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36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它包括:底板、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块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的立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顶部的辊轴、套设在所述辊轴上的两块挡片、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架之间的第一固定柱、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相向一侧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板和压板、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架相向一侧的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固定柱、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载板、间隔固定在所述载板顶部的两块限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相向一侧的挡板、固定在所述载板顶部的输送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板组件一侧的拖板;所述料带套设在所述辊轴上,且位于两块所述挡片之间。两块所述挡片之间。两块所述挡片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料带输送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标签是用来标识以及区分产品的,因此在工业生产领域内,给每件产品上贴标签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而标签往往是贴合在料带表面,因此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对料带进行放卷操作。
[0003]在现有技术中,标签料带需要人工进行放卷,人工放卷导致料带的输送效率低,由于没有对料带的完全定位,在放卷的过称中容易导致料带发生缠绕,进而损伤到标签的表面,而且前期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所述标签料带包括料带以及等间距贴合在所述料带表面的标签,它包括:
[0006]底板、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两块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的立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顶部的辊轴、套设在所述辊轴上的两块挡片、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架之间的第一固定柱、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相向一侧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板和压板、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架相向一侧的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固定柱、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载板、间隔固定在所述载板顶部的两块限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相向一侧的挡板、固定在所述载板顶部的输送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板组件一侧的拖板;
[0007]所述料带套设在所述辊轴上,且位于两块所述挡片之间。
[0008]优化地,所述输送板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载板顶部的输送板、设置在所述输送板上的凹槽以及开设在所述输送板上且贯穿所述凹槽的输送槽。
[0009]优化地,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料带的宽度。
[0010]优化地,所述挡板与所述载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料带的厚度。
[0011]优化地,所述输送槽的高度等于所述料带的厚度与所述标签的厚度之和。
[0012]优化地,所述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槽的底部相平。
[0013]优化地,所述拖板的材质为塑胶。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本技术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自动化程度高,通过限位板和挡板的配合,在料带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不会损伤到标签表面;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避免了料带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缠绕;外部电机自动抽拉料带,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输送效率高,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输送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输送板组件的主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底板;2、支架;3、立板;4、辊轴;5、挡片;6、第一固定柱;7、第一固定板;8、支撑板;9、压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固定柱;12、载板;13、限位板;14、挡板;15、支撑柱;16、输送板组件;161、输送板;162、凹槽;163、输送槽;17、第三固定板;18、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的示意图,它通常用在笔记本加工领域内,用于在笔记本屏幕上粘贴标签、铭牌或者logo(产品标识)等,标签料带包括透明料带以及等间距贴合在料带上的标签,且标签的长度小于料带的宽度。它包括底板1、支架2、立板3、辊轴4、挡片5、第一固定柱6、第一固定板7、支撑板8、压板9、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柱11、载板12、限位板13、挡板14、支撑柱15、输送板组件16、第三固定板17和拖板18。
[0024]其中,底板1为矩形状金属板,材质为不锈钢,通常固定在加工机台上(底板1主要起支撑作用,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支架2有两块,它们间隔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支架2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的形状不是本技术的保护重点,支架2可以为矩形、方形或者“F”形)。立板3固定在其中一块支架2的顶部(立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的)。辊轴4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板3的顶部(立板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轴承,辊轴4固定在轴承内,因此辊轴4可在轴承内自由转动)。挡片5有两块,它们间隔套设在辊轴4上,且可随辊轴4同步转动(挡片5呈圆盘状,呈卷状的标签料带套在辊轴4上,且位于两块挡片5之间,在标签料带放卷的时候,挡片5用于对料带进行限位,防止料带出现散落)。
[0025]第一固定柱6固定在两块支架2之间(第一固定柱6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2上,第一固定柱6位于辊轴4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标签料带绕在第一固定柱6的外圈,第一固定柱6用于绷紧标签料带,防止标签料带过于松散)。第一固定板7有两块,它们固定在两块支架2的相向一侧(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实现第一固定板7的固定,第一固定板7紧挨着第一固定柱6)。支撑板8与压板9固定在两块第一固定板7之间(压板9处在支撑板8的上方,且压板9与支撑板8的距离大于标签与料带的厚度和,在实际输送的时候,贴有标签的料带由第一固定柱6传至支撑板8上,位于支撑板8上的压板9起限位的作用,防止料带发生缠绕)。
[0026]第二固定板10有两块,它们设置在两块支架2相向一侧(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一固定板7的上表面齐平,第二固定板10位于第一固定板7远离第一固定柱6的一侧上)。第二固定柱11用于连接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10(通过支撑板8和压板9的料带位于第二固定柱11顶部,在料带输送的过程中,第二固定柱11起到过渡支撑的作用)。载板12固定在两块第
二固定板10之间,支撑柱15穿设在载板12上,且支撑柱15的两端搭在支架2上(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实现载板12的固定,搭在支架2上的支撑柱15起到支撑载板12的作用)。限位板13有两块,它们间隔固定在载板12上(限位板13为矩形状金属板,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实现限位板13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两块限位板13的距离等于料带的宽度,在料带输送的时候,限位板13可防止料带发生左右偏移)。挡板14有两块,它们固定在两块限位板13相向一侧上(挡板14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形状,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限位板13上;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4与载板12的距离等于料带的厚度,在料带输送的过程中,挡板14可防止料带发生上下摆动,挡板14仅仅压在料带的两侧边缘上,不会与料带上的标签发生干涉,因此可以保证标签的完整与整洁)。
[0027]输送板组件16固定在载板12的顶部(输送板组件16位于载板12远离第二固定柱11的一侧),如图3、4所示,输送板组件16包括输送板161、凹槽162和输送槽163。输送板161固定在载板12上(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料带自动输送结构,所述标签料带包括料带以及等间距贴合在所述料带表面的标签,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块支架(2)、固定在所述支架(2)顶部的立板(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板(3)顶部的辊轴(4)、套设在所述辊轴(4)上的两块挡片(5)、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架(2)之间的第一固定柱(6)、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架(2)相向一侧的第一固定板(7)、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7)上且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板(8)和压板(9)、设置在两块所述支架(2)相向一侧的第二固定板(1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10)的第二固定柱(1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0)上的载板(12)、间隔固定在所述载板(12)顶部的两块限位板(13)、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3)相向一侧的挡板(14)、固定在所述载板(12)顶部的输送板组件(16)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板组件(16)一侧的拖板(18);所述料带套设在所述辊轴(4)上,且位于两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淑莹熊飞王洪涛肖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复盈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