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包括施工主体、施工附属和止水带,还包括两个对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相通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相通且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相匹配,且对接件贴合在施工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缝的防水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当存在较大的震动时,会导致使止水带产生移位、扯离、扭转而出现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结构
,特别涉及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受到交通疏解、管路迁改、施工场地及施工组织等条件影响,地铁车站主体和附属基坑通常分期施工,分期施工的结构需要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防水是薄弱环节。
[0003]目前,施工缝防水通常的做法是设置止水带,止水带一半嵌入施工主体内,与施工主体一同浇筑,另一半嵌入施工附属内,与施工附属一同浇筑,使止水带夹在施工主体与施工附属的混凝土之间,从而到达防水的作用。根据全国各地地铁后期运营部门反馈的意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的施工缝极易出现渗漏水,当存在较大的震动时,会导致使止水带产生移位、扯离、扭转而出现松动和脱落的缺陷,进而导致防水效果较差。
[0004]为此,提出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包括施工主体、施工附属和止水带,所述施工主体与施工附属之间形成施工缝,所述止水带设置于施工缝处,所述止水带的一半嵌入施工主体内,且与施工主体一同浇筑,所述止水带的另一半嵌入施工附属内,且与施工附属一同浇筑,还包括两个对接件,所述施工主体对应施工附属一侧的两端头分别开设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施工附属上对应第一连接槽的位置开设第三连接槽,所述施工附属上对应第二连接槽的位置开设第四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相通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相通且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施工缝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上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槽和第四连接槽上分别固接有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三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四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相匹配,且对接件贴合在施工缝上。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弹片,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9]具体的,所述对接件对应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对接槽,所述第一对接槽包括第一预埋槽和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预埋槽和第一插接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预埋槽与
第一弹片之间卡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插接槽之间插接。
[0010]具体的,所述对接件对应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对接槽,所述第二对接槽包括第二预埋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预埋槽和第二插接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预埋槽与第二弹片之间卡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插接槽之间插接。
[0011]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密封胶层,且密封胶层与对应的对接件的表面相接触。
[0012]具体的,所述施工主体的外侧表面固接有双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所述双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从施工主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施工附属的外表面且覆盖密封胶层,所述双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不与密封胶层固接,所述施工主体和施工附属上还固接有PVC防水板,所述PVC防水板覆盖双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对接件、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第三连接槽和第四连接槽,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缝的防水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当存在较大的震动时,会导致使止水带产生移位、扯离、扭转而出现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实用性好;通过位于第一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三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四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施工,施工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A处的放大图。
[0016]附图标记:施工主体1、施工附属2、双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3、PVC防水板4、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6、对接件7、第一预埋槽8、第一插接槽9、第一倒钩10、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预埋槽13、第二插接槽14、第二弹片15、第二连接块16、止水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考附图1
‑
2,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包括施工主体1、施工附属2和止水带17,所述施工主体1与施工附属2之间形成施工缝,所述止水带17设置于施工缝处,所述止水带17的一半嵌入施工主体1内,且与施工主体1一同浇筑,所述止水带17的另一半嵌入施工附属2内,且与施工附属2一同浇筑,还包括两个对接件7,所述施工主体1对应施工附属2一侧的两端头分别开设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施工附属2上对应第一连接槽的位置开设第三连接槽,所述施工附属2上对应第二连接槽的位置开设第四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相通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相通且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二安装槽6,所述施工缝分别与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6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上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槽和第四连接槽上分别固接有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上
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三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四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7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6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7相匹配,且对接件7贴合在施工缝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对接件7、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第三连接槽和第四连接槽,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缝的防水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当存在较大的震动时,会导致使止水带17产生移位、扯离、扭转而出现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实用性好;通过位于第一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三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四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7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施工,施工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0019]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12和第一弹片,所述第一连接块12和第一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块16和第二弹片15,所述第二连接块16和第二弹片1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对接件7对应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对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包括施工主体、施工附属和止水带,所述施工主体与施工附属之间形成施工缝,所述止水带设置于施工缝处,所述止水带的一半嵌入施工主体内,且与施工主体一同浇筑,所述止水带的另一半嵌入施工附属内,且与施工附属一同浇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对接件,所述施工主体对应施工附属一侧的两端头分别开设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施工附属上对应第一连接槽的位置开设第三连接槽,所述施工附属上对应第二连接槽的位置开设第四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相通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三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相通且第二连接槽与第四连接槽拼接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施工缝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上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槽和第四连接槽上分别固接有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三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四连接槽上的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对接件相匹配,且对接件贴合在施工缝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弹片,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刘伟强,盛琦,张立,张自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