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69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梭阀结构包括阀体,其内开设P1口、P2口以及A口,所述A口位于所述P1口和所述P2口之间;压力调整组件,其部分内嵌于所述阀体且沿着所述阀体,所述压力调整组件一端开孔形成流通腔,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在所述阀体内部运动,以控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的连通或截止;梭阀球,其位于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相交叉处的交叉空间内,所述梭阀球沿着所述交叉空间运动,以堵住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或者堵住所述P2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梭阀结构只能输出高压,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梭阀结构一般应用于测试台的液压系统与液压泵之间,梭阀是一种压力选择阀,它相当于两个单向阀,能实现通过比较两路液体介质的压力大小来选择压力大的一路与出液口相通。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梭阀结构只能输出高压,对试验中需要对低压进行测试时无法手动操作输出低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梭阀结构只能输出高压,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梭阀结构,包括阀体,其内开设P1口、P2口以及A口,所述A口位于所述P1口和所述P2口之间;
[0007]压力调整组件,其部分内嵌于所述阀体且沿着所述阀体,所述压力调整组件一端开孔形成流通腔,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在所述阀体内部运动,以控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的连通或截止;
[0008]梭阀球,其位于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相交叉处的交叉空间内,所述梭阀球沿着所述交叉空间运动,以堵住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或者堵住所述P2口。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梭阀结构,在A口正常输出高压压力时,在P1口和P2口进入的液压油的压力差驱动梭阀球在交叉空间内运动,并使梭阀球堵住压力较低的进油口,A口流出高压的液压油;而需要在A口输出低压压力时,若P1口进入的液压油的压力比P2口进入的液压油的压力大,此时水平方向移动压力调整组件并使流通腔与P1口不连通,梭阀球堵住P1口,A口流出P2口低压的液压油;若P2口进入的液压油的压力比P1口进入的液压油的压力大,此时移动压力调整组件,使压力调整组件推动梭阀球在交叉空间内移动,并使梭阀球堵住P2口,A口流出P1口低压的液压油;综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梭阀结构,能够单独输出高压压力的同时,还可移动压力调整组件单独输出低压压力,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梭阀结构只能输出高压,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
[001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梭阀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调整杆和第二压力调整杆;部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阀体,部分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开设若干个第一进口,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的一端开孔形成所述流通腔,若干个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流通腔恒保持连通状态。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整组件还包括阀套,部分所述阀套内嵌于
所述阀体,部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阀套且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所述阀套上开设若干个第二进口,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P1口恒保持连通状态,所述阀套上开设若干个第三进口,且若干个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A口保持连通状态,若干个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交叉空间恒保持连通状态。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直至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通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直至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相截止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相截止。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套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密封圈,以密封所述阀套与所述阀体之间的缝隙。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的内端部为球窝座,所述球窝座与所述梭阀球相匹配,所述球窝座。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部开槽构成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通过螺纹配合。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套内部开槽构成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通过螺纹配合。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1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均与所述阀套相连通,且所述交叉空间为部分所述第二活动腔。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梭阀结构的操作方法,用于对上述所述的梭阀结构进行操作,包括以下方法:
[0020](1)A口正常输出高压时,移动第一压力调整杆至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连通,流通腔与P1口处于连通状态,当P1>P2,梭阀球受力运动堵住P2口,A口输出P1口压力,当P1<P2,梭阀球受力运动堵住P1口,A口输出P2口压力;
[0021](2)A口输出低压时,当P1>P2,移动第一压力调整杆至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截止,流通腔与P1口处于截止状态,A口输出P2口压力;
[0022](3)A口输出低压时,当P2>P1,移动第一压力调整杆至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连通,流通腔与P1口处于连通状态,且水平移动第二压力调整杆顶住梭阀球对P2口进行密封,A口输出P1口压力。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梭阀结构的操作方法与上述梭阀结构具有相同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5]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梭阀结构的主剖视图;
[0026]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压力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压力调整杆的俯视图;
[0028]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如下:
[0030]1为阀体,11为P1口,12为P2口,13为A口;
[0031]2为第一压力调整杆,21为第一进口,22为第一活动腔;
[0032]3为第二压力调整杆,31为流通腔,32为球窝座;
[0033]4为阀套,41为第二进口,42为第三进口,43为第二活动腔,44为交叉空间,45为密封圈;
[0034]5为梭阀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6]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内开设P1口、P2口以及A口,所述A口位于所述P1口和所述P2口之间;压力调整组件,其部分内嵌于所述阀体,所述压力调整组件一端开孔形成流通腔,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在所述阀体内部运动,以控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的连通或截止;梭阀球,其位于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相交叉处的交叉空间内,所述梭阀球在所述交叉空间内运动,以堵住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或者堵住所述P2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调整杆和第二压力调整杆;部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阀体,部分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开设若干个第一进口,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的一端开孔形成所述流通腔,若干个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流通腔恒保持连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组件还包括阀套,部分所述阀套内嵌于所述阀体,部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阀套且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所述阀套上开设若干个第二进口,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P1口恒保持连通状态,所述阀套上开设若干个第三进口,且若干个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A口保持连通状态,若干个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交叉空间恒保持连通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直至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通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直至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相截止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相截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得榕马彪秦绪鑫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