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03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包括接线铜管以及接线铝柱,接线铜管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接线段以及转接段,铜芯线缆接线段的腔内;转接段内填充有接线铝柱,接线铝柱端部向内开设沉孔,铝芯线缆从所述铝线接线端插入沉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小巧美观,接线铝柱位于接线铜管的内部,能够有效避免铜、铝接触面断裂,可靠性高;此外,两端的铜芯线缆和铝芯线缆都是插入式固定连接,安装方便牢固,且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寿命长。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铜绿线转接金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接线端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两种电位差不同的金属电气过渡,在运行中会产生电化学腐蚀。铜具有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的特性,但是铜的价格较高,使用成本高;而铝的密度比铜小,但是价格便宜、资源丰富,在满足同样载流要求的情况下,铝芯线缆的成本只需要铜芯线缆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减轻产品重量,会用铝芯线缆代替铜芯线缆,例如在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用电缆线为铜芯电缆,由于铜和铝之间直接连接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因此铜芯电缆和铝芯电缆在连接时需要转接器件。
[0003]目前的铜铝转接器件多为一侧铜质连接结构、一侧铝质连接结构,铜质连接结构和铝质连接结构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将铜芯电缆的铜芯连接在铜质连接结构上,将铝芯电缆的铝芯连接在铝质连接结构上,但是由于铜和铝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此结构的铜铝转接结构容易在连接面处断裂,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可靠的铜铝线转接金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铜铝线转接器焊接面处由于铜铝热膨胀系数差异,容易在连接面断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包括接线铜管以及接线铝柱,所述接线铝柱位于所述接线铜管的内部;
[0007]所述接线铜管的两端分别为铜线接线端以及铝线接线端,所述接线铜管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接线段以及转接段,所述接线段与所述铜线接线端相连,铜芯线缆从所述铜线接线端插入所述接线段的腔内;所述转接段内填充有接线铝柱,所述接线铝柱在所述铝线接线端沿轴线向内开设沉孔,铝芯线缆从所述铝线接线端插入所述沉孔的内部。
[0008]优选地,所述接线铜管为一体成型铜管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接线铜管的管壁厚度均匀。
[0010]优选地,所述接线段的内腔直径小于所述转接段的内腔直径。
[0011]优选地,所述接线段与所述转接段的连接处为锥形斜面过渡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接线铝柱的外侧壁与所述转接段的内腔侧壁紧密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铜芯线缆的铜芯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插入并固定在所述接线铜管的接线段内部;所述铝芯线缆的铝芯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插入并固定在所述接线铝柱的沉孔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其有益效果为:将接线铜管包裹在接线铝柱的外部,铜线线缆的铜芯固定在接线铜管的接线段内,铝线线
缆的铝芯固定在接线铝柱的沉孔内,铜线线缆的铜芯只与接线铜管接触,铝线线缆的铝芯只与接线铝柱接触,铜和铝之间的接触面变为整个接线铝柱的外侧面,解决铜和铝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连接面易断裂的问题,具备高可靠性。此外,本技术的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结构小巧简洁,铜线和铝线均采用插入固定的连接方式,操作方便且连接更加紧密牢固,电连接效果优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标号如下:接线铜管1、接线铝柱2、铜芯线缆3、铝芯线缆4、铜线接线端11、铝线接线端12、接线段13、转接段14、沉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包括接线铜管1以及接线铝柱2,接线铝柱2位于接线铜管1的内部;接线铜管1的两端分别为铜线接线端11以及铝线接线端12,接线铜管1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接线段13以及转接段14,接线段13与铜线接线端11相连,铜芯线缆3从铜线接线端11插入接线段13的腔内;转接段14内填充有接线铝柱2,接线铝柱2在铝线接线端12沿轴线向内开设沉孔21,铝芯线缆4从铝线接线端12插入沉孔21的内部。
[0022]目前的铜铝线转接器,连接铜芯线缆3的铜质部分和连接铝芯线缆4的铝质部分之间通常是通过焊接连接面连接,铜质部分、铝质部分以及连接处均暴露在外,在运行中经过多次的冷热循环(通电与断电)后,由于连接处的铝质部分热膨胀系数大于铜质部分的热膨胀系数,在连接面处会产生较大的间隙影响接触,同时增大了接触电阻,接触电阻增大,会进一步引起温度升高,加剧腐蚀氧化,加之焊接面的面积一般较小,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连接处发生断裂。
[0023]本技术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外部是接线铜管1,接线铝柱2位于接线铜管1的内部。使用时将铜芯线缆3的铜芯从铜线接线端11接入,插入接线铜管1的接线段13并固定,铜芯与接线段13的内侧壁直接接触,铜芯线缆3的铜芯一般都有搪锡的保护层;将铝线线缆的铝芯从铝线接线端12接入,插入接线铝柱2的沉孔21内,从而实现铜芯线缆3和铝芯线缆4的
转接。使用此结构的铜铝线转接金具,接线铜管1和接线铝柱2之间的接触面是接线铝柱2的整个外侧面和接线铜管1的转接段14的整个内侧面,铜和铝的接触面积很大且位于整个转接金具的内部,接线铝柱2受热膨胀在接线铜管1的内部进行,与接线铜管1以及铝芯线缆4的铝芯始终紧密结合,不会出现因为铜和铝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接触面断裂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更加安全可靠。
[0024]本技术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在使用时,铜芯线缆3和铝芯线缆4的接线处都是沿轴线的管状,安装时直接将铜芯或者铝芯插入固定即可,安装快速,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芯线断裂的情况,电连接效果稳定优异。
[0025]在一实施例中,接线铜管1为一体成型铜管结构;一体成型的接线铜管1包裹在接线铝柱2的外部,在受到外力时不易断裂。
[0026]在一更优的实施例中,接线铜管1的管壁厚度均匀,进一步保证良好的电连接效果。
[0027]在一更优的实施例中,接线段13的内腔直径小于转接段14的内腔直径,接线段13的内腔直接用于插入并固定铜芯线缆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铜管以及接线铝柱,所述接线铝柱位于所述接线铜管的内部;所述接线铜管的两端分别为铜线接线端以及铝线接线端,所述接线铜管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接线段以及转接段,所述接线段与所述铜线接线端相连,铜芯线缆从所述铜线接线端插入所述接线段的腔内;所述转接段内填充有接线铝柱,所述接线铝柱在所述铝线接线端沿轴线向内开设沉孔,铝芯线缆从所述铝线接线端插入所述沉孔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铜管为一体成型铜管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的铜铝线转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浪
申请(专利权)人:小牛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