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酰基-2-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500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吲哚啉结构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并在医药、农药、染料、生物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之一。近年来,利用不同的反应策略实现吲哚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文献报道。其中,利用过渡金属或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支链取代吲哚的环加成、芳香氢化反应或氢官能化反应,是实现吲哚去芳构化合成吲哚的普遍方法。例如,利用称环加成的策略,实现脯氨醇催化2

烯基吲哚和反式肉桂醛的不对称Diels

Alder反应;利用芳香氢化反应的策略,实现光学纯铂

BIPHEP络合物催化1

甲基
‑2‑
(4

戊烯基)

吲哚衍生物的芳香氢化反应;利用烯丙基化反应策略,实现醋酸钯

手性亚磷酸酯催化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0003][0004]不过遗憾的是,文献中一般以支链取代吲哚为底物,利用吲哚环的亲核性,通过氢化、环加成等策略,实现吲哚啉化合物的构建,且所得到的吲哚啉结构复杂,而利用镍氢插入策略尚不能实现对吲哚去芳构化合成吲哚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利用容易制备的反应原料,通过镍催化镍氢插入芳香双键再还原偶联的反应过程,一步高效合成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类化合物。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式(1)所示的N

酰基吲哚衍生物和烷基卤代物为原料,在镍催化下,通过氢源和碱的作用,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式(2)所示的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其反应通式如下:
[0008][0009]式中:R1选自烷基、烷氧基、芳基、酰基、酯基、氨基、卤素中的一种;R2为酰基;R3为烷基。
[0010]优选地,R1选自甲基、甲氧基、苯基、三氟甲基、四氢吡咯、甲酸甲酯、乙酰基、氯中的一种;R2选自叔丁氧羰基、乙酰基、特戊酰基、取代苯甲酰基中的一种。
[0011]优选地,R3选自C2

C3直链或支链的烷烃或环氧丁烷;烷基卤代物中的卤素选自碘或溴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2]优选地,有机溶剂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或N

甲基吡咯烷酮,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与N

苯甲酰基吲哚衍生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0:1,体积单位为毫升,物质的量单位为毫摩尔。
[0013]优选地,镍催化剂选自碘化镍、溴化镍、六水和四氟硼酸镍和乙酰丙酮镍中的任意一种。
[0014]优选地,氢源选自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硅烷和频哪醇硼烷中的任意一种。
[0015]优选地,碱选自氟化钾、碳酸钾、氟化铯、磷酸钾和氟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0016]优选地,N

酰基吲哚衍生物、烷基卤代物、镍催化剂、氢源、碱的摩尔比为1:1.5:0.05:2:2。
[0017]优选地,反应温度为10

50℃,反应时间为16

32h,优选为25℃反应16h。
[0018]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步骤为:反应结束后,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反应体系,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用盐水处理合并的有机相,分液取有机相,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取滤液经旋蒸除去溶剂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柱层析的流动相为体积比50~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物。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N

酰基吲哚为原料,在镍催化剂、氢源和碱等的共同作用下,经镍氢插入再还原偶联反应,一步高效合成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类化合物,该反应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具有官能团容忍性好、底物普适性广、产率优秀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2]实施例1:
[0023]在氮气氛围下向干燥的反应管中加入碘化镍(5.0mol%,3.1mg)、KF(0.4mmol,23.2mg)和N

叔丁氧羰基吲哚(0.2mmol,43.4mg),通过注射器添加碘乙烷(0.3mmol,28μL)和三甲氧基硅烷(0.4mmol,51μL)的N,N

二甲基乙酰胺(2.0mL)溶液。反应混合物在25℃下
反应16h,反应结束后,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混合物,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三次。然后用盐水清洗合并的有机层,分液,在无水硫酸钠上干燥,过滤。旋蒸除去溶剂后采用柱层析分离的方法(石油醚:乙酸乙酯=50:1)分离得到目标产物化合物1,产率21%(C2:C3=2.7:1rr)。
[0024]1H NMR(400MHz,CDCl3)δ7.86

7.51(m,1H),7.17

7.11(m,2H),6.93(dd,J=7.4,1.0Hz,1H),4.44

4.26(m,1H),3.27(dd,J=16.1,9.7Hz,1H),2.72(dd,J=16.0,2.5Hz,1H),1.89

1.70(m,2H),1.56(s,9H),0.89(t,J=7.4Hz,3H).
13
C NMR(100MHz,CDCl3)δ152.5,127.2,124.7,122.2,122.1,115.2,114.6,80.6,60.6,28.5,28.1,11.2,9.2.
[0025]实施例2:
[0026]在氮气氛围下向干燥的反应管中加入碘化镍(5.0mol%,3.1mg)、氟化钾(0.4mmol,23.2mg)和N

乙酰基吲哚(0.2mmol,31.8mg)。通过注射器添加碘乙烷(0.3mmol,28μL)和三甲氧基硅烷(0.4mmol,51μL)的N,N

二甲基乙酰胺(2.0mL)溶液。反应混合物在25℃下反应16h,反应结束后,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混合物,然后用乙酸乙酯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1)所示的N

酰基吲哚衍生物和烷基卤代物为原料,在镍催化下,通过氢源和碱的作用,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式(2)所示的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其反应通式如下:式中:R1选自烷基、烷氧基、芳基、酰基、酯基、氨基、卤素中的一种;R2为酰基;R3为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选自甲基、甲氧基、苯基、三氟甲基、四氢吡咯、甲酸甲酯、乙酰基、氯中的一种;R2选自叔丁氧羰基、乙酰基、特戊酰基、取代苯甲酰基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3选自C2

C3直链或支链的烷烃或环氧丁烷;烷基卤代物中的卤素选自碘或溴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

酰基
‑2‑
烷基吲哚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或N

甲基吡咯烷酮,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与N

苯甲酰基吲哚衍生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0:1,体积单位为毫升,物质的量单位为毫摩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义霞罗杰琼刘凯宋钰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