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39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7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包括,步骤一,通过钢筋捆扎形成墙面支架,在墙面支架侧端可拆卸连接拉毛支架;步骤二,将墙面支架以及拉毛支架插入浇筑框架内,向浇筑框架内浇筑水泥;步骤三,待浇筑的水泥处于初步成型且未完全干燥时,将拉毛支架向远离墙面支架的一侧拉出,从而在墙面形成拉毛槽;步骤四,静置一端时间,待装配式墙面完全凝固成型后,将装配式墙面从浇筑框架内取出。本申请具有加强装配式墙面和瓷砖的粘和效果,方便生产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室内装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墙面板随之出现,墙面板用来安装瓷砖、软包等,瓷砖除了有美化空间的作用外,更重要是的它具有阻燃,吸音,隔音,防潮,防霉,抗菌,防水,防油,防尘,防污,防静电,防撞的功能。
[0003]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2227620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包括基板、面板和墙体,基板一表面阵列有若干固定座,面板一侧面设置有固定槽,固定座上表面设置有插槽,固定槽上表面设置有插板,基板一侧面贯穿有若干活动槽,固定座与活动槽之间贯穿有卡槽,活动槽一表面阵列有若干弹簧,弹簧一端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一表面阵列有若干卡板,插板一表面设置有定位槽。
[000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装配式墙面在安装结束后还需要安装墙纸或者瓷砖,但装配式墙面不够粗糙,导致表面的瓷砖在粘接后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加强装配式墙面和瓷砖的粘和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
[0006]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包括,步骤一,通过钢筋捆扎形成墙面支架,在墙面支架侧端可拆卸连接拉毛支架;步骤二,将墙面支架以及拉毛支架插入浇筑框架内,向浇筑框架内浇筑水泥;步骤三,待浇筑的水泥处于初步成型且未完全干燥时,将拉毛支架向远离墙面支架的一侧拉出,从而在墙面形成拉毛槽;步骤四,静置一端时间,待装配式墙面完全凝固成型后,将装配式墙面从浇筑框架内取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制作工艺,将混凝土浇筑至墙面支架内后,在浇筑框架的限位下形成装配式墙面,而将拉毛支架一同浇筑,并在未完全干燥的时候将拉毛支架拆除,使得原本拉毛支架的位置将会形成拉毛槽,从而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装配式墙面,此时再进行粘接瓷砖时,将会更加牢固,且整个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方便实施。
[0008]优选的,所述墙面支架侧端水平延伸设置有钩挂杆,所述钩挂杆的上侧端开设有钩挂槽,所述拉毛支架的侧端设置有钩挂于所述钩挂槽内的钩块,所述墙面支架侧端设置有抵接于所述拉毛支架靠近所述墙面支架一端的支撑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面支架上设置钩挂杆,使得拉毛支架上的钩块可直接钩挂在钩挂杆上的钩挂槽内,此时支撑杆抵接在拉毛支架的一端,使得拉毛支架可以保持平行于墙面支架,一方面保证浇筑成型后拉毛支架可以位于装配式墙面的最外侧,另一方面也会使得脱出拉毛支架的过程更加方便。
[0010]优选的,所述浇筑框架的上端开设有供所述墙面支架和所述拉毛支架竖直插入的安装插槽,所述浇筑框架侧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插槽的拆卸插槽,所述浇筑框架于所
述拆卸插槽处竖直滑移插接有拆卸连接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墙面支架和拉毛支架竖直插入安装插槽内,使得拉毛支架远离墙面支架的一端抵接在拆卸连接板的内壁上,使得成型时混凝土不会将拉毛支架完全包覆,方便脱出拉毛支架,另一方面在混凝土大致成型后可将拆卸连接板竖直移动抽出,然后由拆卸插槽内将拉毛支架依次取出,使得拉毛支架脱出更加方便的同时不会影响装配式墙面的成型。
[0012]优选的,所述拉毛支架远离所述墙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磁吸于所述拆卸连接板靠近所述浇筑框架一侧端的磁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毛支架抵接柱拆卸连接板后,随着混凝土灌注入安装插槽内,可能会使得拉毛支架脱离既定的位置,此时可能会使得最后成型的拉毛槽不符合使用需求,该方案中拉毛支架通过磁片磁吸在拆卸连接板上,从而保证拉毛支架不会轻易脱离。
[0014]优选的,所述浇筑框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凸轮,所述拆卸连接板的下侧端抵接于所述凸轮的侧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底座上转动设置凸轮,使得拆卸连接板的下端抵接住凸轮的侧端,此时随着凸轮的转动可带动拆卸连接板竖直移动,当凸轮抵接住拆卸连接板的一端由短直径逐渐转动为长直径时,拆卸连接板将会逐渐向上移动,此时磁吸在拆卸连接板上的拉毛支架也会一同竖直移动,从而使得浇筑混凝土时,拉毛支架不会与墙面支架直接接触,进而使得后续拉毛支架的取出更加方便。
