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75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车门锁降噪效果差的不足,其特征是,包括锁舌,棘爪和锁扣,所述锁舌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相适配的锁口;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锁舌绕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棘爪绕着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锁舌与所述棘爪配合使得所述锁扣被锁住;所述锁口上设置降噪孔,当门锁关闭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口撞击产生噪音,通过降噪孔的降噪作用使得噪音降低,降噪孔内还设置有吸音垫;吸音垫可以有效的吸收锁扣与锁口之间配合碰撞而产生的噪音,从而进一步的减小噪音,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客户对汽车感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门锁中的棘轮棘爪啮合的结构是采用铁芯直接碰铁芯的方式,这种结构在车门关闭的过程中,由于惯性及相关门锁内部的弹簧反力的影响会产生铁芯碰铁芯冲击震荡噪音。当客户关闭车门时,车门以一定的速度带动门锁锁舌本体,锁舌撞击锁扣,车门的冲击力在锁舌上产生的力抵抗锁舌弹簧的弹力,使锁舌旋转到锁舌关闭位置。棘爪克服棘爪弹簧的作用力后旋转到关闭位置,最后和锁舌啮合。门锁声音的发声源头在锁舌和棘爪,锁舌和锁扣之间的撞击声,冲击的速度和力度是影响声音产生的关键因素。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941054U,公告日2016年1月6日,技术的名称为一种降低关门声音的门锁棘轮结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降低关门声音的门锁棘轮结构,所述门锁的棘轮上形成有能够与棘爪啮合的齿槽,所述棘轮齿槽与棘爪啮合区域的侧壁上设有缓冲结构,本技术通过在棘轮与棘爪啮合的区域设置缓冲结构。该结构通过缓冲结构降低了车门开关时门锁的棘轮铁芯与棘爪铁芯的冲击力,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并通过棘轮齿槽局部采用包塑结构优先接触,来降低车门开关时门锁的棘轮铁芯与棘爪铁芯的冲击力,进而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包塑结构虽然能够减少噪音,但是会使得该装置的体积变大,且每次在关门和开门时都会对包塑结构产生挤压的效果,使用一段时间该装置之后,使得包塑结构由于疲劳应力而发生破损,这样不仅会使得该装置的降噪效果变差,更换包塑结构会使得成本增加,且更换包塑结构需要拆装车门上的相关零件,维修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车门锁降噪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它能够减少车门在关闭的时候由于锁舌和棘爪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包括锁舌,棘爪和锁扣,所述锁舌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相适配的锁口;所述锁舌上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二转孔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锁舌绕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棘爪绕着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锁舌与所述棘爪配合使得所述锁扣被锁住;所述锁口上设置降噪孔,当门锁关闭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口撞击产生噪音,通过降噪孔的降噪作用使得噪音降低。
[0006]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通过将锁舌的外周围包裹有包塑结构,使得在锁舌与锁扣之间配合产生碰撞的时候,包塑结构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减少噪音的产生,然而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锁扣与锁舌之间的不断的碰撞,使得包塑结构不断的受到弯曲应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包塑结构容易发生损坏。由于车门锁每次关闭的过程中,锁口与锁扣之间都会发生
碰撞,锁扣与锁口碰撞产生的噪音较大,本技术通过在锁口上设置多个降噪孔,使得锁舌和锁扣碰撞时,可以从而有效的减少噪音。并且由于设置了降噪孔,使得锁舌的质量减小,进而减小了锁舌的转动惯量,使得锁舌与锁扣碰撞时力减小,进一步的使得锁扣与锁舌之间的噪音减小。
[0007]作为优选,所述降噪孔内设置吸音垫,所述吸音垫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降噪孔相适配。
[0008]降噪孔内设置有吸音垫,吸音垫可以对锁舌振动有吸收效果,且可以对锁舌产生的噪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且吸音垫的形状大小与降噪孔相适配,使得吸音垫完全的填充在降噪孔内,进而从声源上减小了噪音,进而使得锁舌上的锁口与锁扣配合时所产生的的噪音大大的减小。
[0009]作为优选,所述锁口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所述消音孔与降噪孔相贯通。
