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62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涉及轮胎领域,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以及第三带束层,轮胎还包括肩垫胶,所述肩垫胶厚度H范围为6~9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改进肩垫胶的厚度以及调整肩垫胶的形状,同时通过拟合肩垫胶厚度与带束层端点应变能因数关系,推测确立最优的肩垫胶尺寸,一方面能够对第二带束层端点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兼顾优化第一和第三带束层端点的剪切应力,进而延缓带束层端点应变过大而引起的肩部脱空和冠部其他故障。的肩部脱空和冠部其他故障。的肩部脱空和冠部其他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是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对现有技术中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冠部故障轮胎解析,对于3+0
°
带束层结构产品,发现大部分第一、第二带束层端点均已损坏,其中第二带束层端点损坏会直接引起肩部脱空和冠部其他故障,轮胎经过长时间使用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通过优化肩垫胶形状,减小第一、第二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从而延缓因带束层端点损坏引起的肩部故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以及第三带束层,还包括肩垫胶,所述肩垫胶厚度H优选范围为6~9mm。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肩垫胶上端点沿轮胎轴向与第一带束层之间的距离L范围为25~35mm。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改进肩垫胶的厚度,以便调整材料分布,减小第二层带束层端点的剪应变能,同时兼顾优化第一和第三带束层端点的剪切应力,进而确定最优肩垫胶厚度范围,进而延缓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过大而引起的肩部脱空和冠部其他故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轮胎胎肩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0009]图2为一种轮胎的肩垫胶厚度调整对第二带束层形状影响的示意图;/>[0010]图3为一种轮胎的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与肩垫胶厚度影响的分析示意图;
[0011]图中:1

轮胎本体、2

第一带束层、3

第二带束层、4

第三带束层、5

肩垫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包括肩垫胶和依次叠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以及第三带束层,所述肩垫胶厚度优选范围H为6~9mm,所述肩垫胶上端点沿轮胎轴向与第一带束层之间的距离L范围为:25~35mm。
[0014]所述肩垫胶厚度的优选范围为6.5~7.5mm,所述肩垫胶厚度可以为但不仅限于6mm、6.5mm、7mm、7.5mm、8mm、8.5mm、9mm。
[0015]如图1~2所示,为改变肩垫胶厚度对第二带束层形状影响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随着肩垫胶厚度的逐渐增加,第二带束层端点位置由下榻

平直

上翘,从而第二带束层端点应力发生变化。
[0016]本技术以12.00R20规格为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模拟在气压1300kPa,负荷6000kg的工况下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垫胶厚度对应的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拟合肩垫胶厚度与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因数关系,推测确立最优的肩垫胶尺寸,减小带束层端点受力,从而延缓因带束层端点损坏引起的肩部故障。
[0017]下表中指数值越大,剪切应力越小,代表性能越好。
[0018][0019][0020]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以及如图3所示的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指数随肩垫胶厚度变化的图示能够得出:
[0021]1、随着垫胶厚度的增加,第一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的端点剪切应力指数逐渐增加,第二带束层的端点剪剪切应力指数先是增大到达峰值后逐步减小。
[0022]2、如图3所示,考虑第二带束层端点应变是引起肩部脱空或冠部其他故障的主要因素,所以以第二带束层受力为主要因素,同时兼顾第一、第三带束层端点剪切剪切应力,可确定肩垫胶优选厚度范围为6mm~9mm。
[0023]为保证带束层平顺,减小蠕动产生的剪应变和生热,所述肩垫胶上端点沿轮胎轴向上与第一带束层之间的距离L范围为:25~35mm。
[0024]本技术结构新颖,运行稳定,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改进肩垫胶的厚度以及调整肩垫胶的形状,同时通过拟合肩垫胶厚度与带束层端点剪切应力因数关系,推测确立最优的肩垫胶尺寸,一方面能够对第二带束层端点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兼顾优化第一和第三带束层端点的剪切应力,进而延缓带束层端点应变过大而引起的肩部故障。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垫胶优化的全钢轮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以及第三带束层,其特征在于,轮胎还包括肩垫胶,所述肩垫胶厚度H范围为6~9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培孙菊馨程万胜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