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NTRK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52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NTRK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光学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前药或溶剂化物,也涉及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NTRK激酶抑制剂,以及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与NTRK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的用途。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作NTRK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用作NTRK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用于治疗NTRK等激酶介导的疾病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家族属于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参与调节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突触生长与功能维持、记忆的发生发展以及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等。 TRK激酶是一类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其家族由高度同源性的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 (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A,TRKA)、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

relatedkinase B,TRKB)、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C(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C,TRKC)组成,分别有NTRK1、NTRK2和NTRK3基因编码。完整的TRK激酶包括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个部分,和其他的RTKs一样,TRK激酶的胞外区与相应的配体结合之后,形成二聚体,能够引起TRK激酶的胞内区发生自体磷酸化从而激活自身的激酶活性,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TRK激酶通过Ras/MAPK、PI3K/AKT和PLcγ等下游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和凋亡。当NTRKs基因发生融合或突变后,会改变或消除胞外区受体(Greco,A.et.al,Mol.Cell.Biol.1995,15,6118;Oncogene 1998, 16,809),而融合或突变的TRK蛋白在不需要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自身处于高度活化的激酶活性状态,从而能够持续性的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可导致TRK激酶下游信号通路调控失常,诱导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0003]NTRKs基因融合出现在多种成人和儿童实体瘤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头状甲状腺癌、Spitz样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以及各种肉瘤等。在常见的癌症中,如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中,NTRK基因融合的发生率较低,大致为1%
‑ꢀ
3%,但在一些罕见的癌症中,如婴儿纤维肉瘤、乳腺分泌型癌等,NTRK基因融合的发生率可达90%以上。最早的TPM3

TRKA融合蛋白是在结肠癌细胞中发现的。后来在不同的临床肿瘤病人样本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头状甲状腺癌、Spitz样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等中发现了更多类型的NTRK融合蛋白,如CD74

NTRKA、MPRIP
‑ꢀ
NTEKA、QKI

NTRKB、ETV6

NTRKC、BTB1

NTRKC等。
[0004]因此,近年来,NTRK融合蛋白成为了一个有效的抗癌靶点,成为了抗癌药物研发的一个热点。例如WO2010048314、WO2010033941、WO2012116217、WO2011146336 等均公开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TRK激酶抑制剂。
[0005]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TRK激酶的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发现了更多的TRK融合蛋白类型及突变类型(Russo,M.et.al Cancer Discovery,2016,6,36;Drilon,A.et.al,Annalsof Oncology,2016,27,920),所以临床上急需开发活性更好,作用更广泛的新型NTRK 抑制剂,从而解决这些NTRK蛋白融合或突变所引起的肿瘤的治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选择性的NTRK激酶抑制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或前药,
[0008][0009]式中,
[0010]R1选自:选自:
[0011]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2]R
m
、R
n
、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H、卤素、NR
p
R
p'

‑ꢀ
CN、

OH、O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3]或者R
m
和R
n
与其连接的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或氧代基(=O);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4]或者R3和R4与其连接的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或氧代基(=O);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5]R
p
和R
p'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6]或者R3和R
p
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7]或者R3和R
p'
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8]或者R3和R
m
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0019]R8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卤素、NR
p
R
p'


CN、

O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或前药,式中,R1选自:选自: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R
m
、R
n
、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H、卤素、NR
p
R
p'


CN、

OH、O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R
m
和R
n
与其连接的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或氧代基(=O);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R3和R4与其连接的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或氧代基(=O);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R
p
和R
p'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R3和R
p
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R3和R
p'
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R3和R
m
与它们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
R8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卤素、NR
p
R
p'


CN、

OH、O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的两个R8与其连接的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或氧代基(=O);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或者位于相邻两个C原子上的两个R8与其连接的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一个或多个R
r
取代;n为0、1、2或3;m为0、1、2、3、4、5或6;s为1、2或3;R
r
选自:氘、卤素、NR
p
R
p'


CN、

OH、OH、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3

C12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C6

C14芳基、5

14元杂芳基;R'、R”各自独立地选自:H、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或者R'、R”与其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3

8元杂环基,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选自的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氘、卤素、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R选自:H、C1

C6烷基、卤代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

6元杂环基、C6

C10芳基、5

10元杂芳基、(CH2)
s
C6

C10芳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或前药,其特征在于,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苯基、萘基、吡啶酮基、吡啶基、嘧啶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四氢呋喃基、苯并四氢吡喃基、苯并二氧六环基、苯并二氢吡喃、苯并吡嗪;其中,所述取代是指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氘、卤素、NR
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亮洪雷刘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瑶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