[0010]锁口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和降噪孔相贯通连接的消音孔,设置消音孔首先可以使得锁舌的质量减小,从而使得锁舌的转动惯量减小,进而使得锁舌与锁扣之间的撞击声减小;其次由于设置了消音孔,使得锁扣与锁口之间振动产生的噪声可以进入降噪孔内,使得降噪孔内的消音材料可以对声音吸收,使得噪音减小;最后,由于设置消音孔,使得锁扣处的强度并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本技术在有效消除噪音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使用寿命。
[0011]作为优选,所述锁舌与所述棘爪接触处设置有第一缓冲孔,所述锁舌周边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孔,所述第一缓冲孔和第二缓冲孔均为与所述锁舌边缘相适配的扁长形孔。
[0012]在车门锁关闭的时候,棘爪与锁舌之间的碰撞也是噪音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在棘爪与锁舌碰撞之处,在锁舌上设置第一缓冲孔,第一缓冲孔也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使得棘爪与锁舌之间的碰撞的噪音减小,且锁舌上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缓冲孔,由于锁舌与其他的零件也会发生碰撞,设置在锁舌周边的第二缓冲孔可以有效减弱锁舌与其他零件之间的碰撞噪音;并且第一缓冲孔和第二缓冲孔的形状为与锁舌边缘相适配的扁长形孔,可以使得降噪的效果更好;并且第一缓冲孔第二缓冲孔使得锁舌的质量减少,这样可以减少了锁舌与棘爪之间的能量冲击,起到削弱声源的目的。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孔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孔内设置有第二缓冲垫。
[0014]第一缓冲垫与第二缓冲垫可以对锁舌的振动产生一个吸收的效果,能够显著衰减噪声。
[0015]作为优选,所述锁口开口由内向外侧边缘逐渐增大,所述棘爪上设置有凸块,当所述门锁关闭时,所述凸块卡在所述锁口内。
[0016]所述锁口与凸块的配合使得车门锁关闭的时候,锁口对凸块有一个限位的作用,使得车门锁更加的安全可靠。
[0017]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边缘设置有第三缓冲孔,所述第三缓冲孔为与所述凸块边缘形状相配合的扁长形孔,所述第三缓冲肯呢个内设置有第三缓冲垫。
[0018]车门锁在关闭的过程中,凸块与锁舌相碰撞,碰撞产生噪音,通过在凸块的边缘设置第三缓冲孔,可以起到减弱棘爪由于与锁舌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同时在凸块内设置第三缓冲垫,第三缓冲垫对棘爪的振动起到削弱的作用,并且可以对棘爪的声音进行吸收,从而
减小棘爪所产生的噪音。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锁口处设置降噪孔,在降噪孔内设置消音垫,以及在锁口的内壁上设置消音孔,使得锁扣与锁口碰撞而产生的噪音,经过降噪孔以及消音垫对噪音的吸收,大大的削弱了噪音;(2)通过在棘爪与锁舌相互碰撞处设置第一缓冲孔、第三缓冲孔,以及在第一缓冲孔和第二缓冲孔内设置第一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使得棘爪与锁舌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大大减弱;(3)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孔、第二缓冲孔、降噪孔和消音孔,可以大大的减少锁舌的质量;设置第三缓冲孔,可以减小棘爪的质量;使得减小两者碰撞的冲击能量,进而减小车门锁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1]图2 是本技术锁口处的结构图;
[0022]图3 是本技术的消音孔的示意图;
[0023]图4 是本技术门锁关闭时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其特征是,包括锁舌(1),棘爪(2)和锁扣(3),所述锁舌(1)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3)相适配的锁口(4);所述锁舌(1)上设置有第一转孔(11),所述第一转孔(1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12),所述棘爪(2)上设置有第二转孔(21),所述第二转孔(21)内设置有第二转轴(22),所述锁舌(1)绕着所述第一转轴(12)转动,所述棘爪(2)绕着所述第二转轴(22)转动,所述锁舌(1)与所述棘爪(2)配合使得所述锁扣(3)被锁住;所述锁口(4)上设置降噪孔(5),当门锁关闭时,所述锁扣(3)与所述锁口(4)撞击产生噪音,通过降噪孔(5)的降噪作用使得噪音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其特征是,所述降噪孔(5)内设置吸音垫(51),所述吸音垫(51)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降噪孔(5)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乘用车低噪音门锁,其特征是,所述锁口(4)的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52),所述消音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歌陈世荣张庆军邓业宝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