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38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包括沿所述智能生产线的下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压坯单元、坯体干燥单元、施釉单元、釉线干燥单元、烧成单元、抛光单元、储坯单元和打包单元;还包括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识别系统,且所述控制系统分别电联接于所述检测系统和所述识别系统,所述检测系统设置于相邻的两单元之间,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陶瓷砖的性能参数,所述识别系统设置于相邻的两单元之间,所述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识别码。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有利于提升陶瓷砖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解决因人为操作因素而造成的陶瓷砖产品的质量下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砖产品的质量下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砖产品的质量下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砖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0003]现有的陶瓷砖生产过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陶瓷生产周期长,从压制至最终成品要经2

3小时,且数量大,砖坯的缺陷难于精确追溯至每个工序的生产流程时间,从而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向判断与决策;且因生产成本及能耗指标要求,大多数陶瓷生产线的抛光线是错峰运行(运行8至16小时/天),而压机至窑炉工序是24小时连续生产,当分级工序检测出产品缺陷要靠人工反推至压机成型、施釉、烧成等工序,不能及时地找出缺陷原因,且造成追溯时间不精确;(2)陶瓷生产线目前使用的设备都需要人工干预,无法实现全自动智能化生产,人为操作因素也影响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另外,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产品数据未能及时采集和分析,从而用于指导生产;(3)陶瓷砖的生坯强度低,在生产线上易破损造成生产线堵塞,影响生产线的运行连续性,目前解决方法是人工巡查,发现有破损砖就停线后移出破损砖再重新开线,大大影响了陶瓷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有利于提升陶瓷砖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解决因人为操作因素而造成的陶瓷砖产品的质量下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包括沿所述智能生产线的下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压坯单元、坯体干燥单元、施釉单元、釉线干燥单元、烧成单元、抛光单元、储坯单元和打包单元;
[0007]所述压坯单元包括坯体压制子单元和第一识别码压制子单元,所述坯体压制子单元用于将陶瓷砖坯压制成型,所述第一识别码压制子单元用于在陶瓷砖坯表面压制第一识别码;
[0008]所述施釉单元包括图案装饰子单元和第二识别码打印子单元,所述图案装饰子单元用于对陶瓷砖坯表面进行图案装饰,所述第二识别码打印子单元用于在图案装饰后的陶瓷砖坯表面打印第二识别码;
[0009]还包括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识别系统,且所述控制系统分别电联接于所述检测系统和所述识别系统,所述检测系统设置于相邻的两单元之间,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陶瓷砖的性能参数,所述识别系统设置于相邻的两单元之间,所述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所述第
一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识别码。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分别电联接于所述压坯单元、坯体干燥单元、施釉单元、釉线干燥单元、烧成单元和抛光单元。
[0011]优选的,所述坯体干燥单元为多层干燥器,所述多层干燥器设置有多个层叠的干燥层;
[0012]所述压坯单元和所述坯体干燥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装置,且所述控制系统电联接于所述第一转运装置,所述第一转运装置用于将陶瓷砖坯分流至所述多层干燥器中对应的干燥层。
[0013]优选的,所述施釉单元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施釉单元并列设置;
[0014]所述坯体干燥单元和所述施釉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运装置,且所述控制系统电联接于所述第二转运装置,所述第二转运装置用于将陶瓷砖坯分流至对应的所述施釉单元。
[0015]优选的,所述施釉单元包括施釉装置和喷墨印花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6]优选的,所述施釉装置为高压雾化喷釉柜,且所述高压雾化喷釉柜的喷釉压力≥20kg/cm2。
[0017]优选的,所述釉线干燥单元为红外干燥器。
[0018]优选的,所述烧成单元为双层窑炉;
[0019]所述釉线干燥单元和所述烧成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窑前砖坯缓存装置,所述窑前砖坯缓存装置用于对干燥后的陶瓷砖进行暂时存放;
[0020]所述烧成单元和所述抛光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窑尾砖坯缓存装置,所述窑尾砖坯缓存装置用于对烧成后的陶瓷砖进行暂时存放。
[0021]优选的,所述抛光单元包括修边装置、抛光装置、超洁亮装置和打蜡装置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2]优选的,所述储坯单元为多层储坯器,所述多层储坯器设置有多个层叠的储坯层;
[0023]所述抛光单元和所述储坯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运装置,且所述控制系统电联接于所述第三转运装置,所述第三转运装置用于将抛光后的陶瓷砖分流至所述多层储坯器中对应的储坯层。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5]1、第一识别码压制子单元用于在陶瓷砖坯表面压制第一识别码,第一识别码作为每片陶瓷砖坯的和“身份证”,可以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工艺参数,承载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信息,当陶瓷砖坯产生缺陷时,可以通过第一识别码进行精确追溯,及时找出缺陷原因,从而调整生产。第二识别码打印子单元用于在图案装饰后的陶瓷砖坯表面打印第二识别码,有利于进一步确保陶瓷砖的生产过程被完全记录。
[0026]2、利用检测系统采集陶瓷砖的尺寸、厚度、致密度、破损情况等性能参数,并将采集到的陶瓷砖性能参数输送至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当控制系统发现砖坯异常时,可以向技术人员反馈异常信号,令技术人员对生产线各单元进行调整,避免对下一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造成物料浪费。同时配合识别系统对第一识别码和第二识别码进行识别,有利于通过识别码记录砖坯的生产时间、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工艺参数等,从而对陶瓷砖的生产过程进
行完全掌握,便于根据相关信息控制生产。
[0027]3、智能生产线结合智能化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识别设备,根据实时反馈数据分析调整各工序设备和工艺参数运行至最优,达到生产线的利润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压坯单元1、坯体干燥单元2、施釉单元3、釉线干燥单元4、烧成单元5、窑前砖坯缓存装置51、窑尾砖坯缓存装置52、抛光单元6、储坯单元7、打包单元8、第一转运装置91、第二转运装置92、第三转运装置9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智能生产线的下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压坯单元、坯体干燥单元、施釉单元、釉线干燥单元、烧成单元、抛光单元、储坯单元和打包单元;所述压坯单元包括坯体压制子单元和第一识别码压制子单元,所述坯体压制子单元用于将陶瓷砖坯压制成型,所述第一识别码压制子单元用于在陶瓷砖坯表面压制第一识别码;所述施釉单元包括图案装饰子单元和第二识别码打印子单元,所述图案装饰子单元用于对陶瓷砖坯表面进行图案装饰,所述第二识别码打印子单元用于在图案装饰后的陶瓷砖坯表面打印第二识别码;还包括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识别系统,且所述控制系统分别电联接于所述检测系统和所述识别系统,所述检测系统设置于相邻的两单元之间,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陶瓷砖的性能参数,所述识别系统设置于相邻的两单元之间,所述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识别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分别电联接于所述压坯单元、坯体干燥单元、施釉单元、釉线干燥单元、烧成单元和抛光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干燥单元为多层干燥器,所述多层干燥器设置有多个层叠的干燥层;所述压坯单元和所述坯体干燥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运装置,且所述控制系统电联接于所述第一转运装置,所述第一转运装置用于将陶瓷砖坯分流至所述多层干燥器中对应的干燥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陶瓷砖生产的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釉单元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施釉单元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庭黄让春王正旺马兆利田俊曾权谢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