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06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混纺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本体由30~40%的二醋酯纤维和60~70%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制成。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纤维预处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创新工艺,成功的解决了二醋酯纤维可纺性差这一难题,采用该二醋酯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生产的面料色泽柔和靓丽、手感柔软、透气性和悬垂性优异,干燥快,无静电吸附,非常适用于制作中高档女装等产品。作中高档女装等产品。作中高档女装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二醋酸纤维是一种非常易得的人造再生纤维,成本低,其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近年来,国内外醋酸纤维纺织品消费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但是二醋酸纤维的干强和湿强都很低,比粘胶更低,脆而易断,纺纱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成纱质量高、减少静电和纤维损伤等特点的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包括混纺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本体由30~40%的二醋酯纤维和60~70%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制成。
[000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中,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取材于可再生的木浆,为莱赛尔再生纤维素或莫代尔再生纤维素。
[000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中,所述二醋酯纤维的长度39.7mm,线密度1.39dtex,单纤强力1.8cN,卷曲数9.5个/25mm,卷曲率9.7%,含油率0.81%,回潮率4.3%,体积比电阻4.5
×
1011Ω
·
cm。
[000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中,包括以下步骤:
[0009](1)纤维预处理:通过对油剂与水的比例进行调整,将水的比例下降30%,将自动加湿装置的速度调高,出水量调小,提高纤维的加湿均匀度;
[0010](2)开清棉:开清棉工序采用纤维预处理工艺和柔性开松工艺;
[0011](3)梳棉:梳棉工序采用柔性梳理工艺,在保证梳理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生条短绒增长率,在梳棉机成网处加装防静电棉网托持器,减小棉网张力,防止棉网产生破洞和意外牵伸,保证成网成条顺利;
[0012](4)并条:采用种子条工艺改善纤维可纺性和提高混纺比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减小强力不匀,提高最低强力;改变原有单一盘混或条混混纺工艺,将采用二醋酯纤维与一半再生纤维素纤维盘混经开清棉、梳棉工序制成种子条,再按混纺比与纯再生纤维素纤维生条经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制成所需混纺比的熟条;该种子条混纺工艺可解决醋酸纤维单独成条可纺性差的问题,同时又避免了单一盘混混和均匀性不够的问题,使得两种纤维在纱线中最大程度均匀分布;
[0013](5)粗纱:纱线加工过程中,并粗工序需要生产一定数量用于周转的备用棉条,在待用过程中会挥发掉部分纤维预处理时加入的抗静电剂和水分;在备用棉条条桶上口套装
热缩膜袋进行临时密封处理,操作简便,可有效防止抗静电剂和水分挥发,减少后道加工过程中的静电产生;
[0014](6)细纱:在导纱洋元上套装陶瓷导纱环,材质为耐磨陶瓷,数量为每根粗纱1个。陶瓷导纱环表面光滑耐磨,不会刮毛粗纱,可减少毛羽、棉结等纱疵产生;陶瓷导纱环的内径比导纱洋元直径大1.2mm,导纱环圆形表面中部呈弧形内凹,确保粗纱行进时处于导纱环中间位置,导纱环可跟随粗纱转动,有效减小粗纱行进中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意外牵伸的产生,弥补二醋酸纤维低强力对纱线质量的不良影响;在细纱机前钳口出条处加装须条分隔装置,使须条分隔再加捻,增强成纱的股线结构,使纱线的强力和耐磨性都得以提高;
[0015](7)络筒:采用智能纺纱生产线,全流程自动生产、运输、打包。
[00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工艺,成功的解决了二醋酯纤维可纺性差这一难题,采用该二醋酯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生产的面料色泽柔和靓丽、手感柔软、透气性和悬垂性优异,干燥快,无静电吸附,非常适用于制作中高档女装等产品。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粗纱导纱环示意图。
[0020]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细纱须条分隔装置示意图1。
[0021]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细纱须条分隔装置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具体包括:
[0024]混纺纱本体,所述混纺纱本体由30~40%的二醋酯纤维和60~70%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制成。
[002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取材于可再生的木浆,为莱赛尔再生纤维素或莫代尔再生纤维素。
[002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醋酯纤维的长度39.7mm,线密度1.39dtex,单纤强力1.8cN,卷曲数9.5个/25mm,卷曲率9.7%,含油率0.81%,回潮率4.3%,体积比电阻4.5
×
1011Ω
·
cm;二醋酯纤维取材于可再生的木浆或棉绒浆。使用的溶剂丙酮无毒,基本无有机挥发物产生,20℃条件下其蒸汽压力为181mmHg,属绿色溶剂。且丙酮的回收率达
到99%。溶剂单耗控制在100~120kg/t产品。纤维纵向表面形态光滑,较为均一,有明显的沟槽,使其横向光为漫反射,纵向光亦为漫反射。折射率较低,为1.48,可呈现出珍珠般柔和的光泽;截面形态呈苜蓿叶形,周边较为光滑,少有浅的锯齿,无皮芯结构。
[002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28](1)纤维预处理:通过对油剂与水的比例进行调整,将水的比例下降30%,将自动加湿装置的速度调高,出水量调小,提高纤维的加湿均匀度;
[0029](2)开清棉:开清棉工序采用纤维预处理工艺和柔性开松工艺;
[0030](3)梳棉:梳棉工序采用柔性梳理和棉网托持成条工艺,保证梳理质量,减少短绒产生,使成网成条顺利。
[0031]梳棉工序采用柔性梳理工艺,在保证梳理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生条短绒增长率。在梳棉机成网处加装防静电棉网托持器,减小棉网张力,防止棉网产生破洞和意外牵伸,保证成网成条顺利;
[0032](4)并条:采用种子条工艺改善纤维可纺性和提高混纺比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包括混纺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本体由30~40%的二醋酯纤维和60~70%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取材于可再生的木浆,为莱赛尔再生纤维素或莫代尔再生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醋酯纤维的长度39.7mm,线密度1.39dtex,单纤强力1.8cN,卷曲数9.5个/25mm,卷曲率9.7%,含油率0.81%,回潮率4.3%,体积比电阻4.5
×
10
11Ω
·
cm。4.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醋酸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纤维预处理:通过对油剂与水的比例进行调整,将水的比例下降30%,将自动加湿装置的速度调高,出水量调小,提高纤维的加湿均匀度;(2)开清棉:开清棉工序采用纤维预处理工艺和柔性开松工艺;(3)梳棉:梳棉工序采用柔性梳理工艺,在保证梳理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生条短绒增长率,在梳棉机成网处加装防静电棉网托持器,减小棉网张力,防止棉网产生破洞和意外牵伸,保证成网成条顺利;(4)并条:采用种子条工艺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吉艮赵瑞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二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