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13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具体涉及汽车EMC检测天线折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当需要把天线进行折叠时,通过转动固定柱,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分开,在按动弹性按钮,把第二伸缩杆收纳到第一伸缩杆的内腔中,在转动连接杆,连接杆会通过转动套转动到限位块的内腔中,完成连接杆的折叠,在拉动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会通过第一横柱和第一转动块带动转动杆进行移动,当移动到固定块附近,停止拉动第一连接柱,这时便完成了天线的所有折叠,以便于进行携带和收纳,底座的表面对称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支撑杆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二弹簧,支撑杆和第二弹簧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杆和第二弹簧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杆和第二弹簧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EMC检测天线折叠
,具体为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EMC检测,即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需要根据车辆参数改变天线与被检测车辆的相对位置及方向,以对车辆进行EMC检测,当被检测车辆的车型或检测部位变化时,都需要检测人员人工去搬动天线,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而且,现有的天线是无法进行折叠的,因此在携带或者使用以及收走时,都十分的不方便,而且,现有的天线无法根据不同车辆的高低进行调节,存在了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腔卡合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交接处连接有连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方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内腔卡合连接有第一横杆(13),所述第一横杆(1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杆(14),所述第一横杆(13)与第二横杆(14)的交接处连接有连接套(15),所述连接套(15)的表面贯穿设有固定柱(16),所述第二横杆(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所述第一伸缩杆(2)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3),所述第一伸缩杆(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有多个圆孔(21),所述第二伸缩杆(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按钮(22),所述弹性按钮(22)与圆孔(21)的内腔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4)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7),所述连接块(2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分别与限位块(27)的表面卡合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3)的一侧对称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柱(3),所述第一连接柱(3)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横柱(32),所述第一横柱(32)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33),所述固定块(3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横柱(34),所述第二横柱(34)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35),所述第一转动块(33)与第二转动块(3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汽车EMC检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对称连接有四个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战俞伟飞张晨翀张赞郑林淇蒋立星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安顺车辆综合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