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3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外部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均安装有螺旋叶片,无人机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起落架,无人机内部的前端位置设有指纹识别装置,无人机上设有位于指纹识别装置侧面的启停按钮,指纹识别装置上设有指纹识别区,且指纹识别装置顶端与无人机滑动连接,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有位于无人机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无人机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无人机身份管理不善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无人机上指纹识别装置便于隐藏的问题。识别装置便于隐藏的问题。识别装置便于隐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飞控、导航、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愈发的普及和引人注目,从最早军事领域的“秘密武器”,到如今工业和消费领域的重要伙伴,无人机身份与所扮演角色的不断增多,推动了其产业规模和销量的急剧攀升。据最新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无人机产业规模已接近200 亿,登记在册的无人机数量已有约28.5万架,各类无人机型号达3700多个。
[0003]但是,不断增多的无人机数量和不断拓展的无人机应用,虽然一方面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快速成长,满足了越来越行业与人的无人机应用需求;但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无人机“黑飞”所带来的扰航、隐私窥探、信息窃取、危险投递等等,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用以解决无人机身份管理不善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无人机上指纹识别装置便于隐藏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外部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均安装有螺旋叶片,无人机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起落架,无人机内部的前端位置设有指纹识别装置,无人机上设有位于指纹识别装置侧面的启停按钮,指纹识别装置上设有指纹识别区,且指纹识别装置顶端与无人机滑动连接,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有位于无人机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无人机电源电性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内部横向设有具有滑动腔的套筒,套筒内滑动套接有活塞板,活塞板通过连接杆与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活塞板与套筒内壁之间构成有伸缩腔,伸缩腔内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导管连接有位于无人机内部的微型空气压缩机,微型空气压缩机与启停按钮连接,出气管延伸至无人机外部,出气管的出口处设有堵头。
[0008]可选的,所述伸缩腔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筒内壁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气囊为环形,气囊中部设有允许弹簧穿过的通道。
[0010]可选的,所述堵头与出气管螺纹连接,堵头与出气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1]可选的,所述堵头顶端设有一字型凹槽。
[0012]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前端位置处设有允许指纹识别装置进出的矩形腔。
[0013]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内部设有注册手机号验证模块,注册手机号验证模块包括触摸屏、输入模块、验证处理模块、验证码后台以及用户终端,触摸屏设置在指纹识别区域侧面,其中:
[0014]触摸屏:操作手通过触摸屏的提示完成相应的验证操作;
[0015]输入模块:用于发送验证码请求以及填写验证码信息;
[0016]验证处理模块:能够对操作手填写的验证码与验证码后台发送的验证码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将通过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0017]验证码后台:用于生成注册手机号的验证码信息;
[0018]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型号STM32的单片机,收到验证处理模块通过指令后,启动无人机电源,操作手可进行操作。
[0019]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在无人机内部安装指纹识别装置,操作手在需要使用无人机时需要先通过指纹识别装置的验证才能启动无人机,在购买无人机时,预先通过操作手在指纹识别装置录入指纹信息,并存储在指纹识别装置的存储模块中,在操作手需要使用无人机时,按下启停按钮,指纹识别装置从无人机内部滑出,操作手手指按压在指纹识别区域进行指纹采集,指纹识别装置将采集的指纹与存储的指纹数据匹配,匹配成功时,代表操作手为该无人机的实际注册人,指纹识别装置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电源开启,操作手就可以进行操作使用,通过指纹识别装置对无人机身份管理,确保一人一机,落实了责任人划分原则,避免出现因无人机外借,导致后期发生事故时追责模糊的现象。
[0021]2、本方案中,在无法进行指纹识别时,还可以进行短信识别,操作手将无人机的注册手机号通过触摸屏输入至输入模块,验证码后台收到请求时,会给该手机发生验证码,操作手手机收到验证码将其输入至输入模块,经过验证处理模块判断后,如与验证码后台信息相匹配,则完成无人机注册手机号验证,此时控制模块接收至通过信息,令无人机电源开启,操作手可进行操作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在对无人机身份管理上,确保一人一机,贯彻落实责任人划分原则,避免出现因无人机外借,导致后期发生事故时定责模糊的现象。
[0022]3、本技术通过将指纹识别采用自动滑出式设计,操作手通过按动启停按钮,微型空气压缩机启动,通过进气管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充气推动活塞板水平滑动,将指纹识别装置从矩形腔内推出一定距离,按下启停按钮,微型空气压缩机停止对气囊充气,此时指纹识别装置供操作手进行指纹识别或者手机号码识别,识别完成后,拧开堵头,将气囊内的气体从出气管放出,使得气囊不能克服弹簧的弹力,弹簧回缩,带动活塞板反向移动,将指纹识别装置回收到矩形腔内,将其隐藏,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无人机内部活塞板与指纹识别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气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识别控制流程图。
[0028]附图标记:1

无人机,2

支撑臂,3

螺旋叶片,4

起落架,5

矩形腔,6

指纹识别装
置,7

堵头,8

起停按钮,9

密封圈,10

出气管,11

通道,12

触摸屏, 13

指纹识别区域,14

连接杆,15

接触传感器,16

活塞板,17

进气管,18

微型空气压缩机,19

弹簧,20

气囊,21

套筒,22

限位环,23

伸缩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外部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一端均安装有螺旋叶片(3),无人机(1)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起落架(4),无人机(1)内部的前端位置设有指纹识别装置(6),无人机(1)上设有位于指纹识别装置(6)侧面的启停按钮,指纹识别装置(6)上设有指纹识别区,且指纹识别装置(6)顶端与无人机(1)滑动连接,指纹识别装置(6)连接有位于无人机(1)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无人机(1)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内部横向设有具有滑动腔的套筒(21),套筒(21)内滑动套接有活塞板(16),活塞板(16)通过连接杆(14)与指纹识别装置(6)连接,活塞板(16)与套筒(21)内壁之间构成有伸缩腔(23),伸缩腔(23)内设有气囊(20),气囊(20)上设有进气管(17)和出气管(10),进气导管连接有位于无人机(1)内部的微型空气压缩机(18),微型空气压缩机(18)与启停按钮连接,出气管(10)延伸至无人机(1)外部,出气管(10)的出口处设有堵头(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多旋翼车载式智能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腔(23)内设有弹簧(19),弹簧(19)一端与活塞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筒(21)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多旋翼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彦平张万宁柯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