(12)内并靠近出液管(118)出液端设置;所述补药池(12)下部侧壁与气浮池(13)下部侧壁管路连通,补药池(12)与气浮池(13)相连通的管路出液口上方设置加气管(131);所述补药池(12)的另一侧壁上部开设溢流口,并与浮渣池(133)相连通;所述补药池(12)的下部侧壁开设出液口并与沉降溢流池(14)下部侧壁相连通;所述沉降溢流池(14)包括:多个相互隔绝的磁吸区,水流在磁吸区间沿S型路径流动;各磁吸区内纵向间隔设置多个磁吸格板(143);磁吸格板(143)采用强磁铁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池包括:进液池(10)、沉降筒(114)、集泥筒(115)、多块挡流板(112)、排泥管;沉降筒(114)设置于进液池(10)底面上并与进液池(10)相连接;沉降筒(114)、集泥筒(115)相连通,集泥筒(115)设置于沉降筒(114)底面上;多块挡流板(112)沿周向设置沉降筒(114)内侧壁上,并斜向集泥筒(115)延伸设置;排泥管的一端伸入集泥筒(115)内设置,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浓缩池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池(10)包括:切向进水管(101),切向进水管(101)的一端与进液池(10)侧壁沿切向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格棒材生产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区包括:第一磁吸区(141)、第二磁吸区(142)、第三磁吸区(144)、第四磁吸区(145);第一磁吸区(141)、第二磁吸区(142)、第三磁吸区(144)、第四磁吸区(145)相邻设置;第一磁吸区(141)靠近进液端设置;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宇范世雄计剑平陈丕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