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95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顶部设置有自动套管机构;所述自动套管机构包括支撑杆、装置顶板、电动滑轨、电动滑块、电动夹持缸、第一凹槽、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第二凹槽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装置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装置底板和电动夹持缸上设置有凹槽和红外对射传感器,在移动电动夹持缸的过程中,当电动夹持杆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与装置底板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对齐后,红外对射传感器会发出信号给工控电脑,工控电脑会控制电动夹持缸打开,自动放下内管,从而将内管套入到外管中,提升了装置套管的自动化。置套管的自动化。置套管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在远距离运输时,为了节省空间,常常将口径较小的钢管套进口径较大的管道一并运输,以往向大管内套装小管,主要是靠人工一根一根套装,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
[0003]专利号CN201811199813.2,公开了一种自动套管装置,包括储料架、大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上管架、托管架、推进机构,储料架与机架并排布置,大管支架与机架前后布置,上管架、托管架、推进机构均设置有机架上,所述推进机构,由轨道、小车、支撑架、电机减速器、推进杆组成,轨道对称固装于机架顶面两侧,小车滚动设置于轨道上,支撑架、电机减速器、推进杆均设置于小车上且电机减速器与小车传动连接。本自动套管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以机械代替人工,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自动套管装置。
[0004]目前,现有的自动套管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自动套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还是需要进行多个设备的调节,才能进行套管,使得套管的步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顶部设置有自动套管机构;
[0007]所述自动套管机构包括支撑杆、装置顶板、电动滑轨、电动滑块、电动夹持缸、第一凹槽、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第二凹槽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装置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顶板,所述装置顶板底部螺栓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底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底部螺栓连接有电动夹持缸,所述电动夹持缸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装置底板顶部左侧等距开设有三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底板顶部左侧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夹持管,所述夹持管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壳体。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壳体包括主夹持壳体和副夹持壳体,所述主夹持壳体内部贯穿有副夹持壳体,所述主夹持壳体内部和副夹持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右侧所述支撑杆表面螺栓连接有工控电脑,所述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工控电脑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工控电脑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滑轨和电动夹持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底板、支撑杆、装置顶板、夹持管和夹持壳体均为不锈金属材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装置底板和电动夹持缸上设置有凹槽和红外对射传感器,在移动电动夹持缸的过程中,当电动夹持杆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与装置底板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对齐后,红外对射传感器会发出信号给工控电脑,工控电脑会控制电动夹持缸打开,自动放下内管,从而将内管套入到外管中,提升了装置套管的自动化,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0014]2.本技术通过夹持管内部的夹持壳体,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并且红外对射传感器光线会穿过管道,不会影响到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的夹持壳体视图。
[0018]图中:1,装置底板2,支撑杆3,装置顶板4,电动滑轨5,电动滑块6,电动夹持缸7,第一凹槽8,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9,第二凹槽10,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1,夹持管12,夹持壳体13,副夹持壳体14,工控电脑15,主夹持壳体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设置有自动套管机构;
[0020]所述自动套管机构包括支撑杆2、装置顶板3、电动滑轨4、电动滑块5、电动夹持缸6、第一凹槽7、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第二凹槽9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0;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顶板3,所述装置顶板3底部螺栓连接有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底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5,所述电动滑块5底部螺栓连接有电动夹持缸6,所述电动夹持缸6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左侧等距开设有三个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0,通过装置底板1和电动夹持缸6上设置有凹槽和红外对射传感器,在移动电动夹持缸6的过程中,当电动夹持杆6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与装置底板1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对齐后,红外对射传感器会发出信号给工控电脑14,工控电脑14会控制电动夹持缸6打开,自动放下内管,从而将内管套入到外管中,提升了装置套管的自动化。
[002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左侧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夹持管11,
所述夹持管11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壳体12,通过夹持管11内部的夹持壳体12,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并且红外对射传感器光线会穿过管道,不会影响到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002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夹持壳体12包括主夹持壳体15和副夹持壳体13,所述主夹持壳体15内部贯穿有副夹持壳体13,所述主夹持壳体15内部和副夹持壳体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6。
[00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右侧所述支撑杆2表面螺栓连接有工控电脑14,所述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工控电脑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工控电脑1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滑轨4和电动夹持缸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装置底板1、支撑杆2、装置顶板3、夹持管11和夹持壳体12均为不锈金属材质。
[0025]在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使用的时候,先将电动滑轨4、电动夹持缸6、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0和工控电脑1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然后将电动滑轨4、电动夹持缸6、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第二红外对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设置有自动套管机构;所述自动套管机构包括支撑杆(2)、装置顶板(3)、电动滑轨(4)、电动滑块(5)、电动夹持缸(6)、第一凹槽(7)、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第二凹槽(9)和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0);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顶板(3),所述装置顶板(3)底部螺栓连接有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底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5),所述电动滑块(5)底部螺栓连接有电动夹持缸(6),所述电动夹持缸(6)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对射传感器(8),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左侧等距开设有三个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对射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套管的聚四氟乙烯管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板(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佩洪魏欣然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弘科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