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94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吸盘机构、驱动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吸盘机构与连杆机构前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连杆机构下部,所述滑动机构位于驱动机构上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支架、第一连杆销、第二连杆销、短连杆和连杆支撑,所述连杆支撑与连杆支架通过第一连杆销铰接,所述短连杆有两个,所述短连杆分别通过第二连杆销与连杆支架两端铰接,所述连杆支架侧面设置设置有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第三销孔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驱动机构和滑动机构为连杆机构的运动提供动力,连杆机构带动吸盘机构将卡扣安装的手机后盖拆除,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运行。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运行。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机拆解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将封闭的手机打开,手机打开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打开手机后盖和打开手机屏幕。其中,安卓类的手机普遍采用打开手机后盖的方式拆解,苹果类手机采用打开屏幕的方式拆解。手机后盖的安装工艺通常有卡扣连接和胶粘连接,对于胶粘连接的手机后盖通过加热后能比较容易的拆解后盖,而对于卡扣连接的后盖还未有拆解装置。
[0003]专利ZL202010192313.7专利技术了一种通讯智能手机后壳拆卸回收装置,该装置通过热风管对手机后壳与手机胶接处吹送热风和后壳划开装置实现了胶接工艺的智能手机后盖的拆卸。
[0004]专利ZL201910286079.1专利技术了一种机械手自动拆解手机后盖装置,该装置通过加热端机械手对手机后盖加热和上拉,通过拆解端机械手将硬塑料拆解片插入并沿手机后盖窄边进行切割,实现了粘胶后盖手机的拆卸。
[0005]专利ZL201911304647.2专利技术了一种多推杆式流水线拆解手机后盖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多个拆解收集机构,通过加热组件对手机后盖加热,吸盘机械手对手机后盖进行吸附和上拉,切割刀插入手机将手机后盖与手机分离。该装置仅适用于单一型号的粘胶后盖手机的后盖拆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吸盘机构、驱动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吸盘机构与连杆机构前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连杆机构下部,所述滑动机构位于驱动机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支架、第一连杆销、第二连杆销、短连杆和连杆支撑,所述连杆支撑与连杆支架通过第二连杆销铰接,所述短连杆有两个,所述短连杆分别通过第二连杆销与连杆支架两端铰接,所述连杆支架侧面设置设置有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第三销孔和安装孔,所述连杆支架中间区域设置有矩形通槽,所述连杆支架端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连杆支撑为阶梯型结构,所述连杆支撑上部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杆支撑上部表面设置有第一沉头孔,所述连杆支撑中部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杆支撑中部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矩形凹槽下部阶梯面有第二沉头孔,所述矩形凹槽下部表面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杆销分别穿过第二销孔和通孔将连杆支撑与连杆支架铰接。
[0010]优选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第三连杆销、吸盘连接块和吸盘组件,所述吸盘连接块上下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盘组件部分区域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吸盘连接块侧面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杆销分别穿过第一销孔和吸盘连接块将连杆支架与吸盘连接块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第一丝杆座、丝杆、丝杆滑块、第二丝杆座、第一安装块和安装架,所述电机与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依次穿过第二丝杆座、丝杆滑块、第一丝杆座与电机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与第一丝杆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两侧与连杆支撑侧面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滑块、第四连杆销、垫板和连接板,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连杆支撑的矩形凹槽内,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垫板下表面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垫板上表面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杆销安装在连接板侧面,并与短连杆铰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驱动机构和滑动机构为连杆机构的运动提供动力,连杆机构带动吸盘机构将卡扣安装的手机后盖拆除。
[0015]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运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连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连杆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连杆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吸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的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如图1

7所示,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包括连杆机构1、吸盘机构2、驱动机构3和滑动机构4,吸盘机构2与连杆机构1前端铰接,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于连杆机构1下部,滑动机构4位于驱动机构3上方。
[0025]连杆机构1包括连杆支架11、第一连杆销12、第二连杆销13、短连杆 14和连杆支撑15,连杆支撑15与连杆支架11通过第二连杆销13铰接,短连杆14有两个,短连杆14分别通过第二连杆销13与连杆支架11两端铰接,连杆支架11侧面设置设置有第一销孔111、第二销孔112、第三销孔114和安装孔113,连杆支架11中间区域设置有矩形通槽116,连杆支架11端部设置有U型槽115,连杆支撑15为阶梯型结构,连杆支撑15上部侧面设置有通孔151,连杆支撑15上部表面设置有第一沉头孔152,连杆支撑15中部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54,连杆支撑15中部设置有矩形凹槽157,矩形凹槽157 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53,矩形凹槽157下部阶
梯面有第二沉头孔155,矩形凹槽157下部表面有第一通孔156,第一连杆销12分别穿过第二销孔112和通孔151将连杆支撑15与连杆支架11铰接。
[0026]吸盘机构2包括第三连杆销21、吸盘连接块22和吸盘组件23,吸盘连接块22上下设置有第二通孔221,吸盘组件23部分区域穿过第二通孔221,吸盘连接块22侧面设置有第三通孔222,第三通孔222两侧设置有螺纹孔223,第三连杆销21分别穿过第一销孔111和吸盘连接块22将连杆支架11与吸盘连接块22铰接。
[0027]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电机座32、第一丝杆座33、丝杆34、丝杆滑块35、第二丝杆座36、第一安装块37和安装架38,电机31与电机座32固定连接,丝杆34依次穿过第二丝杆座36、丝杆滑块35、第一丝杆座33与电机31连接,丝杆滑块35可在丝杆34上前后移动,第一安装块37一端与第二丝杆座3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杆支撑15固定连接,安装架38上表面与第一丝杆座33固定连接,安装架38两侧与连杆支撑15侧面固定连接。
[0028]滑动机构4包括滑轨41、滑块42、第四连杆销43、垫板44和连接板45,滑轨41固定连接在连杆支撑15的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包括连杆机构(1)、吸盘机构(2)、驱动机构(3)和滑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机构(2)与连杆机构(1)前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于连杆机构(1)下部,所述滑动机构(4)位于驱动机构(3)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后盖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包括连杆支架(11)、第一连杆销(12)、第二连杆销(13)、短连杆(14)和连杆支撑(15),所述连杆支撑(15)与连杆支架(11)通过第二连杆销(13)铰接,所述短连杆(14)有两个,所述短连杆(14)分别通过第二连杆销(13)与连杆支架(11)两端铰接,所述连杆支架(11)侧面设置设置有第一销孔(111)、第二销孔(112)、第三销孔(114)和安装孔(113),所述连杆支架(11)中间区域设置有矩形通槽(116),所述连杆支架(11)端部设置有U型槽(115),所述连杆支撑(15)为阶梯型结构,所述连杆支撑(15)上部侧面设置有通孔(151),所述连杆支撑(15)上部表面设置有第一沉头孔(152),所述连杆支撑(15)中部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54),所述连杆支撑(15)中部设置有矩形凹槽(157),所述矩形凹槽(157)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53),所述矩形凹槽(157)下部阶梯面有第二沉头孔(155),所述矩形凹槽(157)下部表面有第一通孔(156),所述第一连杆销(12)分别穿过第二销孔(112)和通孔(151)将连杆支撑(15)与连杆支架(1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丹妮章志强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明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