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22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包括壳体、轴承及设置在壳体一侧的端盖一,还包括吸排脂器及动力装置,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导油盘,导油盘位于端盖一和轴承之间,所述壳体上位于安装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环形挡块,环形挡块位于轴承与导油盘之间,环形挡块与轴承之间形成槽道,环形挡块与导油盘之间留有可供油脂排出的间隔,所述端盖一上开设有排脂通道,排脂通道与槽道之间通过所述间隔连通,所述吸排脂器的吸脂口与排脂通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主动式排脂方式,提高排脂效果,可对因离心力而被斜向甩出腔体外的部分油脂起到阻挡的作用,可延长油脂在轴承区域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油脂的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状况下,发电机轴承内润滑脂在高速搅拌与高温状态下,进行润滑,导致润滑脂分油严重,沉积的大量润滑脂稠化剂,引起废旧油脂黏度大,流动困难,靠轴承内的压力排出相对比较困难,只能等到大修或者更换轴承端盖后才能对废旧润滑脂进行彻底清理,这就造成了废旧润滑脂在发电机轴承润滑部位大量堆积引起轴承发热、异常磨损和断裂等不良,缩短了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脂效果好、利于轴承润滑且油脂利用率高的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壳体、设置在安装孔内且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及设置在壳体一侧的端盖一,还包括吸排脂器及驱动吸排脂器进行吸排工作的动力装置,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导油盘,导油盘位于端盖一和轴承之间,所述壳体上位于安装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环形挡块,环形挡块位于轴承与导油盘之间,环形挡块与轴承之间形成槽道,环形挡块与导油盘之间留有可供油脂排出的间隔,所述端盖一上开设有排脂通道,排脂通道与槽道之间通过所述间隔连通,所述吸排脂器的吸脂口与排脂通道连接。
[0005]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内壁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绕安装孔轴线环向设置,限位块与安装孔内壁之间形成对轴承外圈进行限位的台阶。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块设置在限位块朝向转轴的一侧上。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块与限位块之间通过弧面过渡。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一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废油脂且与排脂通道连通的腔室一,所述导油盘的侧面朝向所述腔室一的内壁设置,位于所述间隔内的油脂可沿导油盘与腔室一内壁之间流至腔室一内。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油盘的侧面设置有凹槽。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绕导油盘侧面环形设置。
[0011]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另一侧上的端盖二。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一上设置有注脂通道一,注脂通道一的出口端位于端盖一朝向壳体的一侧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穿壳体两侧的注脂通道二,所述端盖二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腔室二,所述端盖一、端盖二安装在壳体上时,注脂通道二的两端分别与注脂通道一、腔室二连通,所述腔室二与所述腔体连通。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排脂器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吸排脂器通过一个动力装置驱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轴承采取主动式吸取废旧润滑脂进行排出的方式,废
旧油脂的排出轻松有效,从而抑制轴承异常高温现象,促进了轴承良好润滑,延长了轴承寿命;(2)环形挡块与轴承之间形成了槽道,可对因离心力而被斜向甩出腔体外的部分油脂起到阻挡的作用,可延长油脂在轴承区域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油脂的利用率:(3)通过设置导油盘,可以对被甩出的油脂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避免油脂过快被甩至端盖一区域,延长油脂在轴承区域停留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起到控制油脂被甩出的量的作用,以保障轴承区域油脂的压力处于稳定状态,为轴承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润滑,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0017]在图中,1

壳体;11

限位块;12

环形挡块;121

槽道;13

注脂通道二;2

轴承;21

腔体;3

端盖一;31

排脂通道;32

腔室一;33

注脂通道一;4

导油盘;41

凹槽;5

吸排脂器;6

动力装置;61

动力管路一;62

动力管路二;7

端盖二;71

腔室二;8

油脂收集装置;81

排脂管路;9

控制器;10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附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轴承2、端盖一3和导油盘4,所述壳体1为发电机的壳体,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轴承2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轴承2用于安装支撑转轴10,端盖一3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所述转轴10上固定套设有导油盘4,导油盘4跟随转轴10转动,导油盘4位于端盖一3和轴承2之间。所述壳体1上位于安装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环形挡块12,环形挡块12位于轴承2与导油盘4之间,环形挡块12的内径小于轴承2外圈的内径,使得环形挡块12与轴承2之间形成有槽道121,环形挡块12与导油盘4之间留有可供油脂排出的间隔,具体为,导油盘4的外径大于环形挡块12的内径,如图2所示,环形挡块12背离轴承2的一侧与导油盘4之间形成有可供油脂排出的间隔。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吸排脂器5及驱动吸排脂器5进行吸排工作的动力装置6,所述轴承2的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有腔体21,所述端盖一3上开设有排脂通道31,排脂通道31与槽道121之间通过所述间隔连通,所述吸排脂器5的吸脂口与排脂通道31连接。其中动力装置6具体为液压泵,液压泵的出油口通过动力管路一61和动力管路二61分别与吸排脂器2的两个动力油口一一连接。所述动力装置6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其中,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吸排脂器5为常规吸排脂器,在此不在赘述其具体结构。
[0019]如图2所示,所述导油盘4包括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外侧的盘体,所述盘体的厚度(高度)小于套筒的高度,盘体与套筒之间的连接处为弧面过渡。槽道121朝向导油盘4的套筒区域设置。所述环形挡块12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环形挡块12与导油盘4之间可相对转动。环形挡块12与导油盘4之间形成的间隔为沿转轴10的径向方向设置。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吸排脂器5和动力装置6,对轴承2采取主动式吸取废旧润滑脂进行排出的方式,废旧油脂的排出轻松有效,从而抑制轴承2异常高温现象,促进了轴承2良好润滑,延长了轴承2寿命。
[0021]在轴承2转动时,位于腔体21内的油脂受离心力作用会斜向被甩出腔体21中,而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环形挡块12,使得环形挡块12与轴承2之间形成了槽道121,可对因离心力
而从腔体21内被斜向甩出的部分油脂起到阻挡的作用,可延长油脂在轴承2区域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油脂的利用率。被甩出至导油盘4与槽道121之间的油脂可通过导油盘4与环形挡块12之间的间隔被甩出至端盖一3区域,进而通过吸排脂器5的动力装置6的协调工作排出。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导油盘4,可以对被甩出的油脂起到一定阻挡作用,避免油脂过快被甩至端盖一3区域,延长油脂在轴承2区域停留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起到控制油脂被甩出的量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壳体(1)、设置在安装孔内且用于支撑转轴(10)的轴承(2)及设置在壳体(1)一侧的端盖一(3),还包括吸排脂器(5)及驱动吸排脂器(5)进行吸排工作的动力装置(6),所述转轴(10)上固定套设有导油盘(4),导油盘(4)位于端盖一(3)和轴承(2)之间,所述壳体(1)上位于安装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环形挡块(12),环形挡块(12)位于轴承(2)与导油盘(4)之间,环形挡块(12)与轴承(2)之间形成槽道(121),环形挡块(12)与导油盘(4)之间留有可供油脂排出的间隔,所述端盖一(3)上开设有排脂通道(31),排脂通道(31)与槽道(121)之间通过所述间隔连通,所述吸排脂器(5)的吸脂口与排脂通道(3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内壁设置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绕安装孔轴线环向设置,限位块(11)与安装孔内壁之间形成对轴承(2)外圈进行限位的台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块(12)设置在限位块(11)朝向转轴(10)的一侧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块(12)与限位块(11)之间通过弧面过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废油脂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端盖一(3)朝向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谦索杰杜恒渊王波李亚宁韩旭郭寿鹏魏琼赵兴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哈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