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67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包括轴承壳、轴承座、径向轴承、多个止转销、轴承外圆阻尼器和密封盖;轴承座具有压力滑油通道;径向轴承具有多个止转孔;轴承外圆阻尼器具有供油环槽和多个环形凹槽;通过密封盖和轴承座限制径向轴承发生轴向大幅窜动,通过多个止转销限制径向轴承发生圆周方向的转动;通过压力滑油通道往供油环槽内提供压力滑油,多个环形凹槽在轴承座与轴承外圆阻尼器之间形成环形压力坝结构,能够在重载增压器启停及突变工况过程中,实现挤压油膜阻尼功能,能够迅速将重载转子变工况时的冲击力载荷消耗掉,避免径向轴承和转子运行失稳。避免径向轴承和转子运行失稳。避免径向轴承和转子运行失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涡轮增压器广泛应用于柴油机上,为柴油机的关键配套件之一,轴承是增压器的核心部件,关系着增压器的安全运行,现有的径向轴承通常安装在轴承座上,在重载增压器转子启停或突变工况过程中,由于径向轴承与轴承座间隙小,其提供阻尼能力不足,因此不能迅速将重载转子变工况时的冲击力载荷消耗掉,冲击载荷持续存在极易引发轴承和转子强迫振动,进而引发轴承和转子运行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提高了轴承座与径向轴承的油膜阻尼,解决重载增压器在启停及突变工况过程中转子运行失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包括轴承壳、轴承座、径向轴承、多个止转销、轴承外圆阻尼器和密封盖;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轴承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壳内侧;所述轴承座具有压力滑油通道;所述径向轴承和所述轴承座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座内侧;所述径向轴承具有多个止转孔;多个所述止转销分别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且分别穿过多个所述止转孔,并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座侧边;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和所述径向轴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径向轴承一侧;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具有供油环槽和多个环形凹槽;所述供油环槽和所述压力滑油通道连通,并位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外侧;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分别位于所述供油环槽两侧;所述密封盖和所述轴承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壳一侧。
[0005]其中,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还具有压力坝轴承孔;所述压力坝轴承孔位于所述供油环槽内。
[0006]其中,所述轴承壳包括壳体和连接螺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轴承座外侧;所述连接螺栓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座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座之间。
[0007]其中,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和安装螺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壳体侧边;所述安装螺栓分别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之间。
[0008]本技术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通过所述密封盖和所述轴承座共同提供限位作用,限制所述径向轴承发生轴向大幅窜动,通过多个所述止转销,能够限制所述径向轴承发生圆周方向的转动;通过在所述轴承座上设置的所述压力滑油通道,能够往所述供油环槽内提供压力滑油,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呈对称分布在所述供油环槽两侧,在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之间形成环形压力坝结构,能够在重载增压器启停及突变工况过程中,实现挤压油膜阻尼功能,能够迅速将重载转子变工况时的
冲击力载荷消耗掉,避免所述径向轴承和转子运行失稳。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和转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径向轴承和轴承外圆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1‑
轴承壳、2

轴承座、3

径向轴承、4

止转销、5

轴承外圆阻尼器、6

密封盖、7

转子、11

壳体、12

连接螺栓、21

压力滑油通道、31

止转孔、51

供油环槽、52

环形凹槽、53

压力坝轴承孔、61

盖体、62

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5]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包括轴承壳1、轴承座2、径向轴承3、多个止转销4、轴承外圆阻尼器5和密封盖6;所述轴承座2和所述轴承壳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壳1内侧;所述轴承座2具有压力滑油通道21;所述径向轴承3和所述轴承座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座2内侧;所述径向轴承3具有多个止转孔31;多个所述止转销4分别与所述轴承座2固定连接,且分别穿过多个所述止转孔31,并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座2侧边;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和所述径向轴承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径向轴承3一侧;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具有供油环槽51和多个环形凹槽52;所述供油环槽51和所述压力滑油通道21连通,并位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外侧;多个所述环形凹槽52分别位于所述供油环槽51两侧;所述密封盖6和所述轴承壳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壳1一侧。
[001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密封盖6和所述轴承座2共同提供限位作用,限制所述径向轴承3发生轴向大幅窜动,通过多个所述止转销4,能够限制所述径向轴承3发生圆周方向的转动;通过在所述轴承座2上设置的所述压力滑油通道21,能够往所述供油环槽51内提供压力滑油,多个所述环形凹槽52呈对称分布在所述供油环槽51两侧,在所述轴承座2与所
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之间形成环形压力坝结构,能够在重载增压器启停及突变工况过程中,实现挤压油膜阻尼功能,能够迅速将重载转子7变工况时的冲击力载荷消耗掉,避免所述径向轴承3和转子7运行失稳;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52的环形弧长应不大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周长60%,所述环形凹槽52深度不大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厚度的10%,所述环形凹槽52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的70%。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5还具有压力坝轴承孔53;所述压力坝轴承孔53位于所述供油环槽51内。
[001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压力坝轴承孔53能够将所述供油环槽51内的压力滑油流入所述径向轴承3内侧的内油楔结构上,提高转子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半浮动径向轴承圆周压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壳、轴承座、径向轴承、多个止转销、轴承外圆阻尼器和密封盖;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轴承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壳内侧;所述轴承座具有压力滑油通道;所述径向轴承和所述轴承座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轴承座内侧;所述径向轴承具有多个止转孔;多个所述止转销分别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且分别穿过多个所述止转孔,并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座侧边;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和所述径向轴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径向轴承一侧;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具有供油环槽和多个环形凹槽;所述供油环槽和所述压力滑油通道连通,并位于所述轴承外圆阻尼器外侧;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分别位于所述供油环槽两侧;所述密封盖和所述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华王强彭正军刘扬何小均祝磊袁小平王文鼎王政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