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65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7
电子控制装置(10)具备多个系统的驱动控制部件(170、175、270、275)和基板(31)。驱动控制部件能够按照每个系统独立地控制控制对象(80)。基板(31)按照每个系统分区域地安装驱动控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多个层的布线图案(321~326)中形成分离作为每个系统的区域的系统区域的狭缝(315)。狭缝(315)的宽度形成为大于基板(31)中的最小图案间隙。大于基板(31)中的最小图案间隙。大于基板(31)中的最小图案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控制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10月3日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9-183116,并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0003]本公开涉及电子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一体地形成马达和控制单元的驱动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马达外壳与框架部位之间设置O型环,并利用粘合剂固定框架部件和罩部件,从而防止水滴等侵入至内部。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9799号公报
[0006]然而,例如在将布线图案分离,在多个系统中共享一个基板的情况下,若导电性异物侵入到分离部分,则有由于系统间短路而多个系统同时故障的担心。如专利文献1那样,即使在构成为防止异物从外部侵入的情况下,也有由于在制造时最初侵入的异物、离子迁移等而产生故障的担心。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多个系统的同时故障的产生概率的电子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电子控制装置具备多个系统的驱动控制部件和基板。驱动控制部件能够按照每个系统独立地控制控制对象。基板按照每个系统分区域地安装驱动控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多个层的布线图案中形成分离系统区域的狭缝,上述系统区域是每个系统的区域。狭缝的宽度形成为大于基板中的最小图案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异物、离子迁移等引起的系统间短路的产生,所以能够减少多个系统的同时故障的产生概率。
附图说明
[0008]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边参照附图边进行的下述的详细记述,会变得更加明确。在该附图中,
[0009]图1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转向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0010]图2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0011]图3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0012]图4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的反马达面的俯视图,
[0013]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
[0014]图6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狭缝以及最小图案间隙的示意图,
[0015]图7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层的布线图案的示意图,
[0016]图8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层的布线图案的示意图,
[0017]图9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层的布线图案的示意图,
[0018]图10是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层和第六层重叠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实施方式)
[0020]以下,基于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电子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图1~图10表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具备马达80和作为电子控制装置的ECU10,应用于用于辅助车辆的转向操作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中。图1是表示具备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的转向系统90的整体结构的图。转向系统90具备:作为转向操纵部件的转向盘91、转向轴92、小齿轮96、齿条轴97、车轮98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等。
[0021]转向盘91与转向轴92连接。在转向轴92设置检测转向操纵转矩trq转矩传感器94。转矩传感器94在内部被双系统化,各自的检测值被输出至对应的微机170、270。在转向轴92的前端设置小齿轮96。小齿轮96与齿条轴97啮合。在齿条轴97的两端经由横拉杆等连结一对车轮98。若驾驶员旋转转向盘91,则与转向盘91连接的转向轴92旋转。转向轴92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96被转换为齿条轴97的直线运动。一对车轮98被转向操纵至与齿条轴97的位移量相应的角度。
[0022]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具备驱动装置1、以及将马达80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齿条轴97的作为动力传递部的减速齿轮89等。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8是所谓的“齿条辅助型”,但也可以设为将马达80的旋转传递至转向轴92的所谓的“柱辅助型”等。
[0023]如图2以及图3所示,马达80是3相无刷马达。马达80输出转向操纵所需要的转矩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被从电池199、299供给电力而被驱动,使减速齿轮89正反转。
[0024]马达80具有第一马达绕组180以及第二马达绕组280。马达绕组180、280的电特性相同,并相互错开电气角30[deg]而抵消卷绕于共用的定子840。据此,马达绕组180、280被控制为通电相位φ错开30[deg]的相电流。通过优化通电相位差,从而输出转矩提高。另外,能够减少六阶的转矩纹波,能够减少噪声、振动。另外,电流被分散,从而发热被分散、均衡化,所以能够减少各传感器的检测值、转矩等依赖温度的系统间误差,并且能够增加可通电的电流量。此外,马达绕组180、280也可以不抵消卷绕,电特性也可以不同。
[0025]以下,将第一马达绕组180的通电控制所涉及的结构的组合设为第一系统L1,将第二马达绕组280的通电控制所涉及的结构的组合设为第二系统L2。对第一系统L1的结构主要用100系列进行编号,对第二系统L2的结构主要用200系列进行编号,对于在系统L1、L2中实质上同样的结构,按后两位相同的方式进行编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另外,在图中等适当地对第一系统L1所涉及的结构附加下标“1”,对第二系统L2所涉及的结构附加下标“2”。
[0026]如图2所示,在驱动装置1中,在马达80的轴向的一侧一体地设置ECU10,是所谓的“机电一体型”,但也可以分开设置马达80和ECU10。在与马达80的输出轴相反侧,与轴870的轴Ax同轴地配置ECU10。ECU10也可以设置于马达80的输出轴侧。通过设为机电一体型,在搭载空间有限制的车辆中,能够高效地配置ECU10和马达80。
[0027]马达80具备定子840、转子860以及收容它们的壳体830等。定子840固定于壳体830,并且卷绕有马达绕组180、280。转子860设置于定子840的径向内侧,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定子840相对旋转。
[0028]轴870嵌入于转子860,并与转子860一体地旋转。轴870通过轴承835、836可旋转地支承于壳体830。轴870的ECU10侧的端部从壳体830向ECU10侧突出。在轴870的ECU10侧的端部设置磁铁875。
[0029]壳体830具有筒状的外壳834、设置于外壳834的一端的后框架端837以及设置于外壳834的另一端的前框架端838。在后框架端837形成导线插通孔839。在导线插通孔839插通与马达绕组180、280的各相连接的导线185、285。导线185、285从导线插通孔839向ECU10侧被引出。
[0030]ECU10具备控制基板31、电源基板35、散热片63以及电源模块160、260等。罩465形成为大致有底筒状,并嵌合于后框架端837的径向外侧。罩465被设置为覆盖基板31、32以及电源模块160、260。在罩465的底部设置有开口466。
[0031]连接器65具有基部651以及连接器部652。基部651通过螺栓等固定于罩465。连接器部652从罩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备:多个系统的驱动控制部件(170、175、270、275),能够按照每个系统独立地控制控制对象(80);以及基板(31),按照每个系统分区域地安装上述驱动控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多个层的布线图案(321~326)中形成分离系统区域的狭缝(315),上述系统区域是每个系统的区域,上述狭缝的宽度形成为大于上述基板中的最小图案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在从上述基板的两个主面(311、312)的一侧向另一侧投影时,上述狭缝在所有层中形成于同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件包括微机(170、270),上述微机能够在系统间相互通信,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