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94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开关保护电路和充电保护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开关保护电路通过所述充电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遇到过压情形能及时切断充电电路,保护电池及电子便携装置;2.通过调整各种元器件参数,普遍适用于各种需要充电的电子便携装置;3.使用普通分立元器件,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具体的说,尤其涉及无线通讯终端 的一种充电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电子装置达到了便携程度,如无线手持机、数码相机、MP3、 MP4等。便携除了重量、体积要求小,另一个首要条件就 是以电池供电。要维持电子装置的持续工作,就要在电池电量耗尽时,更换 或对电池充电,更换电池现在比较少了,主要使用充电器。充电器的原理即 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的充电电源,再经过无线手持机、相机等便携装置对 其电'池进^f亍充电。但是,在对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市电不稳定、充电器器件损坏失效 等其它原因,很可能会使充电器输出充电电压升高,过高的充电电压极易造 成电池的损坏,甚至爆炸,并同时造成电子装置内部电路故障等;比如,无 线手持机的电源管理芯片损毁,导致无线手持机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各种电 子装置配套的电池,都具有最高的充电限制电压,超过极易造成电池爆炸或 漏液。在现行的技术中,无线手持机等电子装置是以保险丝或稳压管保证充电 电压,不超过规定值。上述现有技术有其缺点,主要表现为一,保险丝反应动作太慢,在保险丝起作用前有可能烧毁后级电路;二 ,稳压管和规定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开关保护电路和充电保护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开关保护电路通过所述充电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开关保护电路和充电保护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开关保护电路通过所述充电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保护电路,包括 一个开关三极管(Ql )及其基极偏压电阻(Rl、 R2)和过压保护电容(C1) 组成;其中,所述开关三极管(Ql)通过其基极偏压电阻(Rl)与输入电 源相连,开关三极管(Ql)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基极偏压电阻(R2), 该开关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所述过压保护电容(Cl), 该过压保护电容(Cl) 一端与开关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一端相连接地, 该开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的一端相连接。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包括 一对双三极管(Q2、 Q3)及其基极偏压电阻(R4、 R5、 R6、 R7 )和限流电 阻(R3)组成;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3)与开关保护电路的开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串联,该限流电阻(R3)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相连,所述三 极管(Q2)的基极通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张学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