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51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管道通孔,进气管道的一端穿过一个管道通孔与加热管道的一端连通设置,出气管道的一端穿过另一个管道通孔与加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旁路管道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道连通设置,旁路管道的出气端口与出气管道连通设置;出气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远传表、压力远传表及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氨气管道改造装置,通过对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在冬季外部温度过低时提高到达用户的氨气的温度,从而提高催化效率,减少氨气和蒸汽消耗,达到保证脱硝系统稳定运行目的。达到保证脱硝系统稳定运行目的。达到保证脱硝系统稳定运行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硝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IGCC脱硝系统由反应器、还原剂组成;反应器布置在余热锅炉内部,由喷氨格栅、催化剂模块1、2及实时监测装置组成;还原剂采用氨气,氨气引自临港燃机氨站,氨气温度通过氨站的蒸汽加热装置控制在40℃到50℃,通过氨气管道输送到IGCC脱硝系统。因输送管道过长,中途没有加热装置和伴热,由于用户使用氨气的温度需要保持在常温温度下,在冬季的时候气温降低,导致到达用户的氨气的温度降低,使催化效率降低,同时也增加氨气和蒸汽消耗量,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减少氨气和蒸汽消耗的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包括进气管道、余热锅炉烟囱、出气管道、加热管道、旁路管道、温度远传表、压力远传表及流量计;其中,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管道通孔,所述进气管道与氨站的出口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管道通孔进入所述余热锅炉烟囱内部与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管道固定的设置于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内部,所述出气管道靠近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管道通孔进入所述余热锅炉烟囱内部与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进气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气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旁路管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进气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远离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侧连通设置,所述旁路管道的出气端口与所述出气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阀门远离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侧连通设置;所述出气管道上远离所述旁路管道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温度远传表,所述出气管道上位于所述温度远传表的一侧设置有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分支管道上远离所述第三阀门的一端固定的设置有压力远传表;所述出气管道上位于所述分支管道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流量计。
[0005]优选的,所述加热管道包括U型管道,两个相邻的所述U型管之间通过弯管连接,所述弯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两个相邻的所述U型管之间,所述U型管道与所述弯管之间连通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旁路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四阀门。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技术的氨气管道改造装置,通过对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在冬季外部温度过低时提高到达用户的氨气的温度,从而提高催化效率,减少氨气和蒸汽消耗,达
到保证脱硝系统稳定运行目的。
[0009](2)本技术的氨气管道改造装置,设置有旁路管道,可以在非冬季气候,室外温度较高且传输至用户的氨气温度可达到要求时,可通过旁路管道进行氨气的传输;另外在加热管道发生故障时,可利用旁路管道作为应急传输管道传输氨气,保证氨气不断供,从而保证脱硝系统的稳定运行。
[0010]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
[0015]1、进气管道;2、第一阀门;3、余热锅炉烟囱;4、U型管道;5、弯管;6、出气管道;7、第二阀门;8、旁路管道;9、温度远传表;10、分支管道;11、第三阀门;12、压力远传表;13、流量计;14、第四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8]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包括进气管道1、余热锅炉烟囱2、出气管道3、加热管道、旁路管道8、温度远传表9、压力远传表12及流量计13;其中,余热锅炉烟囱3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管道通孔,进气管道1与氨站的出口管道连通设置,进气管道1靠近余热锅炉烟囱3的一端穿过一个管道通孔进入余热锅炉烟囱3内部与加热管道的一端连通设置,加热管道固定的设置于余热锅炉烟囱3的内部,出气管道6靠近余热锅炉烟囱3的一端穿过另一个管道通孔进入余热锅炉烟囱3内部与加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进气管道1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一阀门2,出气管道6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二阀门7,旁路管道8的进气端口与进气管道1上位于第一阀门2远离余热锅炉烟囱3的一侧连通设置,旁路管道8的出气端口与出气管道6上位于第二阀门7远离余热锅炉烟囱3的一侧连通设置,在室外环境的温度可以达到常温温度时氨气传输管道通过旁路管道8进行传输,同时也可以在位于余热锅炉烟囱3内部的加热管道出现故障时,通过旁路管道8进行传输氨气,保证脱硝系统工作的稳定运行;出气管道6上远离旁路管道8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检测管道内部氨气温度的温度远传表9,出气管道6上位于温度远传表9的一侧设置有分支管道10,分支管道10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三阀门11,分支管道10上远离第三
阀门11的一端固定的设置有检测管道内部氨气压力的压力远传表12,第三阀门11起到隔离保护压力远传表12的作用;出气管道6上位于分支管道10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用于监测管道内部氨气流量的流量计13。
[001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加热管道包括U型管道4,两个相邻的U型管4之间通过弯管5连接,弯管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两个相邻的U型管4之间,U型管道4与弯管5之间连通设置。
[002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旁路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四阀门14。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冬季气候时,室外温度降低,从氨站通过蒸汽加热装置加热过的氨气,由于较长管道的运输,传输至用户的氨气不能保证在常温温度下时,开启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7,关闭第四阀门14,通过将余热锅炉烟囱3内部的加热管道对氨气进行复热后经出气管道6输出,通过温度远传表9及压力远传表12对管道内部的氨气的温度及压力进行监测,同时出气管道6上还设置有流量计13,可以对管道内部的氨气流量进行监测,另外在旁路管道8可在加热管道发生故障时,作为应急氨气传输管道,保证脱硝系统工作的稳定运行;当非冬季气候,室外温度较高时,传输至用户的氨气温度可达到常温温度,关闭第一阀门2及第二阀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道、余热锅炉烟囱、出气管道、加热管道、旁路管道、温度远传表、压力远传表及流量计;其中,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组相对的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管道通孔,所述进气管道与氨站的出口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气管道靠近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管道通孔进入所述余热锅炉烟囱内部与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管道固定的设置于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内部,所述出气管道靠近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管道通孔进入所述余热锅炉烟囱内部与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进气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气管道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旁路管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进气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一阀门远离所述余热锅炉烟囱的一侧连通设置,所述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王嘉伟许冬亮贾东升王广永祁海鹏艾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