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龙飞专利>正文

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79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通过两个合页与U型架转动连接,且U型架底部与底板上侧搭接,所述U型架的前后两侧板内均卡接有轴承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手二将连接板向上移动,然后将高铁悬挂件的一端放在连接板与L型板之间,通过弹簧可向下推动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与L型板的配合,可将高铁悬挂件的一端夹持住,然后通过把手一转动螺杆,螺杆通过与框架和U型板的配合,可带动L型板进行移动,从而使两个L型板相互靠近,通过两个L型板可对高铁的悬挂件作进一步限制,以便于加工,并且可根据具体需要来调节左右两个L型板的间距,从而使该装置具备了良好的适配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铁路作为一一种运输量较大且经济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所谓高速铁路,指通过改造的营运速率在200km/h的或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250km/h以上的铁路系统。
[0003]高铁接触悬挂件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夹持架构将其固定住,而现有的夹持机构适配性普遍较差,无法对尺寸、大小以及形状不一的高铁悬挂件进行适配,从而导致这类装置在使用时的局限性很大,并且现有的夹持机构体积较大,并且无法折叠,因此很占用空间,不易存放,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夹持机构适配性普遍较差,无法对尺寸、大小以及形状不一的高铁悬挂件进行适配,从而导致这类装置在使用时的局限性很大,并且现有的夹持机构体积较大,并且无法折叠,因此很占用空间,不易存放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通过两个合页与U型架转动连接,且U型架底部与底板上侧搭接,所述U型架的前后两侧板内均卡接有轴承一,且轴承一内套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分别与框架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前侧的转轴外表面套接有锥齿轮二,所述U型架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套接有锥齿轮一,且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所述框架内卡接有两个螺纹套,且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外表面光轴处套接有轴承二,且轴承二卡接在L型板内。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且U型板与框架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板的下侧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且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卡接在连接板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滑套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二,且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架左侧设置有两个绳索二,且绳索二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固定端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活动端固定连接有绳索一,且绳索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且挂钩与固定环挂接,且固定环与底板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架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和电动推杆电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把手二将连接板向上移动,然后将高铁悬挂件的一端放在连接板与L型板之间,再松开把手二,通过弹簧可向下推动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与L型板的配合,可将高铁悬挂件的一端夹持住,然后通过把手一转动螺杆,螺杆通过与框架和U型板的配合,可带动L型板进行移动,从而使两个L型板相互靠近,通过两个L型板可对高铁的悬挂件作进一步限制,以便于加工,并且可根据具体需要来调节左右两个L型板的间距,从而使该装置具备了良好的适配性。
[0014]2、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通过与锥齿轮二的配合,可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可带动框架以及高铁悬挂件翻转,从而可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当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使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伸出,从而可使绳索一松弛,进而便于将挂钩与固定环分离,然后再通过电机翻转框架,使框架呈竖直状态,再将U型架向右翻转,从而便可将该装置折叠起来,以便存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框架立体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连接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U型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合页、3U型架、4绳索一、5电动推杆、6绳索二、7挂钩、8固定环、9控制开关、10电机、11锥齿轮一、12转轴、13锥齿轮二、14框架、15螺杆、16螺纹套、17把手一、18L型板、19U型板、20把手二、21连接板、22滑套、23滑杆、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侧通过两个合页2与U型架3转动连接,且U型架3底部与底板1上侧搭接,U型架3的前后两侧板内均卡接有轴承一,且轴承一内套接有转轴12,且两个转轴12的相对端分别与框架14前后两侧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0带动锥齿轮一11转动,锥齿轮一11通过与锥齿轮二13的配合,可带动转轴12转动,通过转轴12可带动框架14以及高铁悬挂件翻转,从而可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且前侧的转轴12外表面套接有锥齿轮二13,U型架3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且电机10输出轴套接有锥齿轮一11,且锥齿轮一11与锥齿轮二13啮合,框架14内卡接有两个螺纹套16,且螺纹套16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通过把手一17转动螺杆15,螺杆15通过与框架14和U型板19的配合,可带动L型板18进行移动,从而使两个L型板18
相互靠近,通过两个L型板18可对高铁的悬挂件作进一步限制,以便于加工,且螺杆15外表面光轴处套接有轴承二,且轴承二卡接在L型板18内,L型板1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19,且U型板19与框架14滑动连接,L型板18的下侧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23,且滑杆23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22,且滑套22卡接在连接板21内,滑杆23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4,通过把手二20将连接板21向上移动,然后将高铁悬挂件的一端放在连接板21与L型板18之间,再松开把手二20,通过弹簧24可向下推动连接板21,通过连接板21与L型板18的配合,可将高铁悬挂件的一端夹持住,且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滑杆23和滑套22固定连接,连接板2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二20,且螺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17,U型架3左侧设置有两个绳索二6,且绳索二6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5固定端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5活动端固定连接有绳索一4,通过控制开关9使电动推杆5的活动端伸出,从而可使绳索一4松弛,进而便于将挂钩7与固定环8分离,然后再通过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通过两个合页(2)与U型架(3)转动连接,且U型架(3)底部与底板(1)上侧搭接,所述U型架(3)的前后两侧板内均卡接有轴承一,且轴承一内套接有转轴(12),且两个转轴(12)的相对端分别与框架(14)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前侧的转轴(12)外表面套接有锥齿轮二(13),所述U型架(3)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且电机(10)输出轴套接有锥齿轮一(11),且锥齿轮一(11)与锥齿轮二(13)啮合,所述框架(14)内卡接有两个螺纹套(16),且螺纹套(16)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且螺杆(15)外表面光轴处套接有轴承二,且轴承二卡接在L型板(1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1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19),且U型板(19)与框架(14)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接触悬挂件加工用表面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18)的下侧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23),且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吴龙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