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99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所述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包括,加工箱,所加工箱内壁的左侧分别转动能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与所述加工箱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的外部,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通过在加工箱内部设置的可移动的熨烫头,使得面料在烘干的同时,通过熨烫头对面料的表面进行反复的熨烫,使得面料表面平整没有褶皱,进一步的方便了面料在下一步的剪裁工作,不仅使得面料看起来美观,还间接的提升了面料的品质。还间接的提升了面料的品质。还间接的提升了面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烘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 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0003]通常布料在经过印染、水洗等步骤后,需要用到相对应的烘干设备将面料进行烘干,一般来说,烘干机是通过装置自身产生的热气对面料进行烘烤,使得面料上的水分被蒸发,从而达到烘干的效果。
[0004]目前,在现有的相关技术方案中,当布料完成印染、水洗等加工流程后,需要将面料进行烘干,现有的部分印染设备在对面料进行烘干时,通常是将面料置于传送装置上,并且传送装置上设置有烘干设备,但由此存在面料运输烘干时,如若操作人员未将面料铺平整,进而可能导致面料在烘干结束后褶皱较多,相对来说不太美观,从而不仅影响面料裁剪,还间接的影响了面料的品质。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解决了面料烘干时不便于熨烫的问题。/>[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包括,加工箱,所加工箱内壁的左侧分别转动能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与所述加工箱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的外部,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熨烫机,所述熨烫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工的熨烫头。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的右侧,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侧与所述加工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加工箱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工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板,所述烘干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工的烘干槽。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烘干
机,所述烘干机的顶部连通有烘干管,所述烘干管的顶部贯穿于所述烘干板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烘干板的内部,所述烘干管与所述烘干板相连通。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工箱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动力托辊和辅助托辊,所述动力托辊的背面通过马达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马达。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动力托辊和所述辅助托辊上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通过在加工箱内部设置的可移动的熨烫头,使得面料在烘干的同时,通过熨烫头对面料的表面进行反复的熨烫,使得面料表面平整没有褶皱,进一步的方便了面料在下一步的剪裁工作,不仅使得面料看起来美观,还间接的提升了面料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烘干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动力托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加工箱;2、第一丝杆;3、第二丝杆;4、移动块;5、熨烫机;6、熨烫头;7、电机;8、第一皮带轮;9、固定座;10、进料口;11、出料口;12、底座;13、烘干板;14、烘干槽;15、方形槽;16、烘干机;17、烘干管;18、动力托辊,19、辅助托辊;20、马达;21、第二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烘干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包括,加工箱1,所加工箱1内壁的左侧分别转动能连接有第一丝杆2和第二丝杆3,所述第二丝杆3的右端与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1的外部,所述第一丝杆2和所述第二丝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熨烫机5,所述熨烫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工的熨烫头6;
[0024]通过在第一丝杆2与第二丝杆3上设置的移动块4使得,移动块4更加稳定,进一步避免移动块4在运作时发生晃动;
[0025]熨烫机5为现有技术,只需配合熨烫头6实现熨烫功能即可;
[0026]熨烫头6的底部为材料为金属材质,更加便于导热。
[0027]所述第一丝杆2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1的
右侧,所述第一丝杆2通过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第一丝杆2和第二丝杆3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
[0028]第一皮带轮8为消耗配件,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更换。
[0029]所述电机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左侧与所述加工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1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10,所述加工箱1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111。
[0030]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板13,所述烘干板13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工的烘干槽14。
[0031]所述底座12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15,所述方形槽15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烘干机16,所述烘干机的顶部连通有烘干管17,所述烘干管17的顶部贯穿于所述烘干板13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烘干板13的内部,所述烘干管17与所述烘干板13相连通。
[0032]本技术提供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3]第一步:首先将面料从进料口10穿过熨烫头6和烘干板13之间,然后再将面料从出料口111拉出,并且通过外部的收卷装置将面料进行收卷;
[0034]第二步:电机7和熨烫机5启动后,使得第一丝杆2开始转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一丝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包括,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加工箱(1)内壁的左侧分别转动能连接有第一丝杆(2)和第二丝杆(3),所述第二丝杆(3)的右端与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1)的外部,所述第一丝杆(2)和所述第二丝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熨烫机(5),所述熨烫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工的熨烫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2)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加工箱(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所述加工箱(1)的右侧,所述第一丝杆(2)通过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第一丝杆(2)和第二丝杆(3)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左侧与所述加工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1)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驹王兴强沈林黎运林冯钰龙冯钰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越甲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