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及其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26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及其调节方法,所述动子结构包括拉杆、调节套、第一铁芯、固定套、第二铁芯以及摩擦块,所述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和固定套焊接后套设在拉杆的中部,其中调节套还与拉杆螺接,所述第二铁芯的一端与摩擦块焊接后套设在拉杆的一端,其中摩擦块还与拉杆的端部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套和摩擦块与拉杆螺接,测试调节时,旋转调节套和摩擦块,不会对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产生磨损;并且根据螺纹的螺距直接计算出调节套和摩擦块旋转的圈数,对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进行准确的移动,无需多次拆装;所以可以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故障率和生产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良品率。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良品率。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及其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位移传感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线位移传感器,功能是将动子铁芯机械位移信号转换为与其成比例的电信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飞控系统和伺服系统中的作动器、阀门、活门、活塞杆等位移测量。
[0003]目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大多是铁芯和拉杆螺纹配合进行调节,调节次数多会对铁芯内径上的螺纹产生磨损,导致使用故障率高且寿命短;少部分串联双余度动子结构是通过控制拉杆和铁芯的精加工尺寸来实现,对加工要求高,导致产品良率低且生产成本高。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动子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及其调节方法,用以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故障率和生产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良品率。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所述动子结构包括拉杆、调节套、第一铁芯、固定套、第二铁芯以及摩擦块,所述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和固定套焊接后套设在拉杆的中部,其中调节套还与拉杆螺接,所述第二铁芯的一端与摩擦块焊接后套设在拉杆的一端,其中摩擦块还与拉杆的端部螺接。
[0008]优选的,所述摩擦块的端部设有一字槽。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的调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和固定套焊接,焊接后套在拉杆的中部,并通过调节套螺接在拉杆上;步骤2、通过调节套与拉杆之间螺纹的螺距计算调节套每旋转一圈时第一铁芯的移动距离,并将移动距离标记在第一铁芯上;步骤3、测试传感器的第一线包,同时旋转调节套以移动第一铁芯,直至测试合格;步骤4、将第二铁芯的一端和摩擦块焊接,焊接后套在拉杆的一端,并通过摩擦块螺接在拉杆的端部;
[0010]步骤5、通过摩擦块与拉杆之间螺纹的螺距计算摩擦块每旋转一圈时第二铁芯的移动距离,并将移动距离标记在第二铁芯上;步骤6、测试传感器的第二线包,同时旋转摩擦块以移动第二铁芯,直至测试合格;步骤7、测试合格后,将固定套和第二铁芯相对的一端均焊接在拉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第一线包测试合格后在调节套左侧的拉杆上涂上胶水固定或通过生料带临时固定;所述步骤6中,第二线包测试合格后第二铁芯涂上胶水固定或通过
生料带临时固定。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套和摩擦块与拉杆螺接,测试调节时,旋转调节套和摩擦块,不会对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产生磨损;并且根据螺纹的螺距直接计算出调节套和摩擦块旋转的圈数,对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进行准确的移动,无需多次拆装;所以可以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故障率和生产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6]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该动子结构包括拉杆1、调节套2、第一铁芯3、固定套4、第二铁芯5以及摩擦块6,第一铁芯3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2和固定套4焊接后套设在拉杆1的中部,其中调节套2还与拉杆1螺接,第二铁芯5的一端与摩擦块6焊接后套设在拉杆1的一端,其中摩擦块6还与拉杆1的端部螺接。
[0017]上述摩擦块6的端部设有一字槽61。通过设有一字槽61,可以借助一字螺丝刀旋拧摩擦块6,方便摩擦块6的旋转调节。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的调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将第一铁芯3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2和固定套4焊接,焊接后套在拉杆1的中部,并通过调节套2螺接在拉杆1上;
[0020]步骤2、通过调节套2与拉杆1之间螺纹的螺距计算调节套2每旋转一圈时第一铁芯3的移动距离,并将移动距离标记在第一铁芯3上;
[0021]步骤3、测试传感器的第一线包,同时旋转调节套2以移动第一铁芯3,直至测试合格;
[0022]步骤4、将第二铁芯5的一端和摩擦块6焊接,焊接后套在拉杆1的一端,并通过摩擦块6螺接在拉杆1的端部;
[0023]步骤5、通过摩擦块6与拉杆1之间螺纹的螺距计算摩擦块6每旋转一圈时第二铁芯5的移动距离,并将移动距离标记在第二铁芯5上;
[0024]步骤6、测试传感器的第二线包,同时旋转摩擦块6以移动第二铁芯5,直至测试合格;
[0025]步骤7、测试合格后,将固定套4和第二铁芯5相对的一端均焊接在拉杆1上。
[0026]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套2和摩擦块6与拉杆1螺接,测试调节时,旋
转调节套2和摩擦块6,不会对第一铁芯3和第二铁芯5产生磨损;并且根据螺纹的螺距直接计算出调节套2和摩擦块6旋转的圈数,对第一铁芯3和第二铁芯5进行准确的移动,无需多次拆装;所以可以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故障率和生产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良品率。
[0027]上述步骤3中,第一线包测试合格后在调节套2左侧的拉杆1上涂上胶水固定或通过生料带临时固定;步骤6中,第二线包测试合格后第二铁芯5涂上胶水固定或通过生料带临时固定。通过对调节套2和第二铁芯5的临时固定,能够避免在焊接固定前发生旋转移位,进一步的提高传感器的良品率。
[0028]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结构包括拉杆、调节套、第一铁芯、固定套、第二铁芯以及摩擦块,所述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和固定套焊接后套设在拉杆的中部,其中调节套还与拉杆螺接,所述第二铁芯的一端与摩擦块焊接后套设在拉杆的一端,其中摩擦块还与拉杆的端部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的端部设有一字槽。3.一种串联双余度线位移传感器的动子结构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铁芯的两端分别与调节套和固定套焊接,焊接后套在拉杆的中部,并通过调节套螺接在拉杆上;步骤2、通过调节套与拉杆之间螺纹的螺距计算调节套每旋转一圈时第一铁芯的移动距离,并将移动距离标记在第一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育德孔致鹏翁新全许静玲柯银鸿刘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乃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