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3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包括:垃圾预处理系统:垃圾接收筒仓、行车抓斗、破碎机装置、转筒仓装置、混料机、生物干化车间;生活垃圾与秸秆类生物质经粗破、磁选、滚筒筛等粗分选后进入中转仓筒,在混料机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混合物经过细破碎后送入生物干化车间进行超声波辅助干化脱水,干化后再进入磁选、人工分选平台的二次分选段,将可资源化利用和有毒有害的成分筛选掉,最后由成型机挤压成型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 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衍生燃料(RDF)技术是一项从简单焚烧原生垃圾向高新技术生产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的典型,但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RDF的发电效率达到35%,比焚烧原生垃圾提高了1.3倍,并大幅度降低二次污染程度,在能源、资源回收及生态效益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制备生活垃圾衍生燃料的方法和装置(CN2012104923717)采用兼性生物发酵技术进行干化,存在生物干化周期长的缺点,造成处理不及时、占地大等问题;一种适用于垃圾筛上物衍生燃料制备的粘结剂及其应用(CN2012102624462)采用电渣石、煤粉灰和污泥混合制取粘结剂,电渣石中含有S、P等元素,衍生燃料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垃圾衍生燃料制备系统(CN2015205190958)采用滚筒干燥箱、热风炉等进行垃圾干化,需要大量外来热源,增加了RDF生产成本;一种生活垃圾燃料化同质化处理工艺、系统及应用(CN2020107466347)采用挤压脱水去除垃圾中的自由水,再对垃圾物料进行低温加热,实现垃圾物料的水分蒸发干燥,需要消耗外来热源;一种垃圾衍生燃料制作工艺(CN2020115974219)采用螺旋干燥箱搅拌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热源的选择同样增加了RDF的生产成本。
[0003][0004]综上所述,克服现有RDF技术的不足,推广RDF技术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 料,提高工业领域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减少碳排放量,有助于实现垃圾的无 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生活垃圾和秸秆类生 物质耦合制备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生产系统,从而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 利用。
[0006]本专利技术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0007]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包括:垃圾预处 理系统:垃圾接收筒仓、行车抓斗、破碎机装置、转筒仓装置、混料机、生物 干化车间;
[0008]所述行车抓斗将垃圾接收筒仓放入破碎机装置进行破碎,破碎机装置通过 传送带与转筒仓装置相连,行车抓斗将转筒仓装置中的物料按比例放入混料机 中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垃圾辅助系统进行过滤与干化,最后将干燥 后的物料送入RDF成型系统进行分类和压缩;
[0009]所述RDF成型系统包括若干磁选机、人工分选平台、RDF成型机,人工分 选平台出口与RDF成型机入口相连,通过RDF成型机将混料机中的混合物料压 制成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接收筒仓包括生活垃圾接收筒仓、秸秆类生物质接收 筒仓,分别接收对应的垃圾;
[0011]破碎机装置包括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第三破碎机;转筒仓装置包括 第一中转仓筒、第二中转仓筒;
[0012]行车抓斗将生活垃圾接收筒仓和秸秆类生物质接收筒仓的物料分别放入第 一、二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破碎机装置各个出口通过传送带与对应的中转筒仓 相连;行车抓斗将转筒仓装置中的物料按比例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混料机 出口与第三破碎机入口连接,第三破碎机将破碎后的物料送入垃圾辅助系统。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碎机与第一中转仓相连的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一磁选 机和滚筒筛。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破碎机与RDF成型机相连的传送带上设有第二磁选机 与所述人工分选平台。
[0015]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辅助系统包括超声波装置、鼓风机、第一臭风机、第 二臭气风机;所述第一臭风机设置在垃圾接收筒仓上方,第二臭风机在生物干 化车间上方;所述超声波装置、鼓风机与生物干化车间相连,加速生物干化过 程。
[0016]进一步地,垃圾接收筒仓和生物干化车间分别设有第一渗滤液集槽、第二 渗滤液集槽,用于收集产生的渗滤液。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渗滤液集槽、第二渗滤液集槽以及第一臭风机、第二 臭气风机通过后处理系统控制的渗滤液处理单元、臭气处理单元进行控制。
[0018]进一步地,所述渗滤液处理单元将渗滤液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所述臭气 处理单元包括高温燃烧室,用以去除去除废气中的有毒物质。
[0019]进一步地,所述磁选机筛选出的金属再次被工业利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接收筒仓、生物干化车间的地面呈3
°‑5°

[0021]进一步地,在经RDF成型系统分拣出的物料中加入3%

6%CaO用于固氯固 硫,最后由RDF成型机压缩成柱状垃圾衍生燃料RDF,直径高 20

80mm。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用生活垃圾与秸秆类生物质耦合制取垃圾衍生燃料,两者混合燃 烧、热解时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既可以解决部分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又充分资 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
[0024]2.本专利技术无需外来热源,干化过程通过垃圾自身的好氧发酵产生热量,配 合鼓风机和超声波装置将水分去掉,节省干化时间,降低了RDF生产成本。
[0025]3.本专利技术通过鼓风机循环辅助生物干化的方法,弥补了生物干化周期长的 缺点,同时节省相关烘干设备,易于工业应用。
[0026]4.本专利技术生物干化车间辅有超声波装置,缩短了生物干化时间,且压缩成 型后RDF的密度、抗摔强度和延展率均有所提高,无需粘结剂的添加,有效的 节约了RDF制作成本与运输成本。
[0027]5.本专利技术垃圾收集过程、生物干化过程为全封闭,并设有渗滤液处理单元、 臭气处理单元,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工厂周围环境,实现垃圾的无害 化处理。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系统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活垃圾和秸秆类生物质耦合制备垃圾衍生燃料生产系统的结构 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干化车间及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1‑
垃圾运输车;2

接收筒仓;3

第一渗滤液集槽;4

第一破碎机;5

第一磁选机; 6

行车抓斗;7

风选;8

中转筒仓;9

混料机;10

第三破碎机;111

超声波发生 器;112

超声波换能器;12

生物干化车间;13

第二渗滤液集槽;14

鼓风机;15
‑ꢀ
第一臭风机;16

第二臭风机;17

第二磁选机;18

人工分拣平台;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预处理系统:垃圾接收筒仓、行车抓斗、破碎机装置、转筒仓装置、混料机、生物干化车间;所述行车抓斗将垃圾接收筒仓的垃圾放入破碎机装置进行破碎,破碎机装置通过传送带与转筒仓装置相连,行车抓斗将转筒仓装置中的物料按比例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垃圾辅助系统进行过滤与干化,最后将干燥后的物料送入RDF成型系统进行分类和压缩;所述RDF成型系统包括若干磁选机、人工分选平台、RDF成型机,人工分选平台出口与RDF成型机入口相连,通过RDF成型机将混料机中的混合物料压制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接收筒仓包括生活垃圾接收筒仓、秸秆类生物质接收筒仓,分别接收对应的垃圾;破碎机装置包括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第三破碎机;转筒仓装置包括第一中转筒仓、第二中转筒仓;行车抓斗将生活垃圾接收筒仓和秸秆类生物质接收筒仓的物料分别放入第一、二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破碎机装置各个出口通过传送带与对应的中转筒仓相连;行车抓斗将转筒仓装置中的物料按比例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混料机出口与第三破碎机入口连接,第三破碎机将破碎后的物料送入垃圾辅助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机与第一中转筒仓相连的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一磁选机和滚筒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和生物秸秆耦合制取衍生燃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破碎机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茜刘泓宇唐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