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463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通断测试电路包括反接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反接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依次连接;反接检测模块检测电源适配器接入时,判断输入电压是否为低电平:是则判断电源适配器反接,中断输入电压的输入;否则将输入电压输出给过压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是则过压,控制输出控制模块断开供电通路,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控制输出控制模块导通供电通路,输出供电电压对设备供电。这样在反接和过压时都停止供电,只有输入电压为正常值才供电,从而可避免过压和反接时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解决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各种终端设备普及率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机顶盒、OTT(OverTheTop)盒子、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各类儿童充电玩具等。这样导致使用的设备规格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并且,由于设备的插头极为相近,很容易出现插错、插反等情况。当高电压的适配器插在低压设备时会损坏该低压设备;当正负极插反时,也会损坏该设备。而如果长时间插在设备上,则极容易发生火灾、触电等险情。而消费者多数为普通百姓,无法区别适配器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没有专业的测量仪器,导致使用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以解决现有设备与电源适配器连接出现过压和反接时,易发生危险事故,使用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设置在设备的电路板上,其包括反接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所述反接检测模块检测电源适配器接入时,判断输入电压是否为低电平:是则判断电源适配器反接,中断输入电压的输入;否则将输入电压输出给过压检测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是则过压,控制输出控制模块断开供电通路,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控制输出控制模块导通供电通路,输出供电电压对设备供电。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中,所述反接检测模块包括输入接口、二极管和储能电容;所述输入接口的VIN脚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储能电容的正极和过压检测模块,储能电容的负极连接输入接口的GND脚和地。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中,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储能电容的正极、三极管的发射极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输出控制模块,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地。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中,所述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MOS管和第四电阻;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MOS管的栅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供电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中,所述三极管为PNP三极管,MOS管为PMOS。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中,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和供电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地。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设备,包括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与电源适配器连接;所述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根据输入电压判断电源适配器是否被反接,是则中断输入电压的输入;否则根据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来判断是否过压:大于则过压,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输出供电电压对设备供电。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反接检测模块检测电源适配器接入时,判断输入电压是否为低电平:是则判断电源适配器反接,中断输入电压的输入;否则将输入电压输出给过压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是则过压,控制输出控制模块断开供电通路,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控制输出控制模块导通供电通路,输出供电电压对设备供电。这样在反接和过压时都停止供电,只有输入电压为正常值才供电,从而可避免过压和反接时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解决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压和反接保护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能实现在电源适配器与设备的正负极反接时不会损坏设备,以及当高压适配器插入低压设备时不会损坏该设备的功能;从而避免过压和反接时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解决安全隐患。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设备,与电源适配器连接,包括设置在设备内的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10。所述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10根据输入电压VIN判断电源适配器是否被反接,是则中断输入电压VIN的输入;否则根据输入电压VIN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来判断是否过压:大于则过压,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输出供电电压VOUT对设备供电。这样在过压和反接时都停止供电,只有输入电压为正常值才供电,从而可避免过压和反接时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解决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10包括反接检测模块110、过压检测模块120和输出控制模块130;所述反接检测模块110、过压检测模块120、输出控制模块130依次连接,所述输出控制模块130连接设备的供电端VCC。所述反接检测模块110检测电源适配器接入时,判断输入电压VIN是否为低电平(通常为0V):是则判断电源适配器反接,中断输入电压VIN的输入;否则将输入电压VIN输出给过压检测模块120。所述过压检测模块120判断输入电压VIN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是则过压,控制输出控制模块130断开供电通路,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电压正常,控制输出控制模块130导通供电通路,输出供电电压VOUT对设备供电。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反接检测模块110包括输入接口J1、二极管D1和储能电容CE1;所述输入接口J1的VIN脚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储能电容CE1的正极和过压检测模块120,储能电容CE1的负极连接输入接口J1的GND脚和地。需要理解的是,电源适配器的交流插头通常连接市电,直流插头(输出端)连接相应的设备的输入接口J1。直流插头接入时,有些直流插头是内正外负,有些直流插头是内负外正。当内正外负的直流插头插在输入接口J1时,输入接口J1的VIN脚是正极输入正电压,GND脚为0V,即电源适配器正接,输入电压VIN对应的输入电流通过二极管D1顺利流入过压检测模块120。当内负外正的直流插头插入时,输入接口J1的VIN脚是负极(相当于设备的地到了电源适配器的正极),GND脚输入正电压,则电源适配器反接。由于二极管D1的单向导电性的特点,此时会让电源适配器的正负极无法形成回路,输入电压VIN无法通过二极管D1输出,就不会与设备的供电端VCC连通,所以设备不会受到影响和损坏,从而达到反接保护的目的。所述过压检测模块120包括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储能电容CE1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输出控制模块130;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输出控制模块130,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及其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设置在设备的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接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所述反接检测模块检测电源适配器接入时,判断输入电压是否为低电平:是则判断电源适配器反接,中断输入电压的输入;否则将输入电压输出给过压检测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是则过压,控制输出控制模块断开供电通路,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控制输出控制模块导通供电通路,输出供电电压对设备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设置在设备的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接检测模块、过压检测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所述反接检测模块检测电源适配器接入时,判断输入电压是否为低电平:是则判断电源适配器反接,中断输入电压的输入;否则将输入电压输出给过压检测模块;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是则过压,控制输出控制模块断开供电通路,停止对设备供电;否则控制输出控制模块导通供电通路,输出供电电压对设备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接检测模块包括输入接口、二极管和储能电容;所述输入接口的VIN脚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储能电容的正极和过压检测模块,储能电容的负极连接输入接口的GND脚和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和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储能电容的正极、三极管的发射极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输出控制模块,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泽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