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电缆竖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48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电缆竖井。该电缆竖井包括竖井本体,竖井本体的内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与综合管廊的电舱连通的电舱室,电舱室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口,电舱室的内部设有多个支撑平台和爬梯,多个支撑平台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将电舱室的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腔室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捆绑电缆的绑线架,每个支撑平台沿竖直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通风的通气通道,支撑平台的横截面积小于电舱室的横截面积;爬梯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电舱室的内壁上,爬梯靠近支撑平台设置,爬梯的底部支撑在电舱室的底部,爬梯的顶部向上伸出处于顶部的支撑平台。爬梯的顶部向上伸出处于顶部的支撑平台。爬梯的顶部向上伸出处于顶部的支撑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电缆竖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电缆竖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给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排水等重要管线的通道。综合管廊是地下工程,各项功能均应满足建筑使用规范要求,包括通风、消防、供电、检修等功能。综合管廊电力舱内的电缆需从竖井引出,在穿越竖井敷设过程中,同时要求保证人行通道距离,并满足电力部分运检要求。为了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传统的电缆竖井空间较大,但在一些占地面积受限的场景,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或利用已有竖井结构,增设新的电力竖井平台时,标准图集中示例较难满足要求,需要新的设计技术进行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电缆竖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电缆竖井,所述电缆竖井包括竖井本体,所述竖井本体的内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与综合管廊的电舱连通的电舱室,所述电舱室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电舱室的内部设有:
[0005]多个支撑平台,多个所述支撑平台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电舱室的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所述腔室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捆绑电缆的绑线架,每个所述支撑平台沿竖直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通风的通气通道,所述支撑平台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电舱室的横截面积;
[0006]爬梯,所述爬梯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电舱室的内壁上,所述爬梯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所述爬梯的底部支撑在所述电舱室的底部,所述爬梯的顶部向上伸出处于顶部的所述支撑平台。
[0007]可选地,所述电舱室包括第一舱室和与所述第一舱室的一侧连通的第二舱室,所述第一舱室与所述第二舱室相垂直,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内,所述爬梯设置在所述第二舱室的内壁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位置处。
[0008]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二舱室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护栏,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爬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口。
[0009]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外周设有第二护栏。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为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杆件之间形成所述通气通道。
[0011]可选地,所述电舱室的内壁上设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内部间隔设有多根次梁,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围板和所述次梁的顶部。
[0012]可选地,所述爬梯靠近其顶部位置设有护笼。
[0013]可选地,所述电舱室为两个,两个所述电舱室分别与所述综合管廊的第一电舱和第二电舱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竖井本体的内部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综合管廊的信舱连通的信舱室。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的电舱室的竖向长度较大,并通过多个支撑平台本体将电舱室分割成多个腔室,安装时,电缆被引入到处于最上方的腔室,并通过支撑平台上的通孔将电缆下引,使得电缆能够穿过各个腔室,并根据设计需求,将部分电缆从不同腔室引出,进而便于电缆的布置,同时,减少电舱室的横向占地面积。此外,相邻腔室之间通过通气通道连通,并通过通风口进行通气,以此满足通风需求。电舱室的内部设有爬梯,综合管廊内的工作人员可进入到腔室内,并通过爬梯爬至电舱室的底部,实现逃生功能,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施工。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处于上层的腔室的布置方式的平面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处于下层的腔室的布置方式的平面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电舱室的竖向截面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爬梯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竖井本体;2、电舱室;21、第一舱室;22、第二舱室;23、腔室;3、支撑平台;4、绑线架;5、通孔;6、通气通道;7、爬梯;71、护笼;8、第一护栏;81、第二护栏;9、主梁;91、次梁;10、信舱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27]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综合管廊电缆竖井包括竖井本体1,竖井本体1的内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与综合管廊的电舱连通的电舱室2,电舱室2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口。优选地,通风口设置在电舱室2的顶部或电舱室2的侧壁靠近其顶部位置,确保能够满足通风需求。电舱室2的内部设有爬梯7和多个支撑平台3,支撑平台3用于工作人员踩踏,便于工作人员逃生以及在支撑平台3上进行电缆的维修。
[0028]结合图1至图3所示,支撑平台3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且多个支撑平台3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将电舱室2的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23。腔室23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捆绑电缆的绑线架4,绑线架4为多个,多个绑线架4沿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腔室23的内壁上,确保电
缆的布置效果。每个支撑平台3沿竖直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5,处于顶部的电缆可通过通孔5顺延到下层腔室23内,使得电缆在电舱室2内部分布合理。支撑平台3上设有用于通风的通气通道6,由于电舱室2的横截面积较小,因此,相邻两个腔室23之间需确保通风,因此,在支撑平台3上设置通风孔,满足通风需求。此外,支撑平台3的横截面积小于电舱室2的横截面积,便于爬梯7的布置。
[0029]爬梯7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电舱室2的内壁上,爬梯7靠近支撑平台3设置,爬梯7的底部支撑在电舱室2的底部,爬梯7的顶部向上伸出处于顶部的支撑平台3,便于工作人员攀爬。进一步优化地,爬梯7靠近其顶部位置设有护笼71,避免工作人员摔落,确保工作人员安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处于顶部的腔室23与综合管廊的电舱连通,进而使得电缆由上之下穿设在电舱室2内。
[0030]本专利技术的电舱室2的竖向长度较大,并通过多个支撑平台3本体将电舱室2分割成多个腔室23,安装时,电缆被引入到处于最上方的腔室23,并通过支撑平台3上的通孔5将电缆下引,使得电缆能够穿过各个腔室23,并根据设计需求,将部分电缆从不同腔室23引出,进而便于电缆的布置,同时,减少电舱室2的横向占地面积。此外,相邻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电缆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竖井包括竖井本体(1),所述竖井本体(1)的内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与综合管廊的电舱连通的电舱室(2),所述电舱室(2)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电舱室(2)的内部设有:多个支撑平台(3),多个所述支撑平台(3)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电舱室(2)的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23),所述腔室(23)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捆绑电缆的绑线架(4),每个所述支撑平台(3)沿竖直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5),所述支撑平台(3)上设有用于通风的通气通道(6),所述支撑平台(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电舱室(2)的横截面积;爬梯(7),所述爬梯(7)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电舱室(2)的内壁上,所述爬梯(7)靠近所述支撑平台(3)设置,所述爬梯(7)的底部支撑在所述电舱室(2)的底部,所述爬梯(7)的顶部向上伸出处于顶部的所述支撑平台(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电缆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舱室(2)包括第一舱室(21)和与所述第一舱室(21)的一侧连通的第二舱室(22),所述第一舱室(21)与所述第二舱室(22)相垂直,所述支撑平台(3)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室(21)内,所述爬梯(7)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义何奇峰熊小明杨进新刘勇付云升王宗刚褚伟鹏王雅娟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