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74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其是用行星减速器内的润滑油与电机的外壳接触在外壳表面流动,使润滑油通过电机的外壳吸收定子、转子的热量,从而实现电机降温。如上方法,是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将转子所在的电机的前段置于支撑座空腔内,将支撑座空腔后端内壁与外壳的外周之间密封,将电机输出轴与外壳上轴孔的内壁之间密封,作业时,使减速器空腔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其优点是:电机负载突然增大时能够有效控制电机升温;显著缩短二合一电驱动总成的总体长度,减小二合一电驱动总成所需的安装空间。电驱动总成所需的安装空间。电驱动总成所需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电驱动总成中对电机的冷却,具体涉及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属于工程机械驱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二合一电驱动总成是电机与行星减速器的结合体。
[0003]传统二合一电驱动总成是将电机安装在行星减速器的一端,电机机身外露,机壳外周具有散热结构,也就是电机在空气中自然散热。电机在空气中自然散热的效果除了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外,也受负载大小的影响,尤其是负载突然加大时,电机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虽然这种短时间内迅速升温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对电机的不利影响很大,一是会不同程度引起转子退磁,长期反复高温会导致功率下降。二是会加速线圈绝缘材料的老化,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这一问题,业内尝试用减速器内的润滑油对电机转子进行降温,具体做法是在转子轴内开设直通流道或往返流道,使润滑油通过转子轴时带走转子上的部分热量。但是,由于转子轴轴径小,开设的流道孔径小,润滑油能够带走的热量有限,在负载突然加大引起电机短时间内迅速升温时所起的降温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负载突然加大时,有效抑制电机升温的问题。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是用行星减速器内的润滑油与电机的外壳接触在外壳表面流动,使润滑油通过电机的外壳吸收定子、转子的热量,从而实现电机降温。
[0007]进一步地:如上方法,是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将定子所在的电机的前段置于支撑座空腔内,将支撑座空腔后端内壁与外壳的外周之间密封,将电机输出轴与外壳上轴孔的内壁之间密封,作业时,使减速器空腔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是将支撑座空腔扩张至内径大于电机的外壳直径,使置于支撑座空腔内的电机的外壳与支撑座空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0009]进一步地:所述使行星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是在支撑座空腔顶部开设与减速器空腔相通的入油流道,在支撑座空腔底部开设与减速器空腔相通的出油流道,使减速器空腔的润滑油经入油流道进入支撑座空腔,再从支撑座空腔经出油流道流回减速器空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使减速器空腔的润滑油经入油流道进入支撑座空腔,是利用工作时减速器壳体转动将减速器空腔下部的润滑油翻转到减速器空腔顶部后,在重力作用下流
入入油流道。
[0011]使润滑油与电机的外壳接触并在外壳表面流动有以下三种优选方式:方式一:是将经入油流道进入支撑座空腔的润滑油,以在电机上部的外壳表面向下流动,在电机下部浸没外壳表面的方式吸收电机的热量。
[0012]方式二:是将经入油流道进入支撑座空腔的润滑油以在电机的外壳表面向下流动的方式吸收电机的热量。
[0013]方式三:是将经入油流道进入支撑座空腔的润滑油,以将电机外壳表面全部浸没的方式吸收电机的热量。
[0014]进一步地:如上方法,是在电机的外壳顶面轴向设置总油槽,在电机的外壳外周面周向设置若干分油槽。
[0015]进一步地:如上方法,所述使支撑座空腔后端内壁与电机外周之间密封,是在支撑座空腔后端内壁与电机外周之间加设密封圈;所述使电机输出轴与外壳上轴孔的内壁之间密封,是在电机输出轴与外壳上轴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油封。
[0016]有益效果:1、电机负载突然增大时能够有效控制电机升温。
