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42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因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地下室底板出现渗水的问题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包括:上部锚固装置,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的上锚具及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的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抗浮锚桩,抗浮锚桩位于地下室底板下方;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埋设在抗浮锚桩下部内的下部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的预应力锚具及埋设在抗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的抗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了热点,地下室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由于地下水的托浮力,地下室的抗浮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各种抗浮加固措施中,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由于其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捷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一般包括混凝土锚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锚固体系组成,其中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预应力钢绞线、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及位于预应力钢绞线与套管之间的缓凝粘合剂。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能够保证在张拉适用期内,钢绞线可自由伸缩变形,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即允许在基坑开挖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张拉完成后的预定期限内,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逐渐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外包护套、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共同工作的一种预应力形式。目前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在实际应用中,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需要锚固于地下室底板上部,因而钢绞线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相应的,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也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出现地下室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中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导致出现地下室底板渗水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因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地下室底板出现渗水的问题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包括:
[0007]上部锚固装置,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的上锚具及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的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与上锚具连接;
[0008]抗浮锚桩,抗浮锚桩位于地下室底板下方;
[0009]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埋设在抗浮锚桩下部内的下部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的预应力锚具及埋设在抗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连接下部锚具与预应力锚具的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及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所述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中的缓粘结预应力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需要锚固于地下室底板上部,因而钢绞线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相应的,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也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出现地下室渗水的问题相比;本方案的缓
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通过在抗浮锚桩的桩顶设置预应力锚具,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接着,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再接着,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然后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将抗浮锚桩锚入地下室底板,不仅可以实现将抗浮锚桩与地下室底板有效锚固,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而且由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无需张拉,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无需设置套管,因而无需在地下室底板内埋设套管,避免了地下水沿钢绞线外的套管渗水到地下室底板上方的问题。
[0011]作为优选,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具本体,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上端与锚具本体连接。
[0012]作为优选,锚具本体的外侧面上部设有往外延伸形成环形锚块,所述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环形锚块连接。如此,便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预应力锚具的连接操作。
[0013]作为优选,套管与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之间的空隙填充满缓凝粘合剂。
[0014]作为优选,预应力锚具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
[0015]作为优选,地下室底板的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且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为一体。
[0016]作为优选,抗浮锚桩的上端与混凝土垫层连接为一体。
[0017]作为优选,抗浮锚桩为混凝土桩。
[0018]作为优选,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为一根或多根。
[0019]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20]第一,在基坑底部钻孔,形成抗浮锚桩孔;
[0021]第二,将下部锚具连接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接着,通过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将下部锚具下放到抗浮锚桩孔的底部,套管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
[0022]第三,在抗浮锚桩孔内填充混凝土,形成抗浮锚桩;
[0023]第四,将预应力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
[0024]第五,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
[0025]第六,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接着,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且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位于地下室底板的上方;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
[0026]本方案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通过在抗浮锚桩的桩顶设置预应力锚具,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接着,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再接着,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
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然后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将抗浮锚桩锚入地下室底板,不仅可以实现将抗浮锚桩与地下室底板有效锚固,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而且由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无需张拉,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无需设置套管,因而无需在地下室底板内埋设套管,避免了地下水沿钢绞线外的套管渗水到地下室底板上方的问题。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因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地下室底板出现渗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预应力锚具处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上部锚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部锚固装置,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的上锚具及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的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与上锚具连接;抗浮锚桩,抗浮锚桩位于地下室底板下方,所述抗浮锚桩为混凝土桩;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埋设在抗浮锚桩下部内的下部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的预应力锚具及埋设在抗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连接下部锚具与预应力锚具的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及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所述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具本体,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上端与锚具本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锚具本体的外侧面上部设有往外延伸形成环形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文畏杨学林沈米钢黄森岳燕玲陆峰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