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具有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两种多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75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两个具有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这两个同时具有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多肽为:多肽ARMNV、多肽FDPSL;其能用于制备醒酒产品。能用于制备醒酒产品。能用于制备醒酒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具有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两种多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涉及两个具有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酒在我国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但饮酒过量或者是经常饮酒则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大量的酒精摄入能刺激食道与胃粘膜,导致胃肠疾病,阻碍肝功能代谢,导致肝病变等。过量的酒精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还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感觉神经麻痹、小脑功能障碍及视神经障碍等。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氧化代谢,酒精进入肝脏通过乙醇脱氢酶脱掉乙醇两个氢原子,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乙醛进一步通过乙醛脱氧酶氧化为乙酸,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增加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氧酶活性,从而加快肝脏中乙醇的氧化代谢对于醒酒具有重要作用。
[0003]目前,市场上很多解酒产品大多是化学制品,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生物活性肽是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是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具有抑制、激活、促进和修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生物活性肽通常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Da的多肽或寡肽,具有低粘度、溶解性好、活性高、易消化、易吸收,低抗原性、安全无毒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近几年有研究也发现大豆肽、玉米肽等多肽可激活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具有醒酒的作用。目前已从玉米肽中鉴定得到具有促进乙醇代谢作用的多肽QLLPE,从香菇肽中鉴定得到具有乙醇脱氢酶激活活性的多肽IPLH、IPIVLL。
[0004]202110781160.4的专利技术《具有醒酒功能的多肽SCGH及其用途》,从香菇蛋白酶解液中鉴定出多肽SCGH,多肽SCGH在3.0mg/mL时的乙醇脱氢酶激活率为76.8%,乙醛脱氢酶激活率为43.8%。获得更多的同时具有较高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多肽,是本行业所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同时具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的两种多肽以及用途。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同时具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的以下两种多肽:
[0007]多肽ARMNV,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Ala

Arg

Met

Asn

Val。
[0008]多肽FDPSL,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Phe

Asp

Pro

Ser

Leu。
[0009]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多肽的用途:制备醒酒产品。
[0010]多肽ARMNV、多肽FDPSL均是从香菇蛋白酶解液中鉴定获得;实际中,可由多肽合成公司通过化学合成制备而得。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种多肽均具有较强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作用,且具有
安全无毒副作用、易于吸收等优点,可用于醒酒食品中。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乙醇脱氢酶激活活性的检测方法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的检测方法,均参照202110781160.4的专利技术《具有醒酒功能的多肽SCGH及其用途》。
[0012]现有的醒酒多肽SCGH,在3.0mg/mL时乙醇脱氢酶激活率为76.8%,乙醛脱氢酶激活率为43.8%;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相对较低。在相同的检测方法下,本专利技术的多肽ARMNV和FDPSL的乙醛脱氢酶激活率在2.0mg/mL时分别达到46.8%和40.3%。即2.0mg/mL的ARMNV和FDPSL与3mg/mL的SCGH的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相当。乙醇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但乙醛是一种高活性具有毒性的物质,需要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消除(卿笃信,国外医学
·
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23(3):310

313)),因此乙醛脱氢酶活性高低对于解酒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具有更好的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因此解酒效果更优。
[0013]本专利技术的多肽,服用方式为口服,用量可参照现有的醒酒肽。可制备成具有醒酒作用的片剂、或者制成具有醒酒功能的饮料。
[0014]综上,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具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且该活性未见报道,活性效应与剂量具有相关性,属于新的具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功能肽,该肽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为不同温度处理下多肽ARMNV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激活率对比图;
[0017]图2为不同温度处理下多肽FDPSL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激活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述活性检测方法,均参照专利技术专利202110781160.4。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0]实施例1

1、多肽ARMNV在2.0mg/mL的浓度下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
[0021]检测方法:将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此多肽ARMNV,进行活性检测。此时多肽ARMNV浓度为2.0mg/mL。
[0022]结果:多肽ARMNV在2.0mg/mL时的乙醇脱氢酶激活率为42.6%,乙醛脱氢酶激活率为46.8%。
[0023]实施例1

2、多肽ARMNV在1.0mg/mL的浓度下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
[0024]检测方法:将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此多肽ARMNV,进行活性检测。此时多肽ARMNV浓度为1.0mg/mL。
[0025]结果:多肽ARMNV在1.0mg/mL时的乙醇脱氢酶激活率为23.1%,乙醛脱氢酶激活率为24.9%。
[0026]实验1、稳定性:
[0027]将2mg/mL多肽ARMNV溶液于80℃和100℃放置30min后,再进行活性检测,测得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率如图1,显示在高温处理下,该活性肽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率略有下降,相对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28]实施例2

1、多肽FDPSL在2.0mg/mL的浓度下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
[0029]检测方法:将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此多肽FDPSL,进行活性检测。此时多肽FDPSL浓度为2.0mg/mL。
[0030]结果:多肽FDPSL在2.0mg/mL时的乙醇脱氢酶激活率为48.5%,乙醛脱氢酶激活率为40.3%。
[0031]实施例2

2、多肽FDPSL在1.0mg/mL的浓度下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活活性:
[0032]检测方法:将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此多肽FDPSL,进行活性检测。此时多肽FDPSL浓度为1.0mg/mL。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时具有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多肽,其特征是为以下任一:多肽ARMNV,其氨基酸序列为:Ala

Arg

Met

Asn

V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王伟李雪王君虹孙素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