[0016]优选的,所述浇筑框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端的一支撑面板以及两支撑侧板,两所述支撑侧板远离所述支撑面板的一端各设置有一组滑架,两组所述滑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拆卸连接板插接滑移的插接滑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框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上的支撑面板和支撑侧板,使得在成型结束后壳直接转动支撑面板和支撑侧板,使得装配式墙面直接暴露出,进而使得装配式墙面的取出更加方便。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侧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同轴固定于所述凸轮的一端,所述支撑底座侧端垂直设置有抵接于所述转动把手的第一止转杆和第二止转杆,所述第一止转杆和所述第二止转杆以所述转动把手的转动轴心呈直角排布,所述第一止转杆和所述第二止转杆分别对应所述凸轮轮凸的两个位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把手,使得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把手带动凸轮转动,进而实现拆卸连接板的竖直移动,更加方便,同时在支撑底座的侧端设置第一止转杆和第二止转杆,通过第一止转杆和第二止转杆对转动把手进行限位,使得转动把手只能转动90度,而第一止转杆和第二止转杆分别对应凸轮轮凸的两个位置,使得转动时只需要在第一止转杆和第二止转杆之间转动便可实现拆卸连接板的竖直升降,更加方便。
[0020]优选的,所述滑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侧端外侧壁的滑座、水平滑移插接于滑座内的滑杆以及垂直于连接于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滑座一端的限位杆。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在滑座内滑移,使得插接滑槽的宽度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拆卸连接板不仅可以竖直滑移,也可沿着滑杆滑移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拉毛支架在成型之后可随着拆卸连接板水平移动,从而完成脱模的过程,更加方便。
[0022]优选的,所述支撑面板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支撑侧板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上扣合有固定扣件。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的支撑面板和支撑侧板通过固定扣件进行固定,使得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支撑面板和支撑侧板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不会转动打开,而待装配式墙面成型后也会更加方便转动打开支撑面板和支撑侧板。
[0024]优选的,所述凸轮的周侧端转动设置有一圈抵接于所述拆卸连接板下端的滚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轮的周侧端设置滚轮,使得拆卸连接板抵接凸轮时将会直接抵接柱滚轮,拆卸连接板随着凸轮竖直移动时,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更加省力,更加方便。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混凝土浇筑至墙面支架内后,在浇筑框架的限位下形成装配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通过钢筋捆扎形成墙面支架(1),在墙面支架(1)侧端可拆卸连接拉毛支架(2);步骤二,将墙面支架(1)以及拉毛支架(2)插入浇筑框架(3)内,向浇筑框架(3)内浇筑水泥;步骤三,待浇筑的水泥处于初步成型且未完全干燥时,将拉毛支架(2)向远离墙面支架(1)的一侧拉出,从而在墙面形成拉毛槽;步骤四,静置一端时间,待装配式墙面完全凝固成型后,将装配式墙面从浇筑框架(3)内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支架(1)侧端水平延伸设置有钩挂杆(4),所述钩挂杆(4)的上侧端开设有钩挂槽(6),所述拉毛支架(2)的侧端设置有钩挂于所述钩挂槽(6)内的钩块(8),所述墙面支架(1)侧端设置有抵接于所述拉毛支架(2)靠近所述墙面支架(1)一端的支撑杆(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框架(3)的上端开设有供所述墙面支架(1)和所述拉毛支架(2)竖直插入的安装插槽(13),所述浇筑框架(3)侧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插槽(13)的拆卸插槽(14),所述浇筑框架(3)于所述拆卸插槽(14)处竖直滑移插接有拆卸连接板(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毛支架(2)远离所述墙面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磁吸于所述拆卸连接板(24)靠近所述浇筑框架(3)一侧端的磁片(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面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框架(3)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10),所述支撑底座(10)上转动设置有凸轮(25),所述拆卸连接板(24)的下侧端抵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荣任其静姚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均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