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0001]
: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0003]
技术介绍
:
[0004]铜棒浇筑成型后,需要对铜棒表面的毛刺进行去除,现有的去除方式是,将铜棒先伸入去毛刺模具,然后将铜棒从去毛刺模具内拔出,即可实现去毛刺。现有的铜棒从毛刺模具拔出结构普遍为链条式拔爪结构,其行程大,占据的空间大,因此只能适用于1米以上的铜棒,针对一米以下的铜棒毛刺作业去除,若利用为链条式拔爪结构去除,则链条式拔爪结构的空载行程多,造成装置机械能的浪费,浪费成本,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0008]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对1米以下的铜棒进行拉拔去毛刺,包括机座、转臂、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动臂、固定座、夹爪和驱动板,所述转臂转动连接在机座上,固定座滑动连接在转臂,第一气缸驱动固定座在转臂上滑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对1米以下的铜棒进行拉拔去毛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转臂(2)、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滑动臂(4)、固定座(5)、夹爪(6)和驱动板(7),所述转臂(2)转动连接在机座(1)上,固定座(5)滑动连接在转臂(2),第一气缸(31)驱动固定座(5)在转臂(2)上滑动,滑动臂(4)滑动连接在固定座(5)上,第二气缸(32)驱动滑动臂(4)在固定座(5)上滑动,滑动臂(4)的滑动方向与固定座(5)的滑动方向相垂直,夹爪(6)固定在滑动臂(4)的末端,在夹爪(6)上铰接有两个夹臂(61),在两夹臂(61)之间支撑有弹簧(62),所述弹簧(62)将两夹臂(61)撑开,在每个夹臂(61)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滚轮(63);两块驱动板(7)相互平行布置,且两驱动板(7)之间形成压紧槽(70),每块驱动板(7)的两侧末端均向外折弯并形成导向边(71),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束浩然,王英,周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