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598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备用电源自投电路、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和信号及上位机信号传递电路,所述的备用电源自投电路包括: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三相380V交流电输出至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前的电路上,对应地设有第一电源接触器和第二电源接触器;第一电源的三相还通过空气开关接入第一电源相序继电器,第一电源的C相依次接第一电源相序继电器的常开接点、第二电源接触器的辅助常闭接点、第一电源接触器的励磁线圈,最后经过转换开关接入PLC的控制接点DQa.0/P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冷却器的控制自动化、状态信息化、显示与操作人性化。操作人性化。操作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因为高电压大容量的变压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其会设有冷却器(风扇)。设有控制系统的冷却器的性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变压器的正常使用期限,为此,冷却器控制系统是变压器稳定运行的关键,必须满足可靠性要求。
[0003]传统继电器式的冷却器控制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源切换部分、冷却器启动逻辑控制、信号及上位机信号传递。传统继电器式的冷却器控制会由于电网电压波动、无功元件自动投切等因素造成继电器的损坏,可能引起电源无切换、误发信号、冷却器无法正常启动等缺陷,增加了人工工作量和维修费用,供电可靠性低,且存在风冷全停风险,严重时可能造成风冷全停,将危害变压器稳定运行。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冷却器的控制自动化、状态信息化、显示与操作人性化。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备用电源自投电路、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和信号及上位机信号传递电路,所述的备用电源自投电路包括:
[0008]在第一电源I和第二电源II的三相380V交流电输出至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前的电路上,对应地设有第一电源接触器1C和第二电源接触器2C;
[0009]第一电源I的三相还通过空气开关Q1接入第一电源I相序继电器QX1,第一电源I的C相依次接第一电源I相序继电器QX1的常开接点、第二电源接触器2C的辅助常闭接点、第一电源接触器1C的励磁线圈,最后经过转换开关KK接入PLC的控制接点DQa.0/P1。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包括若干组冷却器的控制电路,每组冷却器控制电路相同,以第一组冷却器为例说明如下:
[0011]进线电源(第一或第二电源)的三相线路经过第一冷却断路器1QF和第一接触器KM1之后送电给并联的冷却器的第一潜油泵电机控制回路、01至03号风机电扇控制回路,作为其运行的动力电源;
[0012]进线电源的C相为控制回路的电源,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电源经过热继电器1RJB、1RJ1、1RJ2、1RJ3、励磁线圈KM1、转换开关1KK的接点3至接点4、PLC的控制接点DQa.2/P1,接触器KM1闭合,接触器KM1的辅助常开接点闭合,运行指示灯H1点亮;
[0013]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电源经过热继电器1RJB、1RJ1、1RJ2、1RJ3、励磁线圈KM1、转换开关1KK的接点1至接点2、接触器KM1闭合,接触器KM1的辅助常开接点闭合,运行指示灯H1点亮,第一组冷却器持续工作,不经PLC控制。
[0014]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连接关系为:
[0015]+KM和

KM经开关Q3之后两者之间并联以下支路: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和HF1,用于指示电源I故障;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和HF2,用于指示电源II故障;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和HF5,用于指示冷却器故障;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点和HF6,用于指示冷却器全停故障;第八继电器K8的常闭触点和HF8,用于指示PLC故障;电源模块PWR输出
±
24V直流电源给PLC供电。
[0016]电源模块PWR的两个输出电路上还并联有触摸屏HM1、第一继电器K1和PLC的控制接点DQa.0/P2、第二继电器K2和PLC的控制接点DQa.1/P2、第三继电器K3和PLC的控制接点DQa.2/P2、第四继电器K4和PLC的控制接点DQa.3/P2、第五继电器K5和PLC的控制接点DQa.4/P2、第六继电器K6和PLC的控制接点DQa.5/P2、第九继电器K9和PLC的控制接点DQa.6/P2、第七继电器K7和PLC的控制接点DQa.7/P2,在第七继电器K7两端还并联有二极管(正极对应24V+)及第八继电器K8,第八继电器K8两端又并联有电容C;
[0017]图2c为上送到远方的信号,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电源I故障;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电源II故障;第七继电器K7的常闭触点,用于指示PLC故障或控制电源故障;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辅助冷却器投入;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备用冷却器投入;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辅助冷却器投入;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备用冷却器投入;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冷却器故障;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冷却器全停故障;第九继电器K9的常开触点,用于指示备用冷却器故障。
[0018]图2c的下半部分与整个控制系统没有关系,此处不再说明。
[0019]图2d为PLC采集变压器油温负荷信号的回路,其中,温度定值梯次设置,当温度达到相应的定值时,温度继电器相应的接点POP闭合,经过光电隔离开关LM1

13、LM1

14、LM1

15分别送入PLC

P1,依次作为辅助1模式冷却器启动温度、辅助2模式冷却器启动温度、变压器油温高信号用于全停延时跳闸;负荷定值梯次设置,当负荷达到相应的定值时,电流继电器相应的接点FA1、FA2闭合,经过光电隔离开关LM1

16分别送入PLC

P1,依次作为辅助1模式冷却器60%负荷启动信号、辅助2模式冷却器80%负荷启动信号;跳位继电器1TWJ、2TWJ、3TWJ与转换开关HKK支路通过光电隔离开关LM1

17将变压器投入运行的信号送入PLC

P1。
[0020]1LJ~7LJ为油流继电器的常开接点,其接点闭合后将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开关LM2

13~LM2

19送入PLC

P1的信号采集端口DIa.7、DIb.0~DIb.5。
[0021]DCS

Q、DCS

T分别为远方启动、停止冷却器的信号接点,经过光电隔离开关LM2

20~LM2

21送入PLC

P2的信号采集端口DIa.0~DIa.1。
[0022]接触器KM1~KM7的辅助常开接点分别接入PLC

P2的信号采集端口DIa.2~DIa.7、DIb.0,用于监测冷却器运行。
[0023]接触器1C~2C的辅助常开接点分别接入PLC

P2的信号采集端口DIb.1~DIb.2,用于监测电源I、II运行。
[0024]相序继电器QX1~QX2的辅助常闭接点分别接入PLC

P2的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迫油循环风冷主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备用电源自投电路、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和信号及上位机信号传递电路;所述的备用电源自投电路包括:在第一电源(I)和第二电源(II)的三相380V交流电输出至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前的电路上,对应地设有第一电源接触器(1C)和第二电源接触器(2C);第一电源的三相还通过空气开关(Q1)接入第一电源相序继电器(QX1),第一电源的C相依次接第一电源相序继电器的常开接点、第二电源接触器(2C)的辅助常闭接点、第一电源接触器的励磁线圈,最后经过转换开关接入PLC的控制接点(DQa.0/P1);所述的冷却器启停控制电路包括若干组冷却器控制电路,每组冷却器控制电路相同,以第一组冷却器为例说明如下:进线电源的三相线路经过第一冷却断路器(1QF)和第一接触器之后送电给并联的冷却器的第一潜油泵电机控制回路、01至03号风机电扇控制回路;进线电源的C相为控制回路的电源,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电源经过热继电器(1RJB、1RJ1、1RJ2、1RJ3)、励磁线圈、转换开关的接点3至接点4、PLC的控制接点(DQa.2/P1),接触器闭合,接触器的辅助常开接点闭合,运行指示灯(H1)点亮;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电源经过热继电器(1RJB、1RJ1、1RJ2、1RJ3)、励磁线圈、转换开关的接点1至接点2、接触器闭合,接触器的辅助常开接点闭合,运行指示灯(H1)点亮,第一组冷却器持续工作,不经PLC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镇浩周志凯蔡泽鹏陈昱昕李西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