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64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震动将塑胶模具内的塑件进行脱模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易使脱模后的塑件的外观受到影响,且可进行快速脱模,工作效率较高的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前侧上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架;旋转电机,固定架上部内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通过两根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使得两根皮带顶部右侧之间的模具向左移动。使得两根皮带顶部右侧之间的模具向左移动。使得两根皮带顶部右侧之间的模具向左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吹塑、挤塑等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大部分塑料制品是由塑胶模具制成。
[0003]目前塑胶模具进行脱模的方式是,工作人员直接用手将塑件向上提,使得模具内的塑件被拉出,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脱模后的塑件的外观受到影响,而且人工将塑件向上提进行取出的方式比较慢,工作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过震动将塑胶模具内的塑件进行脱模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易使脱模后的塑件的外观受到影响,且可进行快速脱模,工作效率较高的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工作人员直接用手将塑件向上提,使得模具内的塑件被拉出,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脱模后的塑件的外观受到影响,而且人工将塑件向上提进行取出的方式比较慢,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震动将塑胶模具内的塑件进行脱模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易使脱模后的塑件的外观受到影响,且可进行快速脱模,工作效率较高的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
[000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前侧上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架;旋转电机,固定架上部内侧设置有旋转电机;第一带轮,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后侧设置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位于安装座内部前后两侧壁右侧之间;第二带轮,安装座内部前后两侧壁左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二带轮;皮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前后两侧之间均绕有皮带;第一齿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前侧均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转轴,安装座内侧中部前后两侧壁左右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齿轮,两个第一转轴前侧均设置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拨块,两个第一转轴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拨块;顶板,安装座内侧上部前后两侧壁左右对称均开有卡槽,安装座内侧上部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之间滑动式设置有顶板,顶板位于两个第一转轴上方,两个拨块与顶板配合;弹性件,安装座内侧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均设置有弹性件,四个弹性件一端分别与安装座内侧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内侧顶部连接,四个弹性件另一端均与顶板连接。
[0006]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固定座,安装座前后两侧壁中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固定座;第二转轴,两个固定座下部均设置有第二转轴;缓冲板,两个第二转轴左右两侧之间均转动式设置有缓冲板;扭力弹簧,两个第二转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扭力弹簧,安装座前侧的两个扭力弹簧一端与前侧的缓冲板连接,安装座前侧的两个扭力弹簧另一端与前侧的固定座连接,安装座后侧的两个扭力弹簧一端与后侧的缓冲板连接,安装座后侧的两个扭力弹簧另
一端与后侧的固定座连接。
[0007]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收集箱,安装座前侧下部开有方形槽,安装座前侧下部的方形槽内部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安装座前侧下部的方形槽内部左右两侧的滑槽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收集箱;把手,收集箱前侧设置有把手。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0009]进一步说明,所述四个拨块左右两侧均为圆角。
[0010]进一步说明,所述两个缓冲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圆角。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带动右侧的第一齿轮转动,右侧的第一齿轮通过两根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使得两根皮带顶部右侧之间的模具向左移动,通过四个拨块与顶板接触,使得顶板向上移动挤压两根皮带,当四个拨块与顶板脱离接触时,弹性件恢复原状带动顶板向下移动,四个拨块重复与顶板接触和脱离的动作可使得两根皮带震动,进行脱模。
[0012]2、模具内的塑件向下掉与两个缓冲板接触,两个缓冲板向下转动,扭力弹簧发生形变,使得塑件得到缓冲,随后掉入至安装座前侧下部的方形槽内。
[0013]3、两个缓冲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圆角,使得两个缓冲板不易将塑件划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1:安装座,101:固定架,2:旋转电机,3: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皮带,6:第一齿轮,7:第一转轴,8:第二齿轮,9:拨块,10:顶板,11:弹性件,12:固定座,13:第二转轴,14:缓冲板,15:扭力弹簧, 16:收集箱,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参阅图1

3所示,包括有安装座1、固定架101、旋转电机2、第一带轮3、第二带轮4、皮带5、第一齿轮6、第一转轴7、第二齿轮8、拨块9、顶板10和弹性件11,安装座1前侧上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架101,固定架101上部内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后侧设置有第一带轮3,第一带轮3位于安装座1内部前后两侧壁右侧之间,安装座1内部前后两侧壁左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二带轮4,第一带轮3和第二带轮4前后两侧之间均绕有皮带5,第一带轮3和第二带轮4前侧均设置有第一齿轮6,安装座1内侧中部前后两侧壁左右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7,两个第一转轴7前侧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二齿轮8,两个第二齿轮8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6啮合,两
个第一转轴7前后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拨块9,安装座1内侧上部前后两侧壁左右对称均开有卡槽,安装座1内侧上部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之间滑动式设置有顶板10,顶板10位于两个第一转轴7上方,两个拨块9与顶板10配合,安装座1内侧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均设置有弹性件11,四个弹性件11一端分别与安装座1内侧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内侧顶部连接,四个弹性件11另一端均与顶板10连接。
[0023]当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将模具倒放到安装座1上部内侧的两根皮带5 顶部右侧之间,随后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3转动,第一带轮3带动安装座1右侧的第一齿轮6转动,安装座1右侧的第一齿轮6通过两根皮带5带动第二带轮4转动,使得两根皮带5顶部右侧之间的模具向左移动,第二带轮4带动左侧的第一齿轮6转动,使得两个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啮合,进而使得第二齿轮8带动两个第一转轴7转动,两个第一转轴7分别带动两个第一转轴7上的两个拨块9转动,使得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前侧上部右侧设置有固定架(101);旋转电机(2),固定架(101)上部内侧设置有旋转电机(2);第一带轮(3),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后侧设置有第一带轮(3),第一带轮(3)位于安装座(1)内部前后两侧壁右侧之间;第二带轮(4),安装座(1)内部前后两侧壁左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二带轮(4);皮带(5),第一带轮(3)和第二带轮(4)前后两侧之间均绕有皮带(5);第一齿轮(6),第一带轮(3)和第二带轮(4)前侧均设置有第一齿轮(6);第一转轴(7),安装座(1)内侧中部前后两侧壁左右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7);第二齿轮(8),两个第一转轴(7)前侧均设置有第二齿轮(8),两个第二齿轮(8)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6)啮合;拨块(9),两个第一转轴(7)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拨块(9);顶板(10),安装座(1)内侧上部前后两侧壁左右对称均开有卡槽,安装座(1)内侧上部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之间滑动式设置有顶板(10),顶板(10)位于两个第一转轴(7)上方,两个拨块(9)与顶板(10)配合;弹性件(11),安装座(1)内侧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均设置有弹性件(11),四个弹性件(11)一端分别与安装座(1)内侧前后两侧壁左右两侧的卡槽内侧顶部连接,四个弹性件(11)另一端均与顶板(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辅助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晟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