[0017]2、显著缩短二合一电驱动总成的总体长度,减小二合一电驱动总成所需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所述二合一电驱动总成剖视示意图,所述支撑座空腔因电机前段占据,故本图未能完全示出支撑座空腔;图2为所述电机外壳立体示意图;图3为所述传统二合一电驱动总成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电机;11、外壳;111、总油槽;112、分油槽;2、行星减速器;21、减速器壳体;211、减速器空腔;22、支撑座;221、支撑座空腔;3、入油流道;4、出油流道;5、密封圈;6、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二合一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1和行星减速器2,行星减速器2包括支撑座22、具有内齿圈的减速器壳体21。减速器壳体21内为减速器空腔211,减速器空腔211内具有太阳轮、行星轮等减速器构。减速器空腔211下部有一定深度的润滑油,润滑油能够随减速器壳体21转动而在减速器空腔211内翻转散落,同时,润滑油还能随太阳轮、行星轮的高速转动而在减速器空腔211内形成飞溅润滑油。
[0021]上述支撑座22内有一个支撑座空腔221,该空腔是固有的,其长度是由减速器壳体21端部内壁与支撑座22端部外周的套接深度决定的。支撑座空腔221除了有电机1与行星减速器2之间的连接轴外,其余部分空置。
[0022]如图1、2所示,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是用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与电机1的外壳11接触并在外壳11表面流动,使润滑油通过电机的外
壳11吸收定子、转子的热量,从而实现电机1降温。
[0023]这里要说明的是,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由于齿轮间的不停摩擦产生热量而具有一定的温度,有时甚至温度还略高于电机1表面的温度。但在电机负载突然加大时,电机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到远高于行星减速器2内润滑油的温度。在此种情形下,当润滑油接触电机的外壳11并在外壳11表面流动时,能够大量吸收电机1产生的热量,从而起到使电机1降温的效果。
[0024]由于电机负载突然加大的情形不是连续发生,且每次发生后持续的时间都很短,也不会导致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被过度加热而使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过度升温。
[0025]如上所述方法,是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221,将定子所在的电机1的前段置于支撑座空腔221内,将支撑座空腔221后端内壁与外壳11的外周之间密封,将电机1输出轴与外壳11上轴孔的内壁之间密封,使减速器空腔211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221,在支撑座空腔221内与电机1的外壳11接触并在外壳11表面流动。这样,还有效利用了闲置的支撑座空腔221,使得整个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长度缩短20%左右,大大节约了驱动总成所需的安装空间。
[0026]所述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221,是将支撑座空腔221扩张至内径大于电机的外壳11直径,使置于支撑座空腔221内的电机的外壳11与支撑座空腔221的内壁之间有间隙,使进入支撑座空腔221的润滑油能够在外壳11与支撑座空腔22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流动。
[0027]所述使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221,是在支撑座空腔221顶部开设与减速器空腔211相通的入油流道3,在支撑座空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与电机(1)的外壳(11)接触并在外壳(11)表面流动,使润滑油通过电机的外壳(11)吸收定子、转子的热量,从而实现电机(1)降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221),将定子所在的电机(1)的前段置于支撑座空腔(221)内,将支撑座空腔(221)后端内壁与外壳(11)的外周之间密封,将电机(1)输出轴与外壳(11)上轴孔的内壁之间密封,作业时,使减速器空腔(211)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2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二合一电驱动总成闲置的支撑座空腔(221),是将支撑座空腔(221)扩张至内径大于电机的外壳(11)直径,使置于支撑座空腔(221)内的电机的外壳(11)与支撑座空腔(221)的内壁之间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行星减速器(2)内的润滑油流经支撑座空腔(221),是在支撑座空腔(221)顶部开设与减速器空腔(211)相通的入油流道(3),在支撑座空腔(221)底部开设与减速器空腔(211)相通的出油流道(4),使减速器空腔(211)的润滑油经入油流道(3)进入支撑座空腔(221),再从支撑座空腔(221)经出油流道(4)流回减速器空腔(2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中用润滑油对电机实施冷却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雪成刘平肖志高陈勇智潘宁静蔡央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