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45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包括位于CAD吹风排中间的热电偶,设置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所述热电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控温热电偶、中控温热电偶和下控温热电偶;所述CAD吹风排由上两条、中两条、下两条CDA压缩空气管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中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晶体硅太阳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P型晶体硅太阳电池中,在光照下,硅片内的退火态B

O(原始状态)就会转变成具有复合活性的衰减态,从而导致电池片的功率损失,而衰减态在200℃左右退火几分钟,又会转变成退火态,使电池片功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这种恢复是不稳定的,在光照下会进一步衰减;另外,衰减态的BO复合体在一定条件下会转换成为稳定且没有复合活性的再生态,从而达到抗光衰的目的,但是这种转变的转变率较低,无法大幅度的克服光照带来的功率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目前电注入设备CDA吹风排为一整块,热电偶只有一个在中间范围内,CDA压缩空气进管较少,硅片上中下温度受热不均匀,基体内注入载流子不稳定电池光照后衰减较大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包括位于CAD吹风排中间的热电偶,设置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所述热电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控温热电偶、中控温热电偶和下控温热电偶。
[0006]进一步,所述CAD吹风排由上两条、中两条、下两条CDA压缩空气管组成。
[0007]优选地,所述下控温热电偶的设定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控温热电偶的设定温度。
[0008]优选地,所述上控温热电偶的设定温度比所述中控温热电偶的设定温度高或低15~20℃。
[0009]优选地,所述下控温热电偶的设定温度比所述中控温热电偶的设定温度低10~15℃。
[0010]本专利技术主要为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设计一种电注入温控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电池效率衰减,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

五点控温

在现有技术的

三点控温

基础上增加两个温度监控点,从而使硅片上中下温度更加均匀,对基体内注入载流子更加稳定,使硅片内退火态下的BO复合体转变为更稳定的再生态,在后继续的光照下,就不会转变成衰减态,从而减小光衰,抑制光照带来的功率损失。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法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设备上实现,不需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1]图1传统电注入温控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本专利技术中新型电注入温控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则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4]如图1所示,传统电注入温控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中间热电偶部分(1根)、上中下CAD吹风排(3根)。中间热电偶主要起到加热的作用,CAD吹风排则起到控制温度作用,由于每个工位电池片数量较多无法做到受热均匀。
[001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优化,如图2所示。示意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中间热电偶部分(3根)、上中下CAD吹风排(6根)。本专利技术热电偶由原来的中间1根增加到上中下3根,CDA压缩空气管改为上两根、中两根、下两根。通过此改造增加电注入上中下温度监控,及时对硅片上中下区域进行控温,从而达到上中下温度均匀减少了电池片效率衰减情况。
[0016]升级前光衰平均在1.2%。升级后光衰平均在0.91%光衰相对较升级前稳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17]表1电注入升级前后光衰对比
[0018][0019]本专利技术热电偶由现有技术的中间一条增加为上、中、下总共三条,CDA压缩空气管优化为上两条、中两条、下两条。通过此改造增加电注入上中下温度监控,及时对硅片上中下区域进行控温,从而达到上中下温度均匀减少了电池片效率衰减情况。
[0020]上述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CAD吹风排中间的热电偶,设置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的所述热电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控温热电偶、中控温热电偶和下控温热电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D吹风排由上两条、中两条、下两条CDA压缩空气管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PERC电池效率衰减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加俊谢耀辉蔡昌顺王林林曾玉婷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弘晶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