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驱动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少齿差齿轮传动是普通行星齿轮传动的一种改进,由一对齿数相差很小的内啮合齿轮组通过偏心的方式实现结合,相比于普通的行星齿轮传动,此种形式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传动平稳,噪音小,传动力矩大的特点,可以实现大的传动比,输入、输出轴可以在同一条轴线上,也可以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0003]变速箱的作用是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传动比的变换,以适应不同路况下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要求;相比于电动车,燃油车的扭矩变化范围小,不能适应多种工况的需求,因此变速箱多应用于燃油车,但是现有的载重汽车上的变速箱大多在车身上与发动机连接,并通过一系列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车轮,导致车轮动力响应速度慢、中间过程耗能较多,且在大角度爬坡和平稳行驶的工况下经济性较差。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应用于车辆轮毂里的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13),所述电动机(13)用于为轮毂(20)提供动力,所述电动机(13)传动连接有传动轴(12);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电机(21),所述换挡电机(2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24),两所述转轴(24)均与所述换挡电机(2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24)上固接有若干卡盘(25);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与所述传动轴(12)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一制动器(3);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与所述传动轴(12)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二制动器(2),且所述第二制动器(2)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部与所述传动轴(12)连接的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连接的第三制动器(1),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轮毂(20)连接,且所述第二制动器(2)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蜗杆(23),所述转轴(24)的端部固接有蜗轮(22),所述蜗轮(22)与所述蜗杆(23)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太阳轮(11)、第一行星架(8)、第一行星齿轮(7)、第四行星齿轮(15)和第一齿圈(5),所述第一齿圈(5)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盘(25)相适配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太阳轮(11)与所述传动轴(12)连接,所述第四行星齿轮(15)与所述第一太阳轮(11)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7)与所述第一齿圈(5)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7)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15)通过所述第一行星架(8)与所述第一制动器(3)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2)与所述第一齿圈(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太阳轮(10)、第二行星架(9)、第二行星齿轮(6)、第三行星齿轮(14)和第二齿圈(4),所述第二齿圈(4)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盘(25)相适配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太阳轮(10)与所述传动轴(12)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14)与所述第二太阳轮(10)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与所述第二齿圈(4)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14)均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架(9)与所述第二制动器(2)连接,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齿圈(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挡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偏心行星齿轮(17)、齿轮套盘(19)、第三行星架(18)和第三齿圈(16),所述第三齿圈(16)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盘(25)相适配的第三槽口;所述第三齿圈(16)、所述齿轮套盘(19)和所述传动轴(12)均与所述偏心行星齿轮(17)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