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16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冷却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和空冷塔,空冷塔内由隔板分隔成下冷却腔和上冷却腔,下冷却腔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排出管,进气管路上侧的下冷却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旋流喷淋组件、下级喷淋组件和第一出气管,冷却水排出管与进水管和下级喷淋组件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路;上冷却腔内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分布组件,气体分布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气体分布组件下侧的上冷却腔底部设置有冷冻水排出管,气体分布组件上侧设置有塔板组件、上级喷淋组件、除雾组件和第二排气管,冷冻水排出管与上级喷淋组件之间设置有冷冻水循环管路。本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压缩空气的冷却效果,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产成本。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制氮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分离工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套大型的空气分离系统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高纯度分离出来的过程。通过空气分离设备分离出来的纯氧、纯氮等气体产品,将用于冶金、化工、光伏产业、多晶硅、磁性材料、电子半导体、医疗、食品等众多领域。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氢气、氩气、一氧化碳以及一些水蒸气和杂质,目前,空气分离的主要流程是:自空压机来的压缩空气,经分子筛除去水份、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杂质后,一部分空气被直接送往精馏塔的上塔,另一部分则进入膨胀机经膨胀制冷后,被送往下塔,精馏塔中,上升蒸汽和下落液体经热量交换后,在上塔的顶部可得到纯度很高的氮气,在上塔底部可得到纯度很高的氧气。压缩空气的冷却室空气分离工艺中比较关键的工艺,目前,压缩空气的冷却主要是采用喷淋填料塔进行,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压缩空气进入到空冷塔内,存在气流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导致压缩空气与喷淋冷却水接触不均匀,导致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冷却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和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塔内的中部设置有隔板(1),隔板(1)将空冷塔的内腔分隔成下冷却腔(2)和上冷却腔(3),所述下冷却腔(2)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排出管(15),所述进气管路设置在下冷却腔(2)的下部,所述进气管路上侧的下冷却腔(2)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旋流喷淋组件(4)和下级喷淋组件(5),所述旋流喷淋组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下锥筒(41)、圆筒(42)和上锥筒(43),所述下锥筒(41)和上锥筒(43)的筒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圆筒(42)上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嘴(44),所述圆筒(42)外侧的上冷却腔(3)上安装有进水管(45),所述上锥筒(43)的顶部均布安装有多块旋流板(46),所述下级喷淋组件(5)上侧的下冷却腔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管(6),所述冷却水排出管(15)与进水管(45)和下级喷淋组件(5)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上冷却腔(3)内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分布组件(7),所述气体分布组件(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管(8),所述第一出气管(6)与第二进气管(8)之间通过导气管(9)连通,所述气体分布组件(7)下侧的上冷却腔(3)底部设置有冷冻水排出管(10),所述气体分布组件(7)上侧的上冷却腔(3)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塔板组件(11)、上级喷淋组件(12)和除雾组件(13),除雾组件(13)上侧的上冷却腔(3)上设置有第二排气管(14),所述冷冻水排出管(10)与上级喷淋组件(12)之间设置有冷冻水循环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分装置的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包括前置罗茨风机(16)、前置进气管(17)、后置罗茨风机(18)和后置进气管(19),所述前置罗茨风机(16)安装在前置进气管(17)上,所述后置罗茨风机(18)安装在后置进气管(19)上,所述前置进气管(17)与后置进气管(19)之间设置冷却箱(20),所述冷却箱(20)内设置有连通管(21),所述连通管(21)呈倒U型结构,所述连通管(21)的一端与前置进气管(17)连通,连通管(21)的另一端与后置进气管(19)连通,所述连通管(21)的两直管上均设置有螺旋冷却管(22),所述螺旋冷却管(22)的上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进液口,螺旋冷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倪前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