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42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终端,是系统的总控制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供下级模块执行;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模块获取控制终端权限;载入模块,用于载入行程信息;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实时发出电信号提供至分析模块;订单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行程订单;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信号传输模块实时发出电信号,参考电信号发出位置,获取数据库中电信号发出位置对应地理坐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用户的活体面容及声纹来确定登录者是否为用户本人,以此来作为用户身份安全的保障,同时其运行行程较为透明,能够实时的对载具的行驶路径进行追踪,确保了乘客的安全。确保了乘客的安全。确保了乘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网约车,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简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0003]同时,这一行业的兴起,也为一些不法份子创造了违法行为的条件,现今网约车乘客遇害事件频频发生,由此可见,如何提高网约车的乘车安全,是现今未完善解决,具有较大缺陷的问题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网约车乘车存在一定程度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第一方面,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终端,是系统的总控制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系统获取控制终端权限;载入模块,用于载入行程信息;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实时发出电信号提供至分析模块;订单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行程订单;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信号传输模块实时发出电信号,参考电信号发出位置,获取数据库中电信号发出位置对应地理坐标;判定模块,用于判断分析模块实时分析出的对应地理坐标距离是否为靠近载入模块中输入的行程目的地的运动;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判定模块延迟判定时间节点;延迟判定模块,用于在设定模块设定的延迟判定时间节点结束后,判断分析模块实时分析出的对应地理坐标距离是否为靠近载入模块中输入的行程目的地的运动;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系统执行订单进展数据,并对数据内容周期制存储;其中,所述延迟判定模块在判定结果为是时跳转至记录模块继续运行,所述延迟判定模块判定结果为否时,触发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用于控制系统搭载设备拨通报警电话。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登录模块有以下子模块组成,包括:
录入模块,用于系统初始化时录入用户的动态面容及声纹;采集模块,用于用户登录模块时及系统初始化时采集用户的动态面容及声纹;比对模块,用于对比采集模块中采集到的请求登录用户的动态面容、声纹与录入模块系统初始化时录入用户的动态面容、声纹相似度。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录入模块录入目标不唯一,所述比对模块中设置有动态面容及声纹相似度验证指标数值,所述比对模块运行时在比对请求登录系统用户动态面容或声纹满足任一条件验证指标数值后通过登录模块登录系统获取控制终端权限。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载入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用户端及客户端建立连接,所述用户端用于实时反馈行程数据至载入模块;所述客户端用于输入行程目的地数据;其中,用户端与客户端均通过登录模块登录系统,从控制终端获取系统操作权限。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订单生成模块由客户端触发生成发出,供用户端接收,所述订单生成模块生成订单关闭条件为用户端与客户端双向确认,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在订单生成模块生成订单于正常状态下关闭结束后进入休眠。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中设置有数据库,用于存储指定范围内地图数据及地图数据对应的地理位置坐标。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模块用于判定模块判定状态为否,所述设定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客户端建立连接,所述设定模块中设定的判定模块延迟判定时间节点由客户端在登录系统后主控设定。
[0012]第二方面,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获取行程目的地位置坐标,生成行程行径规划路线;Step2:使用分析模块实时捕捉载具位置坐标,判断实时捕捉到的载具位置坐标是否处于行程行径规划路线上;Step3:步骤Step2判断结果为否使用判定模块,进一步判断载具位置坐标可行径线路是否可到达行程目的地位置坐标;Step4:步骤Step3判断结果为否,由通讯设备以判断结果作为触发提示乘客,待用户确认状态;Step5:步骤Step3判断结果为是,通过延迟判定模块延迟判定,分析载具距离目的地位置坐标直线距离是否缩短。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5判断结果为否时后置执行步骤Step4;所述步骤Step2与步骤Step5在判断结果为否状态下,在订单结束前,以周期制重复执行步骤Step2与步骤Step5,其中执行周期设定自主设定。
[0014]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用户的活体面容及声纹来确定登录者是否为用户本人,以此来作为用户身份安全的保障,同时其运行行程较为透明,能够实时的对载具的行驶路径进行追踪,确保了乘客的安全。
[0015]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时的对载具行驶的路径进行分析、监测,并加以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能够得到当前行驶是否安全,进而以判断结果来进行警报通讯的触发,能够有效的、及时的制止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的发生,及时出现安全隐患事件,也能够及时的
察觉达到及时止损的目的。
[0016]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其客户端能够通过设定模块自主的设定判定模块的延迟判定时间节点,从而以此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适用性,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控制终端;2、登录模块;21、录入模块;22、采集模块;23、比对模块;3、载入模块;31、用户端;32、客户端;4、信号传输模块;5、订单生成模块;6、分析模块;61、数据库;7、判定模块;71、延迟判定模块;711、警报模块;8、设定模块;9、记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终端1,是系统的总控制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登录模块2,用于用户登录系统获取控制终端1权限;载入模块3,用于载入行程信息;信号传输模块4,用于实时发出电信号提供至分析模块6;订单生成模块5,用于生成行程订单;分析模块6,用于接收信号传输模块4实时发出电信号,参考电信号发出位置,获取数据库61中电信号发出位置对应地理坐标;判定模块7,用于判断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1),是系统的总控制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登录模块(2),用于用户登录系统获取控制终端(1)权限;载入模块(3),用于载入行程信息;信号传输模块(4),用于实时发出电信号提供至分析模块(6);订单生成模块(5),用于生成行程订单;分析模块(6),用于接收信号传输模块(4)实时发出电信号,参考电信号发出位置,获取数据库(61)中电信号发出位置对应地理坐标;判定模块(7),用于判断分析模块(6)实时分析出的对应地理坐标距离是否为靠近载入模块(3)中输入的行程目的地的运动;设定模块(8),用于设定判定模块(7)延迟判定时间节点;延迟判定模块(71),用于在设定模块(8)设定的延迟判定时间节点结束后,判断分析模块(6)实时分析出的对应地理坐标距离是否为靠近载入模块(3)中输入的行程目的地的运动;记录模块(9),用于记录系统执行订单进展数据,并对数据内容周期制存储;其中,所述延迟判定模块(71)在判定结果为是时跳转至记录模块(9)继续运行,所述延迟判定模块(71)判定结果为否时,触发警报模块(711),所述警报模块(711),用于控制系统搭载设备拨通报警电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2)有以下子模块组成,包括:录入模块(21),用于系统初始化时录入用户的动态面容及声纹;采集模块(22),用于用户登录模块时及系统初始化时采集用户的动态面容及声纹;比对模块(23),用于对比采集模块(22)中采集到的请求登录用户的动态面容、声纹与录入模块(21)系统初始化时录入用户的动态面容、声纹相似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入模块(21)录入目标不唯一,所述比对模块(23)中设置有动态面容及声纹相似度验证指标数值,所述比对模块(23)运行时在比对请求登录系统用户动态面容或声纹满足任一条件验证指标数值后通过登录模块(2)登录系统获取控制终端(1)权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入模块(3)通过无线网络与用户端(31)及客户端(32)建立连接,所述用户端(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华赵晶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