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331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整体呈转杯纱结构,由超细纤维和短纤维组成,超细纤维和短纤维之间通过机械缠结抱合以及热粘合作用进行复合;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2.0%,断裂强度为13.0~30.0cN/tex,断裂强度变异系数≤8%,双面弯曲循环次数为4000次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将熔喷法纺制的超细纤维均匀地复合在转杯纱中,超细纤维不易脱落,该复合纱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好,且该复合纱的机械性能强,后续可加工性高;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由于复合了超细纤维,可用于制备过滤性能和保暖性能较优的纺织品,故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故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故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愈发在市场上受欢迎。其中,超细纤维纱因其纱线结构蓬松,孔隙多而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暖、吸附、吸声及过滤等功能性效果,从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利用超细纤维纺纱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超细纤维形成化纤束后经纺纱工艺制成超细纤维纱,但超细纤维化纤束基本是由超细纤维网形成,故化纤束中超细纤维取向度差,使得制备的超细纤维纱机械强力也较差;二是将超细纤维与化纤长丝通过机械缠结的方式复合或将超细纤维包覆在化纤长丝和纱线表面,但该法制得的超细纤维复合纱中超细纤维分布不匀且多会附着在纱线表面,影响超细纤维纱的功能效果,同时因超细纤维本身较弱的机械性能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极易脱落,故该法纺制的超细纤维复合纱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较差,影响后续纺织品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均匀、结构稳定且有较强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的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整体呈转杯纱结构,由超细纤维和短纤维组成,超细纤维和短纤维之间通过由加捻产生的机械缠结抱合以及由于超细纤维余温产生的热粘合作用进行复合;
[0006]所述超细纤维的直径为1~5μm;所述短纤维的线密度为1.0~5.0dtex,长度为10~50mm。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细度为10~100tex,捻度为50~150捻/10cm。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中超细纤维的质量含量为0.1~20.0wt%。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所述超细纤维是由熔喷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所述熔喷纺丝的原料为聚丙烯、聚酯、聚酰胺、聚乳酸、聚三氟氯乙烯或聚酰胺酯。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所述短纤维为棉、亚麻、粘胶、涤纶或腈纶。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是由所述超细纤维和所述短纤维在转杯纺纱器的转杯内混合凝聚随后加捻成纱制得。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中超细纤维和短纤维复合均匀,该复合纱条干均匀度好,其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2.0%(测试方法参见《纺织材料实验技术》第十章第三节),且该复合纱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强,纱线结构稳定,其断裂强度为13.0~30.0cN/tex,断裂强度变异系数≤8%(测试方法参见《纺织材料实验技术》第十二章第二节),同时该复合纱的耐久性好,其双面弯曲循环次数(测试方法参见《纺织材料学》第十二章第四节)为4000次以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是通过将熔喷纺丝技术和转杯纺技术结合实现的。熔喷纺丝箱的纺丝部件嵌入到转杯纺纱器中,从而熔喷纺丝制备的超细纤维可直接与由输纤通道输送的短纤维在转杯的凝聚槽混合,并在转杯高速旋转作用下加捻成纱。由于超细纤维是同短纤维在凝聚槽不断的混合后加捻成纱的,故超细纤维会随机均匀地分布在转杯纱体中,且由于加捻作用以及转杯纺气流成纱的特点,形成的转杯复合纱不易解捻,超细纤维不易脱落,转杯复合纱的结构稳定性好,后续可加工性强。同时,由于转杯复合纱中短纤维间、短纤维同超细纤维之间因加捻产生的机械缠结抱合作用以及超细纤维之间和超细纤维同短纤维之间的热粘合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转杯复合纱的机械性能强。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转杯复合纱中仅包含短纤维和超细纤维,从而转杯复合纱中的孔隙较多,纱体的比表面积大,纱体结构蓬松,使得该转杯复合纱在后续使用中的功能效果更好。
[0017]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是通过将熔喷法纺制的超细纤维均匀地复合在转杯纱中,超细纤维不易脱落,该复合纱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好,且该复合纱的机械性能强,后续可加工性高。
[0019](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由于复合了超细纤维,可用于制备过滤性能和保暖性能较优的纺织品,故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0020](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中的超细纤维种类可随熔喷纺丝的高聚物原料变化,故所制备的复合纱具有多样性,从而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002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通过将熔喷纺丝箱同转杯纺纱器结合即可实现,其生产流程短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轮廓;
[0023]图2为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制备装置的截面示意图(正对输纤通道出口方向);
[0025]图4为输纤通道示意图;
[0026]图5为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制备装置的截面示意图(正对熔喷纺丝箱方向)。
[0027]其中,1

超细纤维;2

短纤维;3

转杯;4

转杯纺纱器盖;5输纤通道;6

假捻盘;7

引纱管;8

凝聚槽;9

螺杆挤压机;10

计量泵;11

熔喷模头;12

喷丝孔;13

热风室;14


风管;15

冷风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采用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制备装置进行制备。
[0031]如图2~5所示,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制备装置包括熔喷纺丝箱和转杯纺纱器,熔喷纺丝箱用于纺制超细纤维,转杯纺纱器用于将超细纤维与短纤维凝聚混合并加捻成纱;熔喷纺丝箱包括螺杆挤压机9、计量泵10、带喷丝孔12的熔喷模头11以及两个用于热牵伸的热风室13和热风管14;喷丝孔12的截面为圆形,喷丝孔孔径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其特征在于: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整体呈转杯纱结构,由超细纤维和短纤维组成,超细纤维和短纤维之间通过机械缠结抱合以及热粘合作用进行复合;所述超细纤维的直径为1~5μm;所述短纤维的线密度为1.0~5.0dtex,长度为10~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的细度为10~100tex,捻度为50~150捻/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中超细纤维的质量含量为0.1~20.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短纤转杯复合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是由熔喷纺丝方法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倩倩汪军曾泳春张玉泽肖岚龚以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