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层参数随机反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地震勘探与开发
,特别地涉及一种储层参数随机反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储层参数是储层预测、描述和评价的基础。通常从储层的岩性、形态、物性和含油气性四大方面对储层进行表征。储层岩性是用来描述储层构成成分的要素,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岩层的储集性能和储层特征。储层形态是对储层的几何形态进行描述的重要参数,常用的描述参数主要有储层的分布范围、储层顶界面构造形态、储层厚度等。描述储层物性参数主要是孔隙度和渗透率。储层含油气性描述主要包括储层是否含有流体、储层含流体的类型和含油气饱和度。
[0003]基于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又包括:地震属性法和地震反演法。地震属性法首先计算或者提取目的层地震数据的振幅、相位、频率、波形、相干等多种属性,然后建立这些储层参数之间的关系,来预测储集岩层的分布范围、储层特征等。而地震反演法则首先利用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获得储层波阻抗,或者纵、横波速度、密度、泊松比等弹性参数,同时利用测井标定地震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层参数随机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的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地震数据包括地震构造解释结果;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子波,并进行井震标定,以建立井震时深关系;在所述地震构造解释结果的约束下,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储层参数模型;其中,所述初始储层参数模型包括若干采样点;基于预设扰动条件,对所述初始储层参数模型进行逐点随机扰动,得到若干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根据所述地震子波,对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进行叠前正演,得到与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计算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与观测地震数据的互相关值,并从所有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中选取其对应的所述互相关值最大的储层参数模型作为储层参数反演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数据包括若干测井的纵波速度曲线和横波速度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个测井的纵波速度曲线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得到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纵波速度曲线;根据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纵波速度曲线,以及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横波速度曲线;根据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纵波速度曲线和横波速度曲线,得到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弹性参数曲线和储层参数曲线;根据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弹性参数曲线和储层参数曲线,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计算出所述目标储层中各矿物成分的弹性参数曲线;根据所述目标储层中各矿物成分的弹性参数曲线,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震子波,对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进行叠前正演,得到与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反射系数的计算式,计算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中各个采样点处各个入射角度的反射系数;将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中各个采样点处各个入射角度的反射系数与对应的地震子
波进行合成,以得到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中各个采样点处各个入射角度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系数的计算式为基于弹性波阻抗的反射系数的计算式;所述反射系数的计算式为:其中,R(θ)为入射角为θ时的反射系数,i为层位序号,EI
i
(θ)为第i地层在入射角为θ时的弹性波阻抗,k=(V
S
/V
P
)2,V
S
为第i地层的横波速度,V
P
为第i地层的纵波速度,ρ为第i地层的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系数的计算式为基于AVO的反射系数的计算式;所述反射系数的计算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百红,郑四连,许自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