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786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8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方法,涉及核电汽轮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核电汽轮机的转子、阀壳与汽缸多工况下承受快速起动的热应力监控参数,根据热应力监控参数,获取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汽缸的温差比,进而确定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实现对核电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监控核电汽轮机的寿命以及工作期间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核电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核电汽轮机长周期安全运行。全运行。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核电汽轮机
,尤其涉及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 寿命在役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电汽轮机关键部件承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时,容易造成部件损伤,从而影响核电 汽轮机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为了提高核电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核电汽轮机长周期 安全运行,需要对核电汽轮机的寿命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 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方法。
[0004]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 装置。
[0005]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0006]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7]本申请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 的寿命在役监控方法,包括:
[0009]获取核电汽轮机的转子、阀壳与汽缸多工况下承受快速起动的热应力监控参数;
[0010]根据热应力监控参数,获取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汽缸的温差比;
[0011]根据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汽缸的温差比,确定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
[0012]根据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对核电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制。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核电汽轮机的目标部件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获取目 标部件的体积平均温差和热力监控参数;获取目标部件对应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材料属性 数据;根据目标部件的体积平均温差、材料属性数据和热应力监控参数,确定目标部件的 温差比。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部件为转子,获取转子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根据 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的仿真值和核电汽轮机的内缸壁厚第一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 度,获取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获取转子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 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转子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转子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转 子的温差比。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部件为阀壳,获取阀壳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根据 阀壳的壁厚第二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和第三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 阀壳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获取阀壳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阀壳的体 积平均温度差、阀壳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阀壳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阀壳的
温差 比。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部件为汽缸,获取汽缸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根据 汽缸的壁厚第四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和第五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 汽缸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获取汽缸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汽缸的体 积平均温度差、汽缸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汽缸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汽缸的温差 比。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汽缸的温差比,确定 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包括:选取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汽缸的温差比中的最大 温差比,将最大温差比确定为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对核电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 制,包括:响应于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小于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确定转子、阀壳与汽缸承 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的寿命监控合格;响应于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 温度比阈值,确定转子、阀壳与汽缸承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的寿命监控未合格,降低核 电汽轮机进汽温度的变化率并重新进行监控,直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小于预设的温度比 阈值结束优化。
[0019]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监控核电汽轮机的寿命以及工作期间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核电 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核电汽轮机长周期安全运行。
[0020]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 的寿命在役监控装置,包括:
[0021]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核电汽轮机的转子、阀壳与汽缸多工况下承受快速起动 的热应力监控参数;
[0022]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热应力监控参数,获取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 汽缸的温差比;
[0023]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比和汽缸的温差比,确定核电汽 轮机的温差比;
[0024]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对核电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制。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部件的体积平均温 差和热力监控参数;获取目标部件对应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材料属性数据;根据目标 部件的体积平均温差、材料属性数据和热应力监控参数,确定目标部件的温差比。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的 仿真值和核电汽轮机的内缸壁厚第一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转子的体积 平均温度差;获取转子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转子的体积平均 温度差、转子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转子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转子的温差比。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阀壳的壁厚第二设定深 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和第三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阀壳的体积平均温 度差;获取阀壳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阀壳的体积平均温度差、 阀壳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阀壳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阀壳的温差比。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汽缸的壁厚第四设定深 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和第五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汽缸的体积平均温 度
差;获取汽缸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汽缸的体积平均温度差、 汽缸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汽缸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汽缸的温差比。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选取转子的温差比、阀壳的温差 比和汽缸的温差比中的最大温差比,将最大温差比确定为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优化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小于 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确定转子、阀壳与汽缸承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的寿命监控合格; 响应于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确定转子、阀壳与汽缸 承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的寿命监控未合格,降低核电汽轮机进汽温度的变化率并重 新进行监控,直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小于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结束优化。
[0031]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32]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0033]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核电汽轮机的转子、阀壳与汽缸多工况下承受快速起动的热应力监控参数;根据所述热应力监控参数,获取所述转子的温差比、所述阀壳的温差比和所述汽缸的温差比;根据所述转子的温差比、所述阀壳的温差比和所述汽缸的温差比,确定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根据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对所述核电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核电汽轮机的目标部件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获取所述目标部件的体积平均温差和热力监控参数;获取所述目标部件对应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材料属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部件的体积平均温差、材料属性数据和热应力监控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部件的温差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部件为转子,获取所述转子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的仿真值和所述核电汽轮机的内缸壁厚第一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所述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获取转子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所述转子的体积平均温度差、所述转子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所述转子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所述转子的温差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部件为阀壳,获取所述阀壳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阀壳的壁厚第二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和第三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所述阀壳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获取阀壳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所述阀壳的体积平均温度差、所述阀壳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所述阀壳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所述阀壳的温差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部件为汽缸,获取所述汽缸的温差比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汽缸的壁厚第四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和第五设定深度范围内测点金属温度,获取所述汽缸的体积平均温度差;获取汽缸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根据所述汽缸的体积平均温度差、所述汽缸的热应力监控参数和所述汽缸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所述汽缸的温差比。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子的温差比、所述阀壳的温差比和所述汽缸的温差比,确定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包括:选取所述转子的温差比、所述阀壳的温差比和所述汽缸的温差比中的最大温差比,将所述最大温差比确定为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
比,对所述核电汽轮机进行运行优化控制,包括:响应于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小于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确定所述转子、阀壳与汽缸承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的寿命监控合格;响应于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确定所述转子、阀壳与汽缸承受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的寿命监控未合格,降低所述核电汽轮机进汽温度的变化率并重新进行监控,直到所述核电汽轮机的温差比小于所述预设的温度比阈值结束优化。8.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起动热应力作用下的寿命在役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核电汽轮机的转子、阀壳与汽缸多工况下承受快速起动的热应力监控参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热应力监控参数,获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进渊张成义肖玥张琳王思远韩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