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及其安装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23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设于一下水道管之内壁面上用以固设至少一缆线,该装置包含一控制器、一可挠件及至少一可拆离地设于可挠件上的缆线限位件,控制器包括一具设于两侧且连通的一第一进出部及一第二进出部的壳体,及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的一调整件及至少一限位件,调整件可于一撑置位置及一未撑置位置间转动,可挠件的一固定端部连结壳体,且其附着于调整件上的一自由端部为可分离地插伸于第一进出部,并可于一抵触位置及一未抵触位置间移动,且受限位件的束制而限位,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的安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一)运送该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至一指定位置;(二)调整该可挠件使抵接于该下水道管的内壁面;(三)附挂该缆线于该缆线限位件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线附挂装置及其安装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下水道的缆线附挂装置及其安装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经济的起飞及各项科技的快速进步,各项传输系统,例如电力、通讯及电信等,为配合都市计划的变更及用户的增加,必须适时的予以更新或增设,而且为了避免设置时影响市容的美观、对交通的冲击并考量布设的方便性,通常缆线的配设以采取沿既有地下管线的路径来规划及施工的模式较为常见,其中的一种方式是将缆线固设于管线的内壁面上。参阅图1,目前对于缆线固设于地下管线1(例如用以排放雨水及污水的下水道管1)的内壁面11上的作法,是借由一具一缆线槽21的限位装置2,透过复数钢钉或螺栓等固定件22,将缆线3设于缆线槽21内,并限位于管线1的内壁面11及限位装置2的壁体23间。现有的缆线挂设方式,由于必须将固定件22以其它工具(如铁锤),固接于地下管线1的内壁面11上,因此需要较大的作业空间,但是通常地下管线1的内部空间有限,因此人员在施作时常常会遭受到许多的不便。而且,将固定件22固设于地下管线1上的作法,除了破坏地下管线1原本的结构,使得强度降低外,并且于钉设处容易产生裂缝,并造成应力的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撑设于一下水道管的内壁面上用以固设至少一缆线,其特征在于:该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包含:一控制器,包括一壳体,及可转动地设于该壳体上的一调整件及至少一限位件,该壳体二相反侧分别对应形成连通的一第一进出部及一第二进 出部,该调整件可于一撑置位置及一未撑置位置间转动;一可挠件,包括连接于该壳体的一固定端部,及可分离地插伸于该第一进出部且附着于该调整件的一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可于一抵触位置及一未抵触位置间移动,并可受该控制器的限位件的束制而限位;及 至少一缆线限位件,可拆离地连结于该可挠件上;当该调整件位于该未撑置位置时,该自由端部位于该未抵触位置,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撑设于一下水道管的内壁面上用以固设至少一缆线,其特征在于该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包含一控制器,包括一壳体,及可转动地设于该壳体上的一调整件及至少一限位件,该壳体二相反侧分别对应形成连通的一第一进出部及一第二进出部,该调整件可于一撑置位置及一未撑置位置间转动;一可挠件,包括连接于该壳体的一固定端部,及可分离地插伸于该第一进出部且附着于该调整件的一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可于一抵触位置及一未抵触位置间移动,并可受该控制器的限位件的束制而限位;及至少一缆线限位件,可拆离地连结于该可挠件上;当该调整件位于该未撑置位置时,该自由端部位于该未抵触位置,该可挠件可于该下水道管内移动,当该调整件位于该撑置位置时,该自由端部位于该抵触位置,该可挠件抵接且固设于该下水道的内壁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件的自由端部上形成复数间隔的调整孔,且该调整件具有一可与该等调整孔啮合的齿轮部,使得该调整件转动时可连动该可挠件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缆线附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件上更形成复数通孔,且每一缆线限位件包括复数对应该等通孔的卡夹部,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宇王介康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城市网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