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57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测定锂电解质样品和添加内标物的特定目标峰在氘代试剂中的纵向弛豫时间,设定核磁共振仪的脉冲倾倒角和弛豫延迟时间,再测定内标物的定量目标峰和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在氘代试剂中的积分值,从而获得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相对于内标物的摩尔比,根据内标物的质量,计算乙酸根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锂电解质的纯度,该方法能够准确、稳定、快速的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含量。快速的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含量。快速的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或双全氟烷基磺酰亚胺锂等)和有机溶剂(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或碳酸二乙酯等)组成。
[0003]双全氟烷基磺酰亚胺锂[LiN(SO2R
f
)2]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解液物质。LiN(SO2R
f
)2的导电率适宜,热稳定性以及电化学稳定性高,发生副反应概率小,不会产生HF等腐蚀性气体,是当今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中不可或缺的高新技术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化学试剂的使用,会有各种杂质存在,其中乙酸根是主要杂质,对锂电解质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生产上需要对锂电解质中乙酸根进行定量分析,测试主含量、杂质成分及其含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定量技术主要用于含氢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其基本原理是1H NMR中的共振峰面积与该共振峰包含氢原子个数成正比。目前还没有见到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方法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报道。因此,找到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和内标物的特定化学位移在氘代试剂中的氢原子纵向弛豫时间,设定核磁共振仪的脉冲倾倒角和弛豫延迟时间,再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和内标物的特定化学位移在氘代试剂中的积分值,从而获得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相对于内标物的摩尔比,根据内标物的质量,计算乙酸锂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锂电解质中乙酸锂的含量,该方法能够准确、稳定、快速的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含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采用氢原子反转

恢复纵向弛豫实验方法,在核磁共振氢谱的共振频率为400MHz的条件下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和内标物的特定目标峰在氘代试剂中的纵向弛豫时间,通过比较获得最大纵向弛豫时间;
[0007]S2、设定核磁共振氢谱的检测参数:核磁共振频率为400MHz,谱宽为

1ppm~10ppm,测试温度为23℃,采样累加次数不少于16次,脉冲倾倒角为30
°
~90
°
,弛豫延迟时间不小于三倍最大纵向弛豫时间;
[0008]S3、测定S1中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和内标物的特定目标峰在核磁共振氢谱中的积分值;
[0009]S4、根据以下公式计算S1中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纯度:
[0010]W=(mIS
×
FIS
×
AS
×
MS)/(MIS
×
AIS
×
FS
×
mS)
×
100%
[0011]式中:
[0012]W为S1中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纯度;
[0013]mS为所述锂电解质加入样品的质量,g;
[0014]FS为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定量目标峰的氢原子数;
[0015]MS为所述乙酸根的摩尔质量,g/mol;
[0016]AS为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定量目标峰的积分值;
[0017]mIS为S1中所述内标物的质量,g;
[0018]FIS为所述内标物定量目标峰的氢原子数;
[0019]MIS为所述内标物的摩尔质量,g/mol;
[0020]AIS为所述内标物定量目标峰的积分值;
[0021]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样品氢谱的定量目标化学位移为1.9ppm;所述内标物不与所述锂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所述内标物的氢谱化学位移在

1ppm~10ppm范围内且不包含6.9ppm。
[0022]优选地,S2中所述脉冲倾倒角为30
°
或90
°

[0023]优选地,S1中所述氘代试剂为重水、氘代甲醇、氘代乙腈、氘仿或氘代二甲基亚砜。
[0024]优选地,所述氘代试剂为氘代二甲基亚砜。
[0025]优选地,S1中所述内标物为1,4

双三氟甲基苯、三氟甲基苯、六氟苯、三氟乙酸、氟化钠、4

氟肉桂酸或2


‑4‑
氟乙酰苯胺。
[0026]优选地,所述内标物为4

氟肉桂酸。
[0027]优选地,S1中锂电解质在氘代试剂中的浓度为10mg/mL~20mg/mL。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首次运用磁共振氢谱对锂电解质中乙酸根进行了定量分析,克服了锂电解质中含有机化合物、水分的干扰。
[0030]2、本专利技术系统测定了可用于核磁共振氢谱的特定吸收峰的纵向弛豫时间,在此基础上确定脉冲倾倒角和弛豫延迟时间,确保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0031]3、本专利技术选择化学位移为1.9ppm的共振峰为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定量目标峰,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计算更为简便、检测速度更快。
[0032]4、本专利技术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无需对照,重现性好,方便开展无紫外吸收的锂盐的含量分析及质量控制,解决了锂电解质纯度测定的技术问题。
[0033]5、本专利技术选择在23℃下进行测试,即保证了较少的消耗液氮,保证核磁共振仪的长时间运行,又提高了核磁共振图谱的分辨率,增加了检测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纯度的准确性。
[0034]6、本专利技术选择锂电解质的检测浓度为10mg/mL~20mg/mL,既保证了核磁共振仪能够准确检测共振信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纯度的准确性。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实施例1中核磁共振氢谱图。
[0037]图2是实施例2中核磁共振氢谱图。
[0038]图3是实施例3中核磁共振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0]实施例1
[0041]本实施例的基于核磁共振定量测量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最大纵向弛豫时间(T
1max
)的确定:将1.000g含乙酸根的锂电解质样品和10mg 4

氟肉桂酸内标物置于核磁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含量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氢原子反转

恢复纵向弛豫实验方法,在核磁共振氢谱的共振频率为400MHz的条件下测定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和内标物的特定目标峰在氘代试剂中的纵向弛豫时间,通过比较获得最大纵向弛豫时间;S2、设定核磁共振氢谱的检测参数:核磁共振频率为400MHz,谱宽为

1ppm~10ppm,测试温度为23℃,采样累加次数不少于16次,脉冲倾倒角为30
°
~90
°
,弛豫延迟时间不小于三倍最大纵向弛豫时间;S3、测定S1中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和内标物的特定目标峰在核磁共振氢谱中的积分值;S4、根据以下公式计算S1中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纯度:W=(mIS
×
FIS
×
AS
×
MS)/(MIS
×
AIS
×
FS
×
mS)
×
100%式中:W为S1中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的纯度;mS为所述锂电解质加入样品的质量;FS为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定量目标峰的氢原子数;MS为所述乙酸根的摩尔质量;AS为所述锂电解质中乙酸根定量目标峰的积分值;mIS为S1中所述内标物的质量;FIS为所述内标物定量目标峰的氢原子数;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洪涛耿谦张艳志付志杰王利粉倪珊珊郭晓彬田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