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733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多肽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所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包括氨基酸序列为DRGYPPVMF和/或SGGGGGGGLGSGGSIRSSY的多肽。上述两种多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且具有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氢醌、曲酸和熊果苷等有效酪氨酸酶抑制剂可能存在毒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充分利用马氏珠母贝肉等废弃物,又能制得天然安全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为化妆品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肽,具有优异的经济价值。具有优异的经济价值。具有优异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肽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白皙是女性所追求的美的重要标准之一,具有美白功能的化妆品近年来成为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人类皮肤的实际颜色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黑色素是分布最广的色素之一,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黑色素可以通过吸收紫外线和去除活性氧(ROS)来保护人类皮肤免受紫外线(UV)的伤害。然而,黑色素的过度产生会威胁皮肤健康,包括黄褐斑、老年斑和光化学损伤的产生。酪氨酸酶(多酚氧化酶)是参与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可通过单酚酶和双酚酶的作用将L

酪氨酸氧化为L

多巴,并继续将L

多巴氧化为多酚醌。醌的进一步氧化和聚合最终导致黑色素的形成。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抑制黑色素的合成。目前,氢醌、曲酸和熊果苷被认为是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但这些成分可能会引起许多毒副作用。因此,开发无有害副作用的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如生物活性肽)吸引了临床和化妆品领域的广泛研究。
[0003]海洋生物已被报道为生物活性肽的理想来源。马氏体马氏珠母贝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海洋养殖贝类,蛋白质含量高。然而,采摘珍珠后的马氏珠母贝肉大部分只能作为饲料使用或者丢弃,导致贝类利用率不高。另外,至今没有从马氏珠母贝肉酶解液中提取酪氨酸酶抑制肽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方法制得的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且具有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所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包括氨基酸序列为DRGYPPVMF和/或SGGGGGGGLGSGGSIRSSY的多肽。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贝肉的酶解:称取贝肉,向其中加入蒸馏水,进行匀浆,匀浆后调节pH,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离心取上清,即得酶解液;
[0009](2)酶解液的纯化:酶解液通过超滤膜进行超滤分离,取超滤分离液中酪氨酸酶抑制率最高的组分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再次收集酪氨酸酶抑制率最高的组分,即得多肽混合物;
[0010](3)多肽的鉴定、筛选及合成:利用RPLC

MS对步骤(2)所得的多肽混合物进行鉴定,选择置信度高于45分的多肽与酪氨酸酶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对接能最低的多肽,再将
筛选出的多肽经固相合成法进行合成,得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
[0011]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贝肉与所述蒸馏水的料水比为1g:4mL,所述贝肉加入蒸馏水后还需在100℃维持2min再进行匀浆操作。
[0012]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蛋白酶包括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所述pH调节为8

10,加酶量为5000U/g匀浆液,所述酶解时间为4

5h。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离心取上清之前需进行灭酶操作,调pH至中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的条件为10000rpm离心15min。
[0015]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超滤膜的分子截留量分别为3kDa和5kDa。
[0016]进一步地,糖凝胶柱包括Suphadex G

15凝胶柱,所述分离纯化条件是上样浓度为10mg/mL,流速为1.0mL/min,在280nm处进行分离纯化。
[0017]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酪氨酸酶是将酪氨酸酶去除水分子、添加极性氢原子操作处理后得到的,所述分子对接是利用HPEPDOCK网页进行对接。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在制备抑制酪氨酸酶产品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对马氏珠母贝源多肽酶解的工艺进行优化,比较分析了八种不同的蛋白酶的贝肉酶解液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八种蛋白酶分别具有不同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多肽得率,其中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所得的酶解液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最高,且多肽得率较高,由此可知,蛋白酶种类选择,对获得酪氨酸酶抑制肽起关键因素。
[0021]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且具有较高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氢醌、曲酸和熊果苷等有效酪氨酸酶抑制剂可能存在毒副作用的技术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既能充分利用马氏珠母贝肉等废弃物,又能制得天然安全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为化妆品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肽,具有优异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实施例1中不同蛋白酶酶解液的酪氨酸酶抑制率和肽得率结果;
[0024]图2为实施例1中分离纯化过程中样品经过Suphadex G

15凝胶柱的洗脱曲线图;
[0025]图3为实施例1中分离纯化中洗脱液不同组分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统计图;
[0026]图4为实施例1中鉴定和分子对接过程中筛选得到的多肽与酪氨酸酶对接的LigPlot+图,其中(a)为W1多肽,(b)为W2多肽;
[0027]图5为不同浓度W1、W2多肽对小鼠B16

F10黑色素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其中A为W1多肽,B为W2多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29]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30]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包括氨基酸序列为DRGYPPVMF和/或SGGGGGGGLGSGGSIRSSY的多肽。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贝肉的酶解:称取贝肉,向其中加入蒸馏水,进行匀浆,匀浆后调节pH,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结束后离心取上清,即得酶解液;(2)酶解液的纯化:酶解液通过超滤膜进行超滤分离,取超滤分离液中酪氨酸酶抑制率最高的组分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再次收集酪氨酸酶抑制率最高的组分,即得多肽混合物;(3)多肽的鉴定、筛选及合成:利用RPLC

MS对步骤(2)所得的多肽混合物进行鉴定,选择置信度高于45分的多肽与酪氨酸酶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对接能最低的多肽,再将筛选出的多肽经固相合成法进行合成,得到多功能马氏珠母贝源美白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贝肉与所述蒸馏水的料水比为1g:4mL,所述贝肉加入蒸馏水后还需在100℃维持2min再进行匀浆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波蒋萍樱子刘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