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00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3
本申请提供一种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包括基架、第一转轴、第一转动板、转动驱动机构、第一阻挡盖板、第一平移驱动机构、若干第一承载筒及与第一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一接料筒,第一接料筒呈水平间隔开的竖直固定于基架上,第一转轴水平枢接于基架上,第一转动板固定于第一转轴上,第一承载筒沿第一转动板的平面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固定于第一转动板上,第一转动板具有一第一承接工位及一第一倒出工位,转动驱动机构驱使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转动板往复转动于第一承接工位与第一倒出工位之间;第一阻挡盖板沿平行第一转动板的方向移动设于第一转动板上,第一平移驱动机构驱使第一阻挡盖板往复移动于第一阻挡位置与第一避让位置之间,能够自动翻转采血管。够自动翻转采血管。够自动翻转采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采血管移送翻转的
,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采血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玻璃管。在采血管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采血管进行翻转变换采血管的管口朝向,以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0003]但是,目前在采血管的生产过程中,对采血管进行翻转的操作方式仍停留在人工手动翻转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作业效率低下,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人为接触采血管,存在对采血管造成污染的风险,难于保障采血管洁净。
[0004]因此,急需要一种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该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翻转采血管、作业效率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及避免人为接触采血管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包括:基架、第一转轴、第一转动板、转动驱动机构、第一阻挡盖板、第一平移驱动机构、若干第一承载筒及与所述第一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一接料筒,
[0007]所述第一接料筒呈水平间隔开的竖直固定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水平枢接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一接料筒的上方,所述第一承载筒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平面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具有一第一承接工位及一第一倒出工位;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一承接工位时,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上;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一倒出工位时,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下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接料筒;
[0008]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上,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往复转动于所述第一承接工位与所述第一倒出工位之间;
[0009]所述第一阻挡盖板沿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板的方向移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且所述第一承载筒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之间;所述第一阻挡盖板具有一第一阻挡位置及一第一避让位置,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一阻挡盖板阻挡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上;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一阻挡盖板避让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上;
[0010]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阻挡盖板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一阻挡位置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竖直移动板、第一齿条及第一
齿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竖直固定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竖直移动板竖直移动设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竖直移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条竖直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于所述第一齿条上。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及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一阻挡盖板的移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阻挡盖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一避让孔错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一避让孔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
[0014]可选地,所述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垫片,所述第一保护垫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底部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动板、第二阻挡盖板、第二平移驱动机构、若干第二承载筒及与所述第二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二接料筒,所述第二接料筒呈水平间隔开的竖直固定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枢接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二转动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二接料筒的上方,所述第二承载筒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平面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所述第二转动板具有一第二承接工位及一第二倒出工位;所述第二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二承接工位时,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上;所述第二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二倒出工位时,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下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二接料筒;
[0016]所述第二阻挡盖板沿平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方向移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且所述第二承载筒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第二阻挡盖板之间;所述第二阻挡盖板具有一第二阻挡位置及一第二避让位置,所述第二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二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二阻挡盖板阻挡于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入料口上;所述第二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二阻挡盖板避让于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入料口上;
[0017]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所述第二阻挡盖板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二阻挡盖板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二阻挡位置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之间。
[0018]可选地,所述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齿条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条竖直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板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配合于所述第二齿条上。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及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二阻挡盖板的移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阻挡盖板上,且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0020]所述第二阻挡盖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阻
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二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二避让孔错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入料口;所述第二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二避让孔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入料口。
[0021]可选地,所述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垫片,所述第二保护垫片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第二承载筒的底部之间。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筒、所述第一接料筒、第二承载筒及所述第二接料筒均呈中空贯穿的结构,所述第一承载筒、所述第一接料筒、第二承载筒及所述第二接料筒的入料口均呈喇叭状结构。
[0023]由于本申请的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的第一接料筒呈水平间隔开的竖直固定于基架上,第一转轴水平枢接于基架上,第一转动板固定于第一转轴上,且第一转动板位于第一接料筒的上方,第一承载筒沿第一转动板的平面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固定于第一转动板上,第一转动板具有一第一承接工位及一第一倒出工位;第一转动板位于第一承接工位时,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上;第一转动板位于第一倒出工位时,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下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第一转轴、第一转动板、转动驱动机构、第一阻挡盖板、第一平移驱动机构、若干第一承载筒及与所述第一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一接料筒,所述第一接料筒呈水平间隔开的竖直固定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水平枢接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一接料筒的上方,所述第一承载筒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平面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具有一第一承接工位及一第一倒出工位;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一承接工位时,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上;所述第一转动板位于所述第一倒出工位时,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竖直朝下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接料筒;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上,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往复转动于所述第一承接工位与所述第一倒出工位之间;所述第一阻挡盖板沿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板的方向移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且所述第一承载筒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之间;所述第一阻挡盖板具有一第一阻挡位置及一第一避让位置,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一阻挡盖板阻挡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上;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一阻挡盖板避让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上;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阻挡盖板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一阻挡位置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竖直移动板、第一齿条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竖直固定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竖直移动板竖直移动设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竖直移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条竖直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于所述第一齿条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及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一阻挡盖板的移动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盖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筒一一对应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一避让孔错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所述第一阻挡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一避让孔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一承载筒的入料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翻转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