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46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7
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包括:运输系统,包括主输送架和若干主动输送辊;防护装置,设置于主输送架上,包括底部支撑架、顶升气缸、升降平台和端部输送辊,底部支撑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主输送架相对的两安装边之间;顶升气缸竖向安装于底部支撑架底部,顶升气缸的顶升端部与升降平台底部相连;升降平台的轴向两端部各设置一端部输送辊;移栽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防护装置旁的主输送架底部,包括固定架体、第二顶升设备和顶升组件,用于对经过的物料或放置有物料的容器进行升降;以及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升转运效率,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分类运输错误率,应用广泛。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属于物流运输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物料运输过程中多与提升机构相配合对相应的物料进行升降转运至其他运输层中,以此对物料进行分类放置,然而该方法却难以应对物料数量较多且混搭的情况,如机械、快递等行业常常会面临赶工运输的情况发生,提升机构往往因误识别而转运错误,且提升机构由于需要将运输线上物体进行挪移搬运,在此区域内后方的正常物料无法越过该机构继续进行运输,需要大量人工介入进行区分,由于运输线体本身较长,不仅费时久而降低主输送线的运输效率,且影响转运的效果,更有一些输送线本身对于该类机构的防护措施不够导致提升过程中物料发生下坠而损坏输送线体,因此需要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不仅可以安全且有效地保障物料提升转运效率,还能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分类运输错误率,包括但不限于如方形锂电池等产品,应用的范围广泛。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多物料转运的运输线阻挡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系统(2),包括主输送架(21)和若干主动输送辊(22),所述主动输送辊(22)并排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输送架(21)相对的两安装边之间,并且所述主动输送辊(22)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形成支撑在待输送物料底部的输送面;防护装置(1),设置于所述主输送架(21)上,包括底部支撑架(11)、顶升气缸(12)、升降平台(13)和端部输送辊(14),所述底部支撑架(1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主输送架相对的两安装边之间,并在底部支撑架(11)的表面分为防护区(111)和设置在防护区轴向两端部的输送区(112);所述顶升气缸(12)竖向安装于所述底部支撑架(11)底部,并且所述顶升气缸(12)的顶升端部与位于防护区(111)的所述升降平台(13)底部相连,用于驱动升降平台(13)升降;所述升降平台(13)的轴向两端部各设置一所述端部输送辊(14),所述端部输送辊(14)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部支撑架(11)的输送区,所述端部输送辊(14)沿所述主动输送辊(22)轴向布置,所述端部输送辊(14)的顶部与所述主动输送辊(22)的顶部平齐,且所述端部输送辊(14)与所述主动输送辊(22)同步运转;移栽提升机构(3),设置于所述防护装置(1)旁的主输送架(21)底部,包括固定架体(31)、第二顶升设备(32)和顶升组件(33),所述固定架体(31)设置于所述主输送架(21)底部;所述第二顶升设备(32)竖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体(31)底部,用于驱动所述顶升组件(33);所述顶升组件(33)的底部与第二顶升设备(32)的竖向升降部相连,所述顶升组件(33)的顶部沿物料输送方向并排设有若干个升降支撑部,所述升降支撑部的顶部依次穿插于部分相邻所述主动输送辊(22)之间的缝隙中,用于对经过的物料或放置有物料的容器进行升降;以及检测控制装置(4),设置于所述主输送架(21)上,包括控制器(41)和检测传感器(42),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动输送辊(22)的控制端、所述端部输送辊(14)的控制端、所述顶升气缸(12)的控制端、第二顶升设备(32)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测试端对准移栽提升机构(3)上方的主输送架(21),并且所述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毓章骆骁非曹骥